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与欲望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在广州一栋写字楼22层的一间办公室,有一块与墙一般高的荣誉牌,没有人知道荣誉牌的后面是窗户。在由警察监视居住期间,房间的主人挖开了荣誉牌,打开钢化玻璃窗,爬进隔壁房间与秘书和司机汇合。事前他们已经准备了木箱,他躺在里面,由秘书和司机把他推出戒备森严的写字楼,逃之夭夭。

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写在报纸上,一年前热衷于庄园投资的“庄园主”们很难想到卖给他们庄园的态度坦诚的老板有如此奇妙的心机。案件的主人公廖锋,是港资的世界商务中心集团广州的总经理,1997年底到1998年庄园开发热中曾经在广州同时推出3个大型庄园项目。时隔仅仅一年,这一允诺给投资者提供数十倍利润的农业投资开发项目就落得这样的下场,真令人目瞪口呆。

但想来也不奇怪,只要想一想满街巷贩卖荔枝的小贩的情景,就完全可以预测到庄园开发者的窘境。开发者许愿给投资者动辄几百万的回报,前提之一就是龙眼必须卖到每斤10元。而1999年,与龙眼非常相似的热带水果荔枝的价格却由往年的每斤15到20元一下子跌到6元,最便宜的时候甚至3元。若再把批零差价与运输保存等费用减出去,果农得到的收入将非常有限。

很多投资者并没有识破这个骗局,为什么呢,他们没有把庄园开发与自己身边的投资联系起来,他们知道自己赚钱不容易,却忘记了别人赚钱同样不容易。

龙眼的价格使我们产生了一个欲望,即假设在国内存在着这样一个龙眼交易的大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多不胜数的龙眼提供者,同时也聚集着无数个买家,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控制市场的价格,也不会因其非常规的行为引起市场的波动。在这个市场上,卖者的成本都是一样的,买者也遵循尽量便宜的原则。在这个市场上,任何一个个体都是渺小的,任何想以计谋赢得市场的招数都会招致失败,你想提高价格,就会招致失败,没有人会前来购买,你想压价出售,你就会无利可图。

我们自然可以把这个市场推而广之,实际上,全社会的商品生产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近乎理想状态的平衡,各行各业,如果不是凭借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品牌效应等方式,都将取得大致相等的利润。至少,大多数企业都在一个水平上,它们的利润率将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非常接近。如果没有垄断可言,短期的高额回报很快会被争相效法的跟进者抹平。

想明白了这一点,投资者的心机至少就能和那个从22层楼上逃跑的老板打个平手了。这是大智慧的力量。同样,这个道理可以用到证券分析上。在一家上市公司的分析报告中,这家以农产品为主业的公司是这样解释它超常规的利润增长点的,公司目前放养的一种鸭子,将给投资者以难以想象的回报,所谓“一只鸭子一年的利润相当于两台彩电”,这种鸭子不喂复合饲料,散养在湖里吃小鱼吃草根。一年一只鸭子产蛋300多个,加工成咸鸭蛋,每个可以卖0.60元。这些咸鸭蛋蛋清不咸,蛋黄有油,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的400万只鸭子,一年就将换回8亿元的收入。而且是没有成本的收入。

可惜,这家公司没有把自己的鸭子说成是转基因的品种,否则,也像高科技产品转基因牛一样,一条即使值不了1000万美元,只值10万美元,400万只鸭子也快够买下一个小国家了。但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如果真能产生这样的局面,我们不妨问一问,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为什么农民们不一股脑地去养鸭子,而冒了在火车上被闷死,到血汗工厂被轧断手的危险南下打工。如果这种养鸭的技术是公司的专利,在说服投资者之前,公司应该澄清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这种养鸭的技术还处于保密阶段,农民们不可能效仿,公司将吃一段时间的独食。但事实是,公司遵循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式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民们不可能不知道有这样一种产金蛋的鸭子。

一个传统的行业,一个拥挤不堪的市场很像我们举的完全市场的例子。在那里,一切都是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经营比较好的企业,会像邯郸钢铁那样想出节省成本的着数,但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平稳发展状态,指望从中获得暴利绝非易事。

荔枝与欲望0

下一篇: 生活圆桌(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