

李泽楷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互联网股票的狂潮席卷美国,一只只股票火箭式的飞升令人咋舌。在亚洲,眼红心热的投资者惟恐搭不上互联网的高科技快车,今年夏天,他们终于看到了类似的情景。这一切,全得益于素有“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
去年6月,李泽楷即开始其大胆的香港数码港计划,多次游说政府,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团终于赢得了与政府合作,兴建香港数码港的庞大工程。所谓数码港,并非“虚拟社区”一般的网上世界,乃是一个集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大型资讯社区。双方投资将达到130亿港元。项目一推出,就有众多的信息业著名公司表示欢迎。
数码港预计盈利68亿港元,“盈科”能获得37亿元。在时有大手笔的小超人那里,这似乎仍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夏天,李泽楷使数码港成功地借壳上市,壳公司得信佳股价一日内狂升了23倍,李泽楷的财富亦由15亿港元上升至百亿以上。
李泽楷的善做大买卖早在1993年他把刚创建两年的“卫视”卖给传媒大王默多克时就已经崭露头角。那一次他赚了4亿美元,相当于所有的投资。金钱给人以最大的自由,生而有钱的自由更是理想的自由境界。号称小超人的李泽楷,正是凭借乃父李嘉诚赋予的驾御金钱的权利,成为超级富豪第二代里的佼佼者。但自由有时也付出代价,凭借卖卫视的盈利,李泽楷自打天下,却在日本房地产的漫漫衰退期中翻船,不得不再次借助家族的力量,渡过难关。
高科技的行当里,流行的是自我创业,这一行里真正含“金钥匙”出生的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科技本身靠的是智力,而非资本。不过,无论何时何地,资本都会追逐时代的热潮,力图重新回到权力中心。这一过程中,李泽楷的知本背景无疑将把他推到历史大潮的前台,干出甚至超出其父兄的事业。小超人毕业于硅谷腹地的斯坦福,主修计算机,与盖茨和葛洛夫过从甚密。昔日,为打入大陆的日用品市场,保洁公司寻求李嘉诚的合作,现在,英特尔与李泽楷合组太平洋世纪集团,拓展亚洲的互联网服务,目标直指无能力购买电脑的家庭,用户前景上亿。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也张开大口,预计的投资项目多达几十个。
对于“得信佳”的买壳运作,世人褒贬不一。反对者称锁死筹码,再向壳公司大量输送盈利的做法有“玩弄技巧”之嫌疑。李嘉诚也认为市场没有流通量,极不正常。但不管如何,小超人的市场运作的确有其过人之处。地产变为高科技,如此题材,也只有在知识资源极为稀缺的地方才能够得以实现。以第二代富翁的身手,拉来盖茨这样的天王巨星客串,触动港人被信息时代抛弃的神经,一个绝佳的“香港硅谷”方案,所有这些,都显示出李泽楷的商业包装能力。
互联网不炒不行,尤其在大众资讯时代,只有在群众运动中高科技才能深入人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硅谷又不是靠群众运动制造出来的,这正是没有高科技土壤的地方,大众的悲哀。
李泽楷
35岁,李嘉诚次子,1987年获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学士,曾在加拿大投资公司(Gordon)集团工作,两年后回香港,加盟家族企业和记黄埔。亚洲首家卫星电视服务——Star TV的创始人。1993年5月,在加拿大的一艘游艇上,李泽楷将卫视卖给默多克,传为佳话。
1998年,在第二届美国《时代周刊——数字化时代》年度专刊评出的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的50名风云人物中,李排名30位,成为5名有此殊荣的华人中的一位。
李虽出身豪门,但性格独立,一贯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1999年获香港数码港开发权,使其从富豪二代中脱颖而出,成为数字时代又一位“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