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东西”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网上的“东西”0

无你是否作好准备,信息电器都将为你设计一种崭新的生活

信息电器革命开始了,它的目标是把普通百姓带入网络时代

信息业似乎永远处在某种边缘或是临界点上,通常是下一场革命的边缘;要么,你就得用另一个已经让人感到厌烦的词——“范式的转移”来形容它的变迁。新的信息电器浪潮也难逃此劫。例如,“微软”为它的“维纳斯计划”——所谓“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大众化数字生活的信息家电解决方案”——所制订的白皮书中这样写道:“PC革命格局已定。但计算机微型化、专用化及3C(计算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消费Consumer)融合汇聚所带来的信息家电革命刚刚拉开序幕。”

抛开“革命”这个词(它使用得太滥了,套用一种后现代说法,已成了“失去质量的符号”),我们的确可以看到,一场激烈的信息电器竞赛正在进行,目标是创造出像电视一样简单、但能即刻与数字世界相联的电子装置。软件、硬件、工业设计、语言学和认知科学领域最出色的人才都投入了这场竞赛,他们所研究的装置将使大量信息的传送成为可能,并且使用起来就像按下微波炉的一个按钮或者从钱包里取出一张信用卡一样简单。成群的工程师们在忙于开发全新的产品——从手表式数据电话到便携的无线网络漫游器。

个人计算机的保险阀将被打破,因为信息电器会把一种以非个人计算机形式出现的技术引入家庭。今天的信息电器——个人计算机——已通过Internet和商业联机服务把超过1亿人带进了电脑化空间,但是个人计算机不大可能为所有人铺设上网之路。由于个人计算机价格高昂而且复杂程度高,它只对年纪较轻、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中上层人士有吸引力。信息电器的优势正在这里:它可以说服那些恐惧计算机的人与网络结缘,而惟有成功地把成千上万的观众吸引到网上,许多原本虚无缥缈的Internet商业计划才会变得大有意义。

由于机会巨大,从硅谷到亚洲的家用电器帝国正在投资数以亿计的美元设计信息电器。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03年信息电器销售会超过PC机数量。10年以后,信息电器的数量会超过PC机的10倍。

可以上网冲浪的电视机、智能电话、掌上电脑……这些信息电器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悄无声息地工作,互相交流并与人类交流

网上的“东西”1

帝盟多媒体公司的MP3播放器

网上的“东西”2

Fitch的声控PDA

理想的信息电器什么样?它的形式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些只是在我们现有的装置上稍作改动:可以上网冲浪的电视机、智能电话、与网络相联的游戏机,等等。另外一些将极具未来风格。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说,它甚至会跑进麦片盒里。

举几个例子。“微软”与著名的音响生产厂商Clarion合作推出了车载PC,以WindowsCE作为操作系统。原来仪表板上放置收音机的地方现在放上了PC;它没有键盘和鼠标,可以进行简单的语音识别,比如说,通过说话控制车上的音响设备。一个电子声音还可以给出高速公路上的方向。红外线的数据端口允许它同一台掌上电脑交换信息,加上一个无线的调频接收器,车主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PC朗读发给他的电子邮件。

上面提到的掌上电脑,大小如成年人的手掌一般,你可以在友好的操作界面上起草自己的备忘录、编写电子表格以及保存各种日常信息。此外,它还具有强大的通讯功能,可以发送传真,收发电子邮件,甚至上网浏览。它还可以通过远红外无线传输实现不同品牌掌上电脑间的数据交换,更重要的是它与台式电脑之间可以连通,具有兼容性,能够迅速实现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掌上电脑主要通过笔或点击一个软键盘进行输入;还有一种手持电脑,体积略大一些,外型和功能已经接近于亚笔记本电脑,通过键盘进行输入。在掌上电脑和手持电脑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系统,一个是“微软”的Windows CE,另一个是3Com公司的Palm OS。今年,我们有望看到重量更轻、功能更强,而且具有更清晰屏幕的袖珍电脑。例如,3Com出品的风行一时的Palm掌上电脑一直是单色的,据传下个版本将提供彩色屏幕,而厚度只有前一版的1/3。

想在卫生间里或花园中浏览你喜爱的网站吗?国家半导体公司刚刚推出了WebPAD——一种手持无线上网设备。它的惟一功能就是上网,正因为这一特点,它被做得非常精巧简洁,重约3磅,像一张纸一般大小——当然比纸要厚得多。它采用了Cyrix MediaGX处理器,可以选用QNX 和Windows CE等多种操作系统。基于它的无线设计,用户四处走动亦可随时上网,就像使用移动电话一样方便。你不必再受台式机繁琐的连线、漫长的启动等问题困扰,也不像用掌上电脑浏览网页一样只能获取简单的文字信息,你可以躺在阳台的折椅上,在微风中慢慢体会上网的乐趣。这将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浏览体验。

