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达姆乐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沈宏非)
侯赛因·萨达姆所遭受的最致命的打击,可能不是“沙漠风暴”,不是背叛,也不是禁运,而是美国官方最近公开展示的一幅卫星照片。
五角大楼在公开这张卫星照片时指出,这是位于巴格达西北85英里处的一座“类似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式的主题公园”,名叫“萨达姆乐园”(Saddamland),系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主持下耗时18个月秘密兴建,只向政府官员开放。游乐设施包括一座人工湖,露天餐厅及625座别墅,一所医院,以及伊拉克全国唯一的一座摩天轮。园地的入口,有一座巨型萨达姆雕像竖立在三层高的拱门上,远在一英里外也可看见。
“主题公园”(Theme Park)这个词,一向与迪斯尼乐园——“佛罗里达州那个由老鼠统治的王国”捆绑在一起。而迪斯尼又是美国文化和美式意识形态的注册商标。不管它的名字在吉隆坡叫Linear City,在雅加达叫Upside Down,在曼谷叫Leoland,都可能被解释为亚洲国家对迪斯尼、华纳或环球公司旗下的大型主题公园的模仿。英国《经济学家》认为,“一些亚洲城市都想成为观光中心,而主题乐园又是达成这个目标的关键计划”。毫无疑问,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营利是这些亚洲城市的共同目标。东京迪斯尼在开幕第一年就迎来1000万人次的成功经验,雄辩性毋庸置疑。
对于模仿的评价,不超过“像”或“不像”二词。不过,“萨达姆乐园”的照片,却可能在敌对的曳景下被读出更多的含义:在对美国文化进行的这种主动、秘密、拙劣、可笑、腐败以及不成功的模仿的同时,反美活动或姿态不能不具有某种虚伪的倾向。而且这种模仿很可能还是非法的、盗版的。据称,鉴于伊拉克9年前入侵科威特时,曾将当地一游乐场的过山车和机动游戏拆走,因此,“萨达姆乐园”内有部分设施,可能就是这批失物。
美国人真的这么说,伊拉克或者上述亚洲城市(包括喜欢谈论“亚洲价值”的亚洲城市),也完全可以站出来驳斥:这些主题公园(或者替代以另一个名词)非但不是对美国文化的模仿,反而是一些以本土文化、爱国情操来抵抗美国/西方意识形态的寓教于乐的基地(事实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亲自构想的吉隆坡Linear
City,就被西方媒体视为是一座“融合了儒家思想、法老王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超级主题公园,《经济学家》还相信“这些亚洲国家的政府有可能利用主题乐园换取人民的认同”)。不过,这似乎无助于彻底瓦解在”主题公园—摩天轮(或过山车)—迪斯尼—美国文化—西方价值观念”之间业已形成的那种牢不可破的“意识形态超链接”。
即使五角大楼并无政治用心,它也只能以“类似迪斯尼乐园”就伊斯兰世界里的这座Land,向美国公众提供某种通俗易懂的注解。与此同时,迪斯尼也发现自己近年来在同一类的陷阱中越陷越深。因米老鼠的英文缩写和千禧年的罗马数字均是MM,故迪斯尼决定利用这个巧合大干一场,在佛州迪斯尼世界的Epcot主题公园内,竖起高达20层楼高的米老鼠巨手,建立一个汇集多国文化的“千禧村”,展示全人类的“光辉未来”。但是,由以色列资助建成的以色列展馆的展版上所书“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令伊斯兰教世界大为震怒,呼吁杯葛迪斯尼的主题公园、电影、商店和产品,并警告迪斯尼每年可以从阿拉伯人身上赚多少钱,而被杯葛后又将会面临何等惨重的损失。在迪斯尼宣布保证绝不出现上述语句后,以色列官方发表声明,谴责迪斯尼“企图损害以色列及耶路撒冷首都的地位”。
一方面,迪斯尼不断地把各民族的文学遗产加工成娱乐产品,连同真正的美国土产一道销往全球,变成公司资产,变成美国象征;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在娱乐他人进而唤起参与的同时,亦足以使他人感受到潜在的攻击性。尽管迪斯尼一再解释它“只是一家娱乐公司,没有任何政治立场”。然而,坐上全球化过山车的老鼠和鸭子们所发出的失控的尖叫,已经淹没了它们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