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9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千年音乐会
1999年12月31日是个出风头的好机会。早在一年之前,许多歌星便已开始筹备他们的千年音乐会。塞琳·迪昂准备在暂时告别乐坛、全心照顾家庭之前以一场在蒙特利尔举行的个人演唱会对旧日世纪说“再见”。格洛莉娅·埃斯苔芬会把她的拉丁风情歌曲在那一天带到迈阿密海滨。瑙米·裘德则准备再次联合她的女儿在凤凰城举行一场音乐会,既用来庆祝新世纪来临,也用来庆祝瑙米本人终于从丙型肝炎中康复——这场肝炎曾使瑙米被迫于1991年中止了她的音乐会巡演。
另一些歌星目前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演出地点。芭芭拉·史翠珊本人希望在纽约或洛杉矶庆祝世纪之夜,但《纽约时报》说当天晚上计算机可能爆发的千年虫问题会阻碍史翠珊前往纽约。与此同时,好莱坞的专栏作家玛丽琳·贝克称“滚石”乐队已准备好在史翠珊万一缺席的情况下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临时救场。
埃尔顿·约翰很可能会是这天晚上最忙的人。他计划用两场分别在两个时区举行的午夜音乐会迎接新世纪:先在澳大利亚珀思歌剧院演唱,然后再赶在零点时钟敲响之前冲回夏威夷完成另一场音乐会。
我爱珠子
什么都可能变成流行的,那怕只是一串佛珠。以下就是这股潮流发展的过程。
1998年9月 纽约设计师佐伊·梅特罗由佛珠与所谓“水晶疗法”获得灵感,准备设计一套珠子首饰。
1999年1月 梅特罗推出“星迹(Stella Pace)”系列首饰,其中包括她称为“魔力珠子”的各种手镯。这些手镯由各具“魔力”的色彩不同的石头穿成:黑色的代表“去忧”,绿色的代表“成功”,紫色的代表“知性”,檀红色的代表“启蒙”,各色相间的则意味着“沉思”。
1999年5月 时尚杂志《自我(Self)》开始注意到一些名人在佩戴这些珠子,于是做了一整页有关珠子的报道。“星迹”的销量达到巅峰,美国其他批发商开始拥入东亚寻找类似的仿制品。
7月 瑞奇·马汀与麦当娜已经戴上了这些珠子。
8月 亚洲的工厂成功地制造出了仿造品,使用的材料从玻璃到塑料一应俱全。纽约街头小摊上珠子泛滥。
9月 珠子手镯进入“春天”与哈罗德这样的商场。一本德国时尚杂志报道了珠子现象。
10月 梅特罗飞往伦敦开办“星迹”专卖店,准备将珠子大规模推向欧洲市场。
危险的电视宝宝
以电视为媒介的互动式玩具是目前欧美婴幼儿玩具市场上最热门的种类。除去最出名的“电视宝宝(Teletubby)”以及与它们类似的可通过电视画面的变换做出不同反应的毛绒玩具外,即便是普通的幼教式录像也极为畅销。其中第一种为低幼儿童设计的唱歌录像《宝宝歌曲(Baby Songs)》自1989年推出以来已经销售了200万盘;据称能帮助开发幼儿左半脑、发展逻辑能力,同时帮助右半脑强化创造性思维的录像《聪明孩子(Brainy Boys)》1999年的销量已近100万盘。儿童电视玩具产业的岁入已经达到16亿美元。
然而美国儿科协会却在今年10月明确提出警告:不要让年龄低于两岁的儿童看电视。尽管目前还没有可能真正对两岁以下儿童看电视的后遗症做调查,但儿科学家还是从以前对年龄更大的儿童所做的肥胖与侵略倾向调查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并声称:“看电视会鼓励你的孩子更多的看电视。”
经销“电视宝宝”的Itsy Bitsy娱乐公司的总裁肯·维瑟尔曼则认为这种观点是落伍而且有害的:“我们为能给年轻的父母提供一件适合他们的孩子的玩具,让他们有空闲时间做点饭、洗个澡或交流一点感情而自豪。”对于大多数真正为人父母的年轻人来说,不管儿科医生是否在多管闲事,反正让孩子们看这些录像总比随便看电视上的任何节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