而人们观看电视的方式也会因信息电器的出现发生改变。美国两家互动式电视公司Replay Networks和TiVo在1998年圣诞节开始试验推行一种能够把预选的电视节目以数字形式加以存储的装置。

想象一下,你出差一周后回到家中,能够观看到一周内该装置根据你开设的节目单为你存储的内容。两家公司的产品现在能分别录制20小时和28小时的节目,足够你看一气的。并且,两家公司还在努力赋予上述装置以更多的智能。例如,通过编程指示,该装置可以录入《X档案》的每一集,如果你恰巧是个《X档案》迷的话。这样你可以在任何你感觉方便的时候观看它们,甚至可以快进躲过插播的广告,或者通过回放对某些片段细细品味。这种装置还将能够做到根据你观看的内容向你推荐你可能会感兴趣的东西。

另一方面,诺基亚、摩托罗拉及其他一些电话制造商认识到,由于电脑使用广泛而且操作简单,它很可能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信息电器。这样,智能电话应运而生了。

用高技术改装后,电话可以成为一种精密的智能电子装置,可用它发送电子邮件,进行电子购物和金融交易,从电脑网络中调看信息,当然还可通话。加上所有这些功能后,成本也只有250~300美元。智能电话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可直接使用而用不着特殊培训,它看起来和用起来都像是普通电话。尽管与个人计算机相比,它的功能还是简单了一些,不便于存储多媒体资料,但专家认为,在未来5年时间内,大多数顾客还是愿意使用智能电话。

最终,信息电器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悄无声息地工作,使我们觉察不到它的存在。自60年代以来,使计算机“隐藏”起来并且能像电脑一样毫不费力地使用一直是科学家们追求的目标。这听上去简单,实现起来却极为困难。

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科学家们正忙着打造“会思考的东西”(things that think),让日常物品——比如说咖啡壶和门把手——也能够互相交流并同人类交流。实验室主任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有一个著名的预言:在5年之内,网上的“东西”将多于网民。“人们往往只考虑到上网的人数,却没有想到一些‘东西’上网,这里所说的‘东西’不是指计算机,而是指家用电器、温度计、烤面包机等。”

10年之后,我们要打交道的可能不是计算机,而是家用电器之类的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将通过网络获得智能,而且它们之间将相互联结在一起。

“PC不败”的神话正在被打破,在新的主战场上,PC制造商和家用电器商谁将更胜一筹?

由此,新兴的信息电器的突出特点将是它们彼此通讯联络的能力。毫无疑问,是Internet及其简单易用的万维网使信息电器的时机成熟了。今天人们追求的不是复杂的计算,而是搜集和分享现有的数据。成千上万在从前对PC没有兴趣或不需要PC的人,现在依靠各种各样的装置获取信息。如同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所指出的:“易使用的信息电器将是(信息高速公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在紧接着的几年中,能变换不同形式、以不同速度通信的数字设备会大量增加。”

当个人计算机制造商们眼看网络电视、智能电话和掌上电脑竞相涌现,欲成为下一个重要的信息装置时,他们也许没有感到太大的技术威胁。个人计算机不会消亡,不仅是由于它的强大动力——其市场已达到每年近亿台,更是因为它早经证明的超强适应能力。毕竟,在仅仅10年多的时间里,它已从一个显示绿色数字和文本的沉闷无趣的盒子演变成了多媒体奇迹。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可以沉湎于“PC不败”的神话。正如IDC 报告指出的那样,任何PC生产商都要“研究进入新市场的策略,不然就会全军覆没”。

所以,你才能够听到NC(网络电脑)的概念(尽管这一概念从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死亡),XC(专用电脑)的概念(指未来个人计算机将演化为满足家庭各种不同用途的产品),乃至于中国个人计算机业的领袖之一、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杨元庆力推的“功能电脑”的概念。盖茨也承认:“要使PC变得像信息电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个人计算机制造商们必须确保自己拥有和信息电器相适应的面向消费者的设计。

随着信息电器竞争的展开,家用电器大公司会表现出计算机厂商所没有的重要优势。它们拥有在起居室里受欢迎的各种牌子的产品,知道如何营销功能单一的装置,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总是很重视消费者使用它们产品的体验。个人计算机厂商刚刚认识到这一点。提出“XC”概念的台湾宏碁公司董事长施振荣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在软件或技术方面的更多突破,我们需要的是在商业哲学方面的突破。”而且,家用电器制造商在市场上的生存力极强。它们已学会在饱和的电视机和录像机市场上生存,在紧要关头,它们能够一连好几年忍受销售增长的停滞和亏损。PC 制造商有这么好的耐力吗?

