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9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晖 李游群 邢乐 李伟 李庚道 嵇立群 谷鸣)
房租提价问题
公房房租提价动机之一是房价太低,1990年是0.17元/平方米,一路提价后1998年达到3.5元/平方米,并且还会继续上涨。动机之二是通过提高房租逼使租房者尽快买房,加快住房商品化进程。10多年来房租是显著地提高了,居民负担加重了,房改还是很缓慢,同时空置的商品房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不能把中国的老百姓“逼”到大房子里去,我想这与改革的价值取向有关。
现阶段改革措施价值取向公正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企业的问题在企业解决,政府的困难在政府本身解决,政府不能当企业的“托儿”有意无意让老百姓做贡献。中国的百姓并不富裕并且对经济发展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住房问题可以说是历史上政府不合理的分配政策造成的,买不起房子没房住并不全是百姓的错。现行的房改制度以及商品房价本身也还存在着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简单的一个“逼”字如何是了?“安居”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若有条件买房,还用得着“逼”吗?买不起房租房住的人本来就是低收入阶层,让他们承担房改成本反衬出这种房改思路的不合理。公房房租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已经显著上升,照现行做法,房租在短期内还会一年一个台阶地增加。从实行的效果看除了政府的房租收入增加外,空置的商品房并没有随房租的上升而减少,逼民买房的做法并没有给房改带来多少帮助。没有效果的做法还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只能让人质疑房改提租的真正动机。
珠海 李游群
拿来主义
今年,“伟哥”的家乡辉瑞公司迎来了150年建厂大庆。为示隆重,“辉瑞”为自己的全球员工推出了期权计划,每一位“辉瑞”的员工都可以获得150股期权。期权的意思是,如果股价上涨了,持权者就可以获得股价上涨部分的收益,若股价下跌了,下跌的损失也无须持权者负担。过去的5年里,“辉瑞”的股价上涨了近10倍,若按这个势头走下去,几年以后,“辉瑞”的员工都能成为百万富翁——当然是人民币意义上的。
但就是这些最渴望而且最有可能成为富翁的一群中国人却又是最没有希望的一群。原因是,我国不允许国人持有外国股票。据说“辉瑞”曾向证监会请示,却得不到明确答复。限制资本自由流动的目的本是不让洋人把我们的票子卷去,但现在人家把钱送来,我们不敢去接,未免有点几太不“拿来主义”了。
既然不向洋人拿来,拿点自己的总是可以的。可惜,每次股份制改造,都会出一点问题,前两年是贱卖了国有资产,中饱了个别人的私囊;今年高科技企业也开始在产权上下了功夫,于是其乐融融的大丰收的景象下,也有人闹红了脸。
我想,人们在股份制上出问题,关键是太为我所用了,没有注意到股份制是一种严格的契约关系,讲的就是资本面前一视同仁。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罢,中国人持有外国股也罢,追求的首先不应该是财产瓜分,而应该是构建新型的产权制度。如果只着眼于利益分配,没有一个千秋万载稳固的基础,到手的财富早晚还要丢掉。“辉瑞”向员工发期权,着眼的是把一分钱变成一块钱,而最近发生在中关村的一些事件,却是想把一分钱掰成八瓣。
北京 邢乐
节日的任务
我知道很多节日都是人们自发形成的。比如古希腊人秋天丰收了,就把酒神迪奥尼修斯像抬到广场上,晚上人们点起篝火,表演戏剧,然后再喝个烂醉,之后再去春种秋收。过节嘛,本是件很轻松的事,然而最近几年的节日却让我有点儿烦。
比如说过春节,我最喜欢在家剔着牙傻看联欢会,然而公司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要设宴,开大大小小的联谊会,请客户请领导,我都快成“三陪”了。节后一个礼拜才能醒过酒来,“头儿”说这是过节的任务,否则来年就喝西北风。
