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9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靳之善 白凤岚 吴意 楼毅 李小娟)

读者来信(92)0

不要怪我小老百姓崇洋媚外

浙江电视台卫视周末版有一个叫《商城实验室》的栏目。最近,他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测试:随机找了6只市内普通电话、6只中国电信的移动电话和3只中国联通的移动电话来做电信计费是否准确的实验。按照电信部门公布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时段,实验者分别拨打一定数量的市内电话,记录在案后与电信部门提供的收费凭单核对。结果不出所料,6个市内电话有3个计费不对;6只电信移动电话有1个不对;联通的则3个中有1个不对。不用我说你也猜得到:都是多收,而没有一个是少收!顺便提一句,上个月,杭州有5名电信用户状告电信局,要求电信局提供市话的明细账单。电信局在承认用户要求合理的情况下,却认为电信局目前无法做到,并且,做不到也是合理的。法院还没判决。我想,法院是不可能判消费者胜诉的。退一步说,就算消费者胜诉了,那又怎样,就不给你打账单!就算给你打了,那又怎样,你拿得出证据吗?除非你每打一个电话都记录下通话时间,都有公证人员在场!否则,它来个死不认账,你又能奈他何?

1996年和今年,我两次搬家,两次移机,都看到了相同的一幕:架线工爬上高高的电杆,接到了传呼,随手拉一根线接上就打起了电话。当然,最后付费的是谁你就甭管了。和前几年相比,电信大哥还是有些进步的,上次到我家是用脚“敲门”的,这次改成用手敲了。

中午看“新闻30分”,说北京电信移动电话由于打明细单不能收费了,要打印的人多了,就把好些营业点的此项服务取消了。看了记者打电话到电信公司市场部询问的时候那位接电话的先生蛮横的态度,你绝对不会想到这还是一家企业。不过我劝你不要生气。生气又能把他怎么样?他的收入说不定比你我还高。

我一点也不指望联通。为了入网,我两次到联通的营业厅咨询,却发现服务也不过如此。考虑再三,我决定,既然都是受气,干脆就受大的,我还是入了电信网。至少,柜台小姐的笑容倒是比联通小姐灿烂。

我也不指望信息产业部。听听那几个官员讲的话,看看他们对IP电话的态度,再看看3月1日所谓的电信降价方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就该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

都说外资电信公司是“狼”,我们要保护民族工业,可我想,如果我们要保护的是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那就不要怪我小老百姓崇洋媚外了。哪怕手机销号要让我从楼下到楼上跑几趟,还要受人训斥;哪怕停了机照样还要收我的钱;哪怕销号还要再收我的钱,我都会义无返顾地投入“狼”的怀抱。只要他让我感到这世界还有理可说!

浙江省杭州市青园小区 郭剑  

令人悲喜交加的审计监督

6月26日上午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审计署列举出了中央各有关部门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局系统、海关系统、中央国库、水利部、公安、铁道、邮电、粮食系统及被审计的部分国有企业(含证券公司)等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大的经济违法犯罪现象。审计国务院53个部门和直属单位时查出违法违规金额高达164.05亿元。部分媒体随后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自审计署成立以来,在公开报道中,老百姓第一次享有了对中央政府机构资金运作较详实的知情权。这是中国政府改革过程中取得的一次开创性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据说报告一结束,人大常委会上就响起了并不多见的热烈掌声。

审计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是不是只有在过去的一年中才会出现?如果以前已存在,那么以前是否被审计检查出来?如果早有审计检查结果,那么为什么不进行公开曝光处理?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如实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这是政府的觉悟还是人民的呼声?人们对审计机关的工作给予肯定,但审计系统能否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发现只是起点,出现问题的病根何在?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制度保证?……这一问题留下的思考空间太多,排除良心和道义,至少每一个纳税人都有权对此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曾经在审计系统工作过的人,笔者有一些切身体验。审计机关能够对同级财政等单位进行如此详细全面的审计调查,得到上级部门同意并将审计结果公开,这不仅反映出上级领导的胆识、勇气和魄力,也反映了审计部门克服各种压力阻力的艰辛。

不过,审计机关对同级政府部门的监督会始终有效吗?政府审计能有效监管庞大的国有经济吗?前些日子曾经听一位在财政部门工作的先生说,“现在的审计部门比以前雄多了,不过,还是能够被‘搞定’的”。

北京大学 白凤岚  

18岁以下不许夜不归宿

最近,我看见报纸上有一则报道,说中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预防犯罪法,在该法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被明确规定为不良行为,将不被允许,理由是这种行为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或者是成为犯罪活动的受害人。

预防犯罪是每个中国人都希望做的,保护未成年人当然也是一件好事,但我却对这项法律是不是能够得到彻底地执行十分怀疑,而一部法律,如果不能采取强制措施保证它的严肃性,那么这部法律除了能为我们国家增添一个“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活案例之外,其他的用途也就十分有限了。

这部法律还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这是一项好规定,却也可能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料。

北京 吴意  

学历问题

这几天的电视台里报道说公安机关捣毁了几个制售假文凭的窝点,并且说要长抓不懈,坚持下去。

我一直觉得这些卖假文凭的人与某些外科大夫一样——那些替人修补处女膜的大夫。可笑的是人们对于文凭与对处女膜的态度是一样的:没什么用,但一定要有。更可笑的是这么一个问题竟引起了那么多的社会问题:那些颁发真文凭、挣得真文凭的单位和个人唯恐自己的价值贬值,就与那失去了贞操的人一样。

我觉得上海电视大学最近提出的做法还不错:免试入学宽进严出。

我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给更多的人以上大学的权利,电视大学当然有这个条件。免试入学就免去了人为制造三六九等造成的不公平。我想“电大”能因此多赚钱,那就看学生愿不愿掏了。

至于是否有人贩卖上海电大的文凭,那就要看它的严出的质量如何了。反正我觉得那些名列假文凭售价前列的大学校长应该高兴才对,这个价格标得一点都不比什么重点非重点来得虚假。

北京魏公村 楼毅  

别当我们是弱智

一日与朋友聚餐,举杯之时电视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则妇女卫生巾广告,所谈内容之详细令我和在座的几位男、女朋友面红耳赤,怀疑自己是否在收看色情节目。大喊“恶心”之余,最终还是禁不住气愤起来。

我们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与亲朋好友甚至上司、同事同处一室观看电视节目时被其间“勇敢无畏”、不厌其烦的卫生巾广告搞得不知所措。

面对日益放肆的卫生巾广告,下至刚步入成熟的少女上至七旬老妇,大多数的人感到的是“羞辱与反感”。一位中年妇女曾气愤地说:“我真不知现在还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公开?人们越来越寡廉鲜耻。”一位18岁的女孩说,与别人一起看到这样的镜头时她会极力去换频道。如果广告没什么,又怎会让人东掖西藏很是觉得不光彩?

不是说我们保守到要坚决反对任何卫生巾广告。于今天我们尚还有血有肉之际,将女人贴身的秘密摆在大庭广众之下广而告之,并非善意之举!

北京市卷烟销售公司 李小娟   电信审计质量

上一篇: 生活圆桌(92)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