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苹果与金苹果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烂苹果与金苹果0

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轰然倒塌,一时间甚至没留下一点影踪,也多亏“爱多”这样喜爱制造新闻的媒体干得出来。曾几何时,“爱多”夺取了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一晚上“爱多”广告8次滚动播放,向全国人民展开集群式轰炸。靠着令人目瞪口呆的发家神话和金钱的力量,“爱多”的知名度迅速上升。

如何评价一家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爱多”如日中天的时候,国内的咨询公司曾不厌其烦地作各种测评。据说,经过定量化的评估,长虹彩电的品牌价值将近200亿元人民币,红塔山的更高,接近400亿元。品牌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最大化地降低交易成本,拉近产品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的确能给拥有者带来利润,否则,也就不会有“即使工厂变成废墟,几个月又是一个可口可乐”的豪言壮语。几年前,可口可乐的品牌值364亿美金,这也是科学方法评估出来的,只不过是美国的咨询公司。可口可乐乃是全球的第一品牌,产品不仅欠发达国家国民如我国人享用,全球七八亿富人也甘之如饴,与富人们的消费能力相比,国人的消费能力肯定差的不只是一个数量级。如此一来,国产品牌价值中的水分自不待言。

但即使挤出一半水分,国内的这些企业明星的品牌的价值也绝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个思路是,“爱多”的股权纠纷可以作为国产品牌价值的试金石,检验检验这些“大名”到底价值几何。经营危机发生后,占“爱多”股票40%的大股东陈某先是宣布对下属公司的债务不予负责,接着在回天无望的情况下向董事会开价5000万希望售卖自己的股份。5000万,对于一笔三十几万的原始投入来说不算个小数目,但对于“爱多”曾经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的影响,却不值一提。那么,为买下这部分股份,新股东该投入多少呢?据说,压垮“爱多”的是两亿余元的债务,股东自然也是债务的当然承担者,40%的股份还意味着承担近一个亿的债务。

1.5亿元买下4/5个“爱”字或“多”字,难道不是一笔很好的生意么?要知道,这是多么富有传奇色彩的两个字,而且,“爱多”为这两个字的投入岂止是中央电视台的2.1个亿。事实却是中国的企业主们无人应价,以市场的观点看,答案只能有一个,“爱多”的品牌甚至值不到4亿元。也就是说,“爱多”公司几年来耗尽心血的品牌战略是一个彻底失败。

如果“爱多”失败了,其他企业呢,与“长虹”和“红塔山”相比,“爱多”的资力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即使其品牌价值只有那些业界老大的1/10,“爱多”也应该有上10亿的品牌价值。并且,“爱多”在VCD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远远领先于同业,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公司,也的确有着年轻消费者的群众认知。

但问题绝不能作如此想。“爱多”是一个“烂苹果”,在它曾经朝气,曾经充满活力的时候,它可以值得上百亿人民币,当时,社会上曾经盛传胡志标身价30亿。但一旦金苹果变成了烂苹果,它就一文不值。知名度不是品牌,品牌是商誉,除了大众认知,品牌中还包含着公司强大的信念力量。一个品牌建起来需要几十年,但却可能毁于一旦。“长虹”的品牌值上百亿,就是因为至今,消费者一个电话,公司的售后服务就会上门。消费者买了有品牌的产品,就得到了承诺和保障。

比起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爱多”还只能算一个小字辈。1991年,苹果的电脑全球市场占有率曾达到37%,车库里发家的神话更使它成为一个金光闪闪的金苹果。但一旦金苹果烂了洞,金苹果立刻就黯然失色。苹果公司想请乔布斯回来重执帅印,乔布斯勉勉强强,连CEO的金冠都不愿意戴,称自己为iCEO,当然,这里含有拥抱网络的热情,但同行们都噱称,这个老掌门人根本不想把屁股坐稳,是临时的。1997年,在拯救苹果公司的过程中,微软只是象征性地出资1亿美元,甚至连表决权都主动放弃。

烂苹果的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现在,“爱多”若想恢复品牌,用来偿还债务的几个亿远远不够。除非有人宣布拿出远远超出它所需要的价钱,拿出20个亿表示一个大人物的眼光和信心,“爱多”投在中央电视台的大笔广告费再也不会有一点作用。 爱多vcd金苹果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