为使Internet成为大众乐园,软件开发商也在展开一场竞赛

PC制造商和家用电器大公司角逐的是硬件市场,但无论信息电器采取什么形式,决定其成败命运的都是软件。尽管万维网浏览器成功地掩盖了计算机的复杂性,并使得搜寻网络内容成为轻而易举之事,软件仍需进一步提高。

网上的“东西”3

Palm V型掌上电脑

在信息电器赖以运行的软件领域,太阳微系统公司和微软公司已摆开了厮杀的架式。太阳公司计划使Java成为所有信息电器使用的语言——从Java汽车到Java首饰。尽管太阳公司的基本业务是计算机——而且是大型计算机,但它的未来很有可能取决于Java能否成功地成为控制新一代智能型家用设备的软件。

通用汽车公司属下的Delphi汽车系统公司计划为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以Java 技术为基础的系统,使汽车具有诸如声控电子邮件、声控驾驶之类的性能。达拉斯半导体公司则正在制造一种新式戒指,这种戒指内含以Java语言编码的芯片,用它充当进入旅馆房间的钥匙或在公用电话亭中发电子邮件,可以达到更安全可靠的目的。这些都表明,家用电子产品是太阳公司潜在的一个巨大市场。太阳公司不打算自己生产这些产品,但运用Java技术的产品销售量可能数以百万计。厂家每出售一台产品,太阳公司可得到一或两美元的专利权税,同时,每年还能向厂家收取30万美元的特许使用费和维护费,合计起来可能会有高利润率的巨额收入。更有利的是,所有那些联网产品还需要有运行速度快的计算机在幕后提供支持才能工作,而这正为太阳公司的大型计算机提供了用武之地。

然而,太阳公司为实现Java构想所走的每一步都遇到了“微软”的对抗。“微软”开发了用于家用设备的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CE(CE的意思就是消费电子),它正在为这种软件成为非PC 智能装置及其他所谓“嵌入式”设备(指由软件在幕后控制的设备)的标准而努力。

这堪称“微软”的“另一扇窗”。凭借相同的程序界面架构、相同的开发经验和相同的开发工具,“微软”利用台式机操作系统盟主的优势,以Windows CE强力进军消费类电子与嵌入式系统的市场。目前,“微软”已赢得几笔引人注目的生意,例如“卡西欧”、“康柏”及其他公司生产的掌上电脑,世嘉公司的游戏机,以及有线电视业巨头TCI公司计划于1999年中期开始装设的置顶盒。“微软”不但要继续统治PC 王国,而且还想占领刚刚展现出来的无限广阔的非PC疆土。

不论鹿死谁手,创造新一轮的网络用软件和服务的竞争已经开始。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实验室中,编程员们正在忙于开发“代理人”软件。此类程序将管理我们的所有电子信函,甚至可能替我们作出日常决定。它可以观察并学习用户的行为、提出建议,甚至在电子市场上讨价还价,它可以执行在万维网中搜索新闻、股票价格或其他数据的任务,你因此不必再在网上浪费时间。

提供友好的软件界面是使电脑化空间对大众更富吸引力的另一方法。目前流行的是图形用户界面,但随着程序的大量涌现,文件的不断增多,若仍然采用直观摆放的方法,就成了一团乱麻。而对信息电器而言,乱麻便是末日。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三维设计,把抽象的电子信息立体化,找东西的时候不必查看文件列表,只要去浏览书架或打开一扇门就行了。Excite公司已经开发出了一种三维的网络搜索引擎。

网上的“东西”4

半透明的苹果电脑iMac

网上的“东西”5

高通pdQ智能移动电话

网上的“东西”6

康柏生产的最时髦的台式电脑

网上的“东西”7

智能吸尘器

网上的“东西”8

Clarion的声控车载计算机

网上的“东西”9

索尼的机器宠物

网上的“东西”10

创通公司的PC-DVD可写式驱动器

网上的“东西”11

松下的袖珍DVD放像机

网上的“东西”12

奥林巴斯的眼镜显示器

网上的“东西”13

柯达的数字相机

网上的“东西”14

E Ink的电子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