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股的专利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现在,我们可以假定这样的一个情况,你的一位朋友想开一家商店,但前期办货和租店面的费用不足,他打算从你那里搞到一点钱。于是,如果你愿意拿出钱来,你和他之间就有了两种选择,或者借钱给他,或者入股。借钱的好处是不管他的商店倒不倒,好不好,这辈子只要他活着,他都得还你的借款,这种情况下,你资金的安全有保障,当然,你也别指望得到更多。入股的情形与之有很大不同,你的钱拿去买货,那些货就得算你的,如果窝在手里,你就得认倒霉,如果卖出大价钱,你也就赚了大钱。那些货就是你的。
你的股票=商店柜台上的货物。这就是股票最初的真义。但情况并非都如此简单,比如你不是和朋友合股开店,而是像九寨沟里的藏族居民一样,合股开旅馆接待远方的游客,赚取旅游者的住宿饮食费用,又当如何?九寨沟里的藏民建旅馆都是以村、寨为单位,出资绝对平均,再从游客那里收取相对高额的费用。实际上,这样的安排杜绝了竞争,在九寨沟那样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足够构成了漫天要价的条件。九寨沟里的居民可以以盖旅馆需要的建筑材料的费用入股,而外地的投资者,显然没有这种赚取超额利润的天时地利。九寨沟里旅馆股份的价值是多少,恐怕就要用它能赚到的钱来衡量。
未来的钱也有很多种赚法,还是以九寨沟的例子,大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旅游,而像九寨沟那样的人间仙境却是有限的。在九寨沟开旅馆,可以肯定的是,收益会稳步增加,但增加到什么份上呢?旅馆业的特色是坐等旅行者上门,也就是说,数目不可能无限扩张,尤其九寨沟的共产主义分配体制也限制了部分寨子的旅店用竞争手段拉客人。
旅馆业不可能像VCD那样,突然冒出来,从全国人民的兜里捞上一把,再迅速消失。在收益上,两个行业显然有着非常不同的收益特征。这也就决定了它们的股票有不同的定价准则。这就是所谓的注重收益和注重成长问题,守着一条山沟图的是收益,把旅馆从山沟开到县城、省城乃至全国全世界就是成长问题。
股票市场上自然也是两种价值衡量体系并存。但现在,越来越通行的是以未来收益为定价原则的方法。而且不仅看收益多少,还看它的稳定性,尤其是它的成长状况。为什么不用资产来衡量呢?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得实在太快了,如果你只想买一堆金银铜铁,何必再绕个大圈子,交足了各式各样的交易费用,再去占有它。为什么不看稳定的收益呢?投资者投资于一家公司,看重的是这家公司的厂房、原材料的价值还是看重它的优秀的管理者队伍、高素质的员工和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技术储备呢?这个看似肤浅的道理恐怕并不容易回答,只有在不同的事例中才能分出孰优孰劣。
既然衡量投资对象的价值有不同的尺度,在股票定价方面,投资者就应该留个心眼,不要把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等量齐观。如果把黄山旅游、峨眉山、泰山索道之类的公司只看成几家旅馆和索道缆车的集合,显然就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对这样的以独占资源为主业的旅游类公司,客流量与客流可能的增长量是它们收益的主要因素。在电信业没有完全开放之前,电信公司的价值也是由它的客户群决定的,那些动辄上千亿元、随时可能过时的设备并不能成为它获取利润的障碍,数字式设备会取代一切,但这笔投资很容易分摊给庞大的用户群。到九寨沟的游客没有权利选择自己住在哪里,拿起话筒的通话者也一样。
在我国的一些边远地方,一旦地底下发现了金子,就会吸引四面八方的投资者来“打股”,他们出钱,当地人出矿洞,双方合伙打金子。外省人用金钱分享了当地人的“专利”。“专利”这个词在古代和现在的含义不同,就是利益独占的意思——盐呀、酒呀,凡是百姓不得不用,而且不得不通过贩运获得的东西,官府都要插一杠子,因为这是统治国家的好处之一。这种情况下,商人会想尽办法,巴结官府,在“专利”里分得一杯羹。
专利者,超额利润是也。在现代,这一含义并没有变化。经济动物们之所以要在科技上下如此大的工夫,就是因为能够享有一段不短的保护期内的专利,专利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打股的时候,理应成为价值评估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