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诸葛蔚东)

马明哲0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公司总经理马明哲喜欢讲一则青蛙的故事。如把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热水中,它会拼命挣扎跳出;但如果放入温水中并不断加热,通过对体温的调节,青蛙能逐渐适应周围的水温,在到水温高得已无法承受时,它这时已无力跳出。

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是,青蛙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能做出迅速反应,但由于不能识别缓慢、渐进的危机而死亡。这个规则也同样适用于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经营危机,一个企业可采取措施予以化解,但平时意识不到的潜在的危机往往是致命的。

在这个故事之外,马明哲还提出一种学说:繁荣危机论。公司于1987年成立以来,在10多年的时间里,平安保险股份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全国第二大保险公司。但马明哲认为,就企业本身来说,在企业的各个时期都存在着各种危机。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保险业也被带动了起来,其市场也正逐渐扩大,并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然而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在技术、经验和人才上也与国外企业有一定距离。再就是国内保险业仍缺乏非传统型保险产品。就保险业来说,其市场潜力虽大,但竞争将会加剧,在繁荣的背后仍潜在着危机。

作为化解危机的对策,首先,马明哲向每个员工灌输一种“归零心态”:每一天都是一个原点,每一次工作都应从零开始,也就是说,始终应有一种进取的心态,因为每天的太阳都是新鲜的,每天都应以一种崭新的心态去学习新东西。

在马明哲“除了变化,都要变化”的强调下,平安保险公司努力营造创新变革的氛围和机制。马明哲的见解是:“变革绝不仅仅是为了改正错误,而是在变动的环境中追求发展机会。”

朝着哪个方面变革是企业发展战略中最核心的问题,马明哲认为,平安公司的变革应该追求“最洋的与最土的结合”。

中国是一个缺少保险意识的国家,保险业是舶来品。马明哲认为就应全套引进西方保险业的完整系统,这就叫追求“最洋的”。但是,如何把西方最先进的保险系统植根于中国呢?马明哲又提出追求“最土的”。

马明哲从美国查理逊教授的分析获得启发。查理逊说,公元前3000年,扬子江上的帆船从老祖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体会到一种道理,于是不把全部货物放在同一个船上,为的是分散风险。这种分散分担风险的方法就是现代保险的原理。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闪烁着零星保险意识。平安公司高举“孝”和“信”,从“孝”的含义中推出“养儿防老”,进而“存钱养老”,再导出“养老保险”。马明哲强调保险业更应崇尚“信”,中国人有积蓄的习惯,但钱攥在手里才放心,现在人们已经相信银行,保险公司应努力赢得人们信任。

马明哲认为,西方现代保险理念一定要渗透进中国传统意识才能深入人心。一个企业只有把最先进的东西深植于安身立命的土壤,才会牢靠。这是企业长久繁荣之道。

1988年3月21日,平安保险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1992年6月4日正式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1997年1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定公司名称为“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我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二大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产、寿、证、投和海外控股公司五大系列。公司注重各项业务的国际化,在香港成立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统筹管理美国、香港分公司及伦敦和新加坡代表处。与世界上160多家保险公司建立友好往来,在286个城市设立理赔、检验和追偿代理。公司积极引进麦肯锡管理,并与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日本第一生命保险相互会社、德国DKV健康保险公司、美国林肯国民保险公司、中国台湾国华人寿保险公司及香港唯高达投资公司等公司在教育培训、寿险营销业务、团体业务、分支机构管理、内部控制、产品开发、电脑及精算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上一篇: 李泽楷
下一篇: 杨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