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中国的崛起,与历史已经证明的美国利益相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1993年,美国战略家亨廷顿就说:“中国的崛起,与历史已经证明的美国利益相悖”

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大约是当今世界极少数“说话顶用”的知识分子。他的每句话之所以“都不是开玩笑”,乃是由于在学者的头衔下,他还有着这样两顶桂冠:现任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

如果说在华尔街与美国财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华尔街一财政部”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与世界金融危机产生了相关关系的话,那么,在诸如奥林战略研究所与美国国会和国防部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通道,一个左右世界政治的通道。

早在1993年,亨廷顿就这样问道:如果巴尔干地区是20世纪地球上的“火药桶”的话,那么,21世纪的“火药桶”在地球的哪一端?亨廷顿在“冷战”刚刚结束后,就预言这个未来的“火药桶”就是南中国海。在被广泛认为是冷战结束后最重要的国际政治著作《文明的冲突与政治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指出,中国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与美国在那里围绕着石油和战略建立起来的利益根本矛盾,这种矛盾可能要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他预测说,这场矛盾的总爆发可能是在2010年。

亨廷顿指出:

鉴于美国的利益,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战争将如何发展?假设在2010年,美国军队撤出了已经统一的朝鲜,在日本的驻军也极大地减少。台湾和中国大陆已和解南中国海石油资源的开发进展迅速,大部分区域是在中国的保护之下,而越南控制的一些区域则由美国公司开发。中国因拥有新的兵力投放能力而信心大增,宣布它将建立对整个南中国海的控制,中国对整个海区一直宣称拥有主权。越南开始抵抗,中越之间随之发生海战越南求助于美国。中国人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则惊恐万状。美国人表示不能容忍中国对越南的入侵,呼吁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并将少数仅存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中的一支派往南中国海。中国谴责美国的行动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于是,对特混舰队发动空袭,联合国秘书长和日本首相为推动停火协议所作的努力失败,战火蔓延到东亚的其他地区……

亨廷顿接着说:

……如果读者认为这一场景似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离奇幻想,那倒是幸事。还是让我们希望不会出现比它更看似可信的其他全球文明间的战争场景吧。然而,这一场景最看似可信,因而也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是战争的起因:一个文明的核心国家(美国)干预另一个文明的核心国家(中国)与该文明成员国之间的争端。对于美国来说,为了维护国际法,抵抗侵略,保卫海洋自由,保证获取南中国海的石油,以及阻止东亚为一个国家所控制,这样的干预是必要的。但是对中国来说,美国的干预是完全不能忍受的。中国认为,这是西方大国,羞辱、恐吓中国的典型狂妄企图,是在中国合法的势力范围内挑动其他国家反对中国,是否认中国在世界事物中应起的作用。……

在这里,亨廷顿十分“客观”地指出,其实也等于公开承认:美国之所以阻止中国的统一,并不是为了保护什么台湾的利益,而恰恰是为了防止台湾与中国大陆联合起来申诉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是为了保护美国自己在那里掠夺石油资源的美国利益(用他的话来说,在未来世纪,“中国人打中国人”,“朝鲜人打朝鲜人”实际上越来越不可能了)。而一贯侵略越南,给越南造成了严重伤害的美国之所以又将扮演保护越南的角色,同样也不是保护什么民主,保护越南的利益,而仅仅是以这样的借口来保护它自己的利益。

亨廷顿这也等于公开承认,美国的战略利益的实现,一直是借助自由主义原则在世界挑动文明分裂,之后,为美国以维护自由的名义发动战争,维护美国利益制造理由。这次的巴尔干问题,挑动巴尔干地区分裂,不过是这种做法的预演。而将来如法炮制的大舞台可能就是南中国海。亨廷顿实际上等于为美国战略的实质进行了一次明白无误的“大揭秘”。

而按照这个思路,袭击中国大使馆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压服联合国,特别是压服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把联合国变成美国利益的工具。

亨廷顿说:……常任理事国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组成的,但是这一状况与世界的权力现实日益不符。为此,在今后的长时间内将发生两种变化,一是改变成员国的构成,二是可能发展一些不那么正式的程序来处理安全问题,甚至像7国首脑会议处理全球经济问题那样……

毫无疑问,这次处理巴尔干问题的“七加一”方案,证实了他的预测。

亨廷顿认为,未来冲突的根源并不是什么意识形态冲突,而是“发展利益”的根本冲突,所谓“保卫民主自由”的意识形态不过是挑起冲突的借口而已。

他简明扼要地说: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中国的崛起和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竞争者”的日益自我伸张,就将在21世纪初,给世界的稳定造成巨大的压力。中国作为东亚和东南亚支配力量的出现,与历史已经证明的美国利益相悖。

这似乎是历史的重现:我们的前人毛泽东说过:我们100年来,一直拜西方为老师,但是我们却不明白——我们的老师为什么总是要打我们?

实际上,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今天的地位,就在于有亨廷顿这样的战略家,他们永远会把理想拉回现实的层次,并向他们的政府告诫“美国利益不是开玩笑”。

80年代,流行于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一首歌这样唱道:“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今天,当新的世纪出现在地平线时,当我们不得不把视线投向我们的母亲海——南中国海时,另一首歌曲却这样的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深深的海洋,你为何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