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母舰:中国海军的美丽诱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晓东)
“林肯”号尼米兹级5号舰,与4号舰基本同型。由于增加36000吨装甲板,使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
金钱游戏
1999年2月12日,《河南青年报》在头版刊发了一条题为《同胞们:为祖国捐一艘“航空母舰”》的消息,介绍山东青年企业家卢恩光捐款1000万元,呼吁政府建造一支现代化的海军部队以加强中国的国防实力。后来,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条消息,在全国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反应。
卢恩光目前是山东方舟集团、诺亚集团等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据介绍,他不但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还是获得50余项科研成果和专利的发明家。但是,当记者通过电话找到卢恩光时,他拒绝就捐款一事做任何解释,他能告诉记者的就是请记者去找他的新闻代言人,他说关于这件事的一切情况都由他的新闻代言人负责说明,但是,记者一直无法联系到他的新闻代言人。
同时,记者希望知道那1000万元捐给了哪个部门,没有人知道。
另一件事是实实在在的。1995年春节过后,上海的一个小学生把得来的100元压岁钱寄到了海军博物馆,这位小学生希望海军叔叔用他这100元钱来“买航空母舰”。100元钱不够买一个航空母舰的模型或者一本好一点的航空母舰画册,1000万元其实也只相当于美国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造价的三千分之一。不过,这两件事表达了很多中国人都有的想法:中国海军应该有航空母舰;中国海军没钱,买不起航空母舰;我们都给海军捐点儿钱,海军就有钱买航空母舰了。
我们究竟有没有能力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英国的《简氏防务周刊》对美国1995年12月9日服役的“斯坦尼斯”号航母及其战斗群所需的总费用进行过一次推算,推算的结果足以让希望自己的海军也购买航母的中国人认识到什么叫有钱人的游戏。
《简氏防务周刊》计算:尼米兹级的“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自身的采购价格约为35亿美元,舰载机联队的80至90架各型飞机约需50亿美元,同时,组成航母战斗群的还有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4艘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佩里级导弹护卫舰、2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和1艘油船,约需采购费65亿美元。这样,整个“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的全部采购费用大约为150亿美元。另外,航母战斗群加入海军服役后,在30年的服役期内,大致需要180亿美元的使用和支援费用。因此,对于“斯坦尼斯”号航母来说,从开始建造到最后退役,共需经费约为330亿美元,这中间不包括航空母舰现代化改装、报废和战斗消耗的费用。
33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将近3000亿元,大致相当于中国2500万至3000万普通工人一年的总收入。国防大学的军事评论家张召忠说:“也就是说,它相当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六七年的军费总额。也就是说,我们全军六七年不吃、不喝、不穿、不买任何装备也伺候不起这么一艘尼米兹。”
其实,即使我们花得起这笔钱,拥有一个航母战斗群也不能保证它随时都能战斗,因为航母战斗群还要有维修和训练休整的时间,理论上要求要有三个航母战斗群才能保证随时有一个航母战斗群在战斗岗位上。这样看来,建造航空母舰战斗群的费用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确实过于奢侈了。
勒一下裤带
海军一位专门从事装备研究的专家对这种观点非常不以为然,他认为:“航母的账根本不能这样算,这种计算办法根本不适合中国的情况。航空母舰根本没有人们看上去的那样贵不可及。尤其是中国,如果真的要造航母的话,经济上完全不成问题。首先,中国建造航母的各项费用都比较便宜,有计算说可以1比1建造,也就是美国人需要花1美元办的事情,我们只要1元人民币就能做到。另外,中国的航母战斗群根本不需要完全重新购置,航母战斗编队中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和攻击型核潜艇等,中国早就有了,如果有了航母,只需要经过适当改装和战斗编队就行了。举个例子来说,法国正在建造‘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但是它并不需要同时开工建造一个新的完整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这样,仅仅是造舰的费用,国家经济完全可以承受。前年,泰国从西班牙订购的一艘轻型航空母舰‘皇家公主’号建成服役,除了必要的舰载设施,泰国并没有向西班牙采购其他的舰艇,因此,只花了几亿美元,泰国就拥有了自己的航母舰队。再说,中国有14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拿出几十亿甚至几百亿人民币算得了什么?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两弹一星,搞两弹一星时难不难?但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勒紧裤带一下就造出来了。”
事实上,航空母舰也确实不是只有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才有。那位军事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世界上共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巴西、阿根廷、印度和泰国等10个国家有航空母舰,其中巴西、阿根廷和印度是世界四大债务国中的3个,即使这样,曾经有过两艘航空母舰的印度官方日前宣布还要建造第三艘航母。所以,经费问题根本不是决定中国能不能建造航空母舰的关键因素,那些宣称航空母舰如何如何昂贵而中国根本造不起的说法要么是不懂航空母舰,要么谈论的出发点根本就不是经费问题,想表明的只是一种反对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姿态。”
一个士兵身上体现的尊严(查春明 摄)
买航母还是造航母?
国际上关于中国会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航母的猜测一直没有停止过,种种舆论认为,从购买角度,根本没有适合中国的航母可供选择。美国的航母固然战斗力强劲,但是除了价格昂贵之外,由于政治原因,中美之间的这种交易不可能实现。法国也制造核动力航母,出于和美国相似的原因,中国不会购买。而俄罗斯目前根本没有制造出口中国的航空母舰的能力。其他国家,比如西班牙和意大利制造的万吨级轻型航母,战斗力不能满足中国的要求,即使买来了也没什么意思。
这样,中国要想拥有航空母舰,只能自己制造,问题是中国是否具备制造复杂的航母系统的技术能力?
