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红的太阳和我们在一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设置在江苏吴淞狮子岭的800磅后膛钢炮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举行成立大会的会址
1953年2月19日~24日,毛泽东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并题词
美国部分海外驻军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词章中,寄情山水的中国文人们,几乎没有留下描写大海的诗篇。也许是因为他们禀性太弱,文人气短,在波涛起伏的大海面前,他们只有震慑,因而无言。
面对沧海一抒胸襟的反倒是武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面对沧海,一代英豪曹孟德感到了人的渺小。
而真正理解了大海的是毛泽东。因为他不是站在岸上,而是将自己投入到波涛之中,劈波斩浪,俯仰自如,胜似闲庭信步。
1953年,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刻,这一年,也可以说是“建设新中国的纪元”。在各行各业的庆典中,刚刚完成“院校调整”的北京大学也在准备它的“新生”,他们一如既往地邀请毛泽东在新校庆时回到“母校”。
在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1950年)北大校庆日,毛泽东没有来北大,因为他赴苏联与斯大林谈判去了。但是,1950年,在焦急中等待的毛泽东的“校友们”不知道,在这次谈判中,当时经济还十分困难的新中国就迫切地向苏联提出了关于海军装备购置的要求,他们更不可能知道,毛泽东的访问并不愉快,苏联原来应允的贷款不但难以兑现,而且,随着卢布的接踵贬值,本来已经打了折扣的有偿贷款,待拿到手上,已打了更大的折扣。
1953年,当全国人民沉浸在迈向新生活的庆典的欢乐中时,毛泽东却有别样的心情——一穷二白和强邻环绕的现实是压在他心头的石头。毛泽东曾经为北京大学挥毫题写校名,但这次,他仍然没有参加庆典。后来的人们可能据此作出各种推测,包括毛泽东与北大,甚至中国知识分子的关系的各种推测,但是事实上,解释只能有一个,——毛泽东当时没有心情参加任何庆典。
50年代,毛泽东留下了太多的紧锁双眉的照片。
1953年2月19日,是中国海军值得牢记的日子,这一天,毛泽东在武汉登上人民海军的战舰,对海军进行考察。毛泽东在舰上与水兵们共同生活了6天,在考察期间,毛泽东5次挥毫写下了那句后来广为人知的话:“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在世界历史上,很少有领袖在战舰上作这么长时间的考察。在毛泽东一生中,他也从没有连续5次写下同样的一句“题词”。
今天,伟人已逝,但是,那段历史却化作故事,依然在人民海军中流传——
1953年2月14日,人民海军的“长江”和“洛阳”舰接到了“迎送中央首长”的任务,战舰在吴淞码头启航,当时战士们从舰政委宣布命令的激动中,暗自推测这位“首长”可能会是毛泽东。
但是,19日上午,一些情况几乎否定了战士们的猜测。一些简单的卧具被摆在了政委住舱里:两条长凳上铺了一张粗糙的木板,一条薄垫子,一张白床单,一条薄被子和毯子,卧具上印有“铁路专用”的字样。——看到这些卧具,战士们一下子凉了半截:肯定不是毛泽东来视察!这哪里是60高龄的人用的卧具。
汉江关楼顶的大钟刚敲过11下,3辆小汽车向码头开来,从中间的车里下来一个人,这人头戴一顶黄绿色旧军帽,身穿已经褪了色的草绿色的旧大衣,脚着一双旧黄皮鞋,身材魁梧。开始,这人背对码头,面向大道,当他转过身来时,突然有人惊喜地喊了一声:“毛主席!”
当水兵们像列队报数似地传递这个消息时,毛泽东已经大步登上了“长江”舰。
多年后,当我们为了撰写这篇文章,采访当年的一个水兵时,我们问:你们当时是不是把毛主席当成了“神”?老人连连摇头,他的话使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他说:天是我们自己的天,海是我们自己的海,军舰是我们自己的军舰,我们是人民的海军,毛主席就是我们人民自己的领袖,我们怎么会把毛主席当神呢?
毛泽东登舰后,就到各个战位、各个舱室去看望战士。在前甲板,毛泽东看到了水兵王恩全的身材比较小,就走过去,毛泽东问:“你这么瘦,是不是饭没有吃饱?”
“报告主席,我吃饱了!”王恩全憋了半天,才大声回答。
“你为什么这么瘦啊?”
“生下来就这么瘦,吃不胖了!”
大家哄然大笑起来。
毛泽东又伸手摸摸水兵抗长富的衣服。
“你们穿的这么少,冷不冷?”
“不冷,外面有呢衣,里面有绒衣。还有呢大衣呢!”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毛泽东拍拍自己身上的大衣,笑着说:“我穿这么多,你们到底是年轻啊——身体好,不怕冷。”
20日早上7点,舰靠码头,毛泽东的管理员要去上街,大家问他干什么,管理员说:“上街买米,主席没有米吃了。”
“那不用买,舰上有的是上等白粳,要多少有多少。”
管理员说:“那不行,主席对自己生活要求很严格,一向只吃普通米。”
当管理员买米回来,水兵们就把他围住了,纷纷提意见:“毛主席的伙食费只有我们的一半,吃得太差了,应该给毛主席改善伙食!”
“不行啊,毛主席每月伙食只24万元(旧币),多花一分钱,我也是要挨批评的。”管理员无奈地说。
几天后,毛泽东在对海军和华东军区领导讲话时却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舰员的体力消耗大,应该有足够的营养,以保证他们的健康。现在的伙食费是否够用?如果不够,还可以研究增加。”
在“洛阳”舰,毛泽东进入驾驶室,双手握住舵轮转动了几下,问:这是驾驶盘吗?
“海军的术语叫舵轮”。
毛泽东说:“对,应当用海军术语。我今天也学习海军技术了。”
航海长刘宝富取出六分仪,向毛泽东介绍用途和使用方法。毛泽东听了,风趣地说:“哦,没有它,就不知道军舰跑到哪国去了。”
在甲板上,毛泽东张开右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做了一个表示“不多”的手势,对战士们说:“现在我们的海军只有这么多。”毛泽东又把左手提起,以左手距离甲板的高度示意说:“敌人的海军有这么多。”接着,毛泽东挥起右手,向上一扬,展望云天:“将来我们的海军要这么多。”
已经是深夜了,军舰开始夜航。可是水兵们发现,毛泽东还面朝右舷,坐在那个简陋的床上,思考着什么。
就这样,毛泽东先后在人民海军的“长江”、“洛阳”、“南昌”、“广州”、“黄河”5艘战舰上,与水兵战士们共同生活了6天,仔细地考察了海军的状况。
这次视察,不但对人民海军,也给毛泽东自己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经过半年多的深思熟虑,毛泽东在1953年12月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为中国海军建设制定了总方针。他说:“为了准备力量,反对帝国主义从海上来的侵略,我们必须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根据工业发展的情况和财政情况,有计划的,逐步的,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1975年5月3日,82岁高龄的毛泽东还亲自召集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开会,当与时任海军政委的苏振华握手时,毛泽东郑重地说:“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说着,他晃了晃左手小指又说了那句话:“我们的海军只有这么大。”
1975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82岁的毛泽东这时已经是步履蹒跚,视力微弱,在他对海军作出最后的嘱托时,老人刚刚做完白内障手术。手术时,他引用鲁迅的诗赠主刀的唐由之大夫。诗曰:
曾有豪情似旧时,
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撒江南雨,
又为斯民哭健儿。 中国近代史海军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