国庆节一直是我喜欢的节日。秋高气爽不冷不热,有三天假期,可以出去玩,或是去天安门看花坛,晒太阳;离中秋节也近,可以吃到各式月饼和第一炉的糖炒栗子。今年正好是五十大庆,北京的节日气氛很浓。我知道北京的老少爷们都在忙献礼、忙阅兵、忙修路,展示祖国的富强繁荣,所以北京就成了个大工地,据说有5000多个工程都在施工,而且大多数都要在“十一”前“露脸”,卫生和市容更是要绷紧一根弦。随着节日的临近,我日益感到紧张,而单位里的一些日常工作也需拖到“十一”后——大家都在忙国庆。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工程都有必要在国庆节前“大鸣大放”,它们的质量都合格吗?我担心国庆节后北京是否会显得有些萧条,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一窝蜂地突击了。
我怀念那些轻松惬意的节日,在祖国五十大庆之际,我真希望能在“十一”早上到广场看升旗,然后放风筝,享受阳光。
北京 李伟
“钱中自有书来读”
旧时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现在读了书,不一定都能挣到钱,更不用说有黄金屋了。每年全国有一半的初中生不能升入高中学习,高中毕业生考入高校的比例就更少了。即是大中专毕业生,有很多也没找到工作,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令人亦喜亦忧,喜的就不用说了,有钱就可以去上大学,没钱的可就忧愁了。
有些大学为了多招扩招生,多“捞钱”,就派“钦差大臣”满天飞,千方百计去挖生源这个“金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考分再低,只要多交钱,就能上大学。你分数虽高,但交不起钱,也只好拜拜了。听说有些大学仅此项收入就高得惊人,真可谓天文数字,几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扩招生都不发录取通知书,只发预录通知书,叫你到校交钱,不交者,就被取消录取资格,交者再发正式录取通知书也。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读书,迫于无奈,也只好“执行下策”,卖血,讨饭,变卖家产等。当然也有得到国家、社会、个人赞助的。有人说,这不叫读书,叫读钱,叫拿钱买文凭。
最近,从报刊上看到一些文章,说教育也是一种产业,难道这就是实践的第一步?
江西 李庚道
令人困惑的“新发现”
近日读报,看到一篇令人吃惊的报道,文章标题是《敦煌奇迹新发现,莫高窟另有“姊妹窟”》。读此标题,我心中一喜:又有了什么可以和莫高窟相媲美的新发现?
文中说:“在敦煌百年庆典即将到来的之际,发现了又一个让世人震惊的奇迹:在敦煌,还有一个新敦煌——榆林窟。”此文使我大吃一惊:榆林窟怎么成了“新发现”?我早就知道这个著名石窟,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它。
现在我的案头就摆着一本1962年版的《辞海》历史分册,在其考古部分有“榆林窟”一条,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还清楚地写明它的主要开凿年代。
著文者不懂也不问,竟敢大笔一挥报道“新发现”。此文又接连闯过了两家严肃报纸的编辑的眼睛,一登再登,不知印了多少万份,不知再通过人的嘴巴以讹传讹又将传给多少人。
北京 嵇立群
几百万条命和一条命
贵刊8月15日一期读者来信栏登载一篇《1条命与29条命》,我从此文感受到的信息是:美国如此高度重视人权中首要的生命权,而对比之下我们的传媒让人自惭形秽。
任何一种现象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来看上述现象。
首先,美国飞行员跑到波黑干吗去了?起因是波黑内战,北约维和(以联合国的名义),于是有了美军一架F-16被击落,飞行员被营救。但在南斯拉夫,炸死了1800多平民(捎带着还有3名中国记者)。那1名轰炸异国领土的飞行员的性命是性命,这1800多无辜平民的性命就不是性命了吗?
上溯到六七十年代,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也曾制造过像美莱村惨案那样震动世界的屠杀事件,使一百万越南平民死于战争。
再回过来说说我们,我对我们媒体有关29名被困矿工命运的报道和关注也感到失望。尽管可能有些具体原因,但有力度的跟踪报道,能唤起和增强公众关心他人,热爱生命的人道主义意识。就报道抢救29名被困矿工这件事,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应当做得更好。
北京 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