如果不考虑钱的因素,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 一位舰船设计专家显然对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技术能力十分有信心,他说:“按照吨位大小,1至4万吨的航母被称为轻型航母,4至6万吨的航母被称为中型航母,6万吨以上级的航母被称为重型航母。目前,虽然没有实际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但是,从理论上说,中国建造哪一种航空母舰都没有什么特别难以解决的技术障碍。就造船能力讲,中国早就可以建造10万以上吨级的民用船体,也有建造中小型军用舰船的技术经验。动力方面,核动力和常规动力都可以供选择,考虑到中国海军没有全球部署的战略要求,无限航程的必要性不大,因此,便宜安全的常规动力就行。舰载设备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舰载机,在这方面,俄罗斯用苏-27上舰的经验值得学习,苏-27的性能非常好,而且俄罗斯已经研制了苏-27的舰载型苏-33,有成功的上舰经验,也是可以选择的方案。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设计周期的问题,一型现代化航空母舰的设计,可能需要长达数年甚至10年以上的时间,但是,不客气地说,我们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
看起来,经费和技术水平都没有对中国是否能够建造航空母舰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我们究竟是不是真的需要航空母舰?
威慑还是靶标?
《“明斯克”号出击》是日本人写的一本幻想小说,描写第三次世界大战从苏联的“明斯克”号航空母舰袭击中国开始。这本书一度在中国很流行。如今,几经转手,这艘名字中国人很熟悉的航空母舰正在广州外的珠江里被工人们改造成一座海上娱乐城,过去装满炸弹和飞机的航母将在海上制造出一片豪华的灯红酒绿。
实际上,这已经是中国人拥有的第二艘航空母舰。1985年,澳大利亚把退役的“墨尔本”号作为废钢铁卖给了中国。当然,中国也把它当废钢铁拆了。
不仅仅是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世界上航空母舰的数量一直在减少。美国海军最多的时候有30多艘攻击型航母,目前只剩下12艘,下个世纪准备减少到10艘。澳大利亚和荷兰等曾经有过航母的国家在老舰退役或者转卖给别的国家以后,则不再寻求拥有新的航母。
航母数量的减少和各国的海军战略有关,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航母并不能为一个国家赢得整个战争。
随着战争手段的发展,航空母舰作为海军的主力舰船进行海上决战的战略理论已经过时,航母更多地被用来攻击岸上目标,但是,在进行这种攻击的时侯,航母会遭受越来越多的威胁。美国海军上校查尔斯·戈尔文说:“首先,在接近目标时,航母编队会受到装备有导弹的由远程岸基飞机保障的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攻击:其次,当航母编队接近到发射距离时,空中对抗也将十分激烈;还有,在很多情况下,现代水雷的布设会给航母造成极大的障碍;最后,航母还得对付那些陆地发射的导弹、又小又快的导弹艇和陆基短程战斗机/攻击机,航母会被击垮而幸免于难的可能性极小。”
因此,人们怀疑,一旦进入狭窄海域或者是浅水水域,不可一世的航母或许会成为一只纸老虎。
海军新型攻击型核潜艇(龙运河 摄)
两弹一星与航空母舰
针对我国的情况,一位海军军官对航空母舰的比喻很有意思,他说:“现在,很多单位的大门口都有门卫,大部分门卫并没有武器,少数门卫带着一根电警棍,最了不起的,配一把手枪。为什么不给门卫配一门无后座力炮或者是自行火炮呢?谁都知道自行火炮的威力巨大,一个基数的炮火能打得正负一公里之内一片火海。但是一个单位的门卫不需要自行火炮,对于他来说,电警棍和手枪更有用。同样,执行近海防御战略的海军不需要航空母舰。”
他说:“根据我国政府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用于本国近海战略防御的方针,近海范围内,中国海军可能需要面对的热点主要东南沿海和南沙群岛,从战术上讲,这些地方都在我空军的作战半径内,要夺取这些地方的制空权并实施空中打击,完全用不着航空母舰。中国海军如果只是进行第一岛链内防御的话,根本不需要航空母舰。前年,泰国从西班牙订购的轻型航空母舰“皇家公主”号下水服役。在其他东盟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应:“你要航母干吗?”
“建造或者不建造航母,我不敢说这样的话。”一位海军战略专家在谈到中国海军是否应该发展航母时异常谨慎,他说:“是不是建造航母,取决于国家的海军战略,而海军战略要服从国家整个的军事战略和发展战略。从海权理论的发展看,21世纪的海权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利用或者是控制海洋,海洋自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海洋事务的基本行为准则,靠武力取得海洋控制权越来越不现实。美国拥有的航母战斗群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但是美国人在70年代就意识到,除非是在广义上,否则按某一方的意志长期控制海洋而完全排除敌方使用海洋,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同时,即使我们真的决定大力加强海上力量,还存在航空母舰是不是过时的问题。因为航空母舰绝对不是一件终极武器,它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的主要作战平台已经有半个世纪了,虽然空中打击依然是局部战争的首选手段,但是导弹技术的发展对这种靠近去打的战术提出了质疑。至于取代航母的下一个海上主要作战平台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但这位战略专家同时也认为:“建造航母对于海军的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对于国家的意义两弹一星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那么现代化的航空母舰就是海军大国的标志。中国并没有威胁要使用核武器去袭击某个国家,但它对中国国家安全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一支强大的海军,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是显示国家尊严的强有力的战略工具。”
我们不知道,仅仅作为海军大国的标志和显示国家尊严的一种工具,中国会不会造航空母舰。
世界各国拥有的航母及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