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威胁》:神话的诞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等待……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威胁》将在今年夏初进入亚洲和拉美市,夏秋之交进入欧洲,然而不少影迷已经买了飞往美国的机票,以赶上5月19日的首映。这些好动的年轻人各有绝招,有人仿制电影中的各式武器,有人计划扮成武士去看电影,有人要在仿造的帝国巡洋舰上开派对;更有好事者组织了前三部《星》片的演员(当然不是主角)——在首映当日,你花上100美元,就可以由这些演员中的一位相伴,走出高级轿车,踏上红地毯,由“帝国卫队”护送进入影院……美国《新闻周刊》早在3月初就以一篇5页的长文《等待星球大战》,报道了这些影迷。

很难说清这些观众是在赶时髦还是在怀旧。1997年1月底,在《星球大战》问世20周年之际,卢卡斯发行了这个三部曲的修改版,增加4分钟的数字化特技镜头和一批活蹦乱跳的新生物(比如绑架了哈里森·福特的甲巴大虫)。结果在一个月之内,票房就超过了1亿美元。

去年11月,影迷们花全额票价去影院看《幽灵威胁》的两分钟预告片,今年3月12日,当卢卡斯在互联网上推出《幽》的第二部预告片时,竟引来1000多万网友。而很多大制片公司,不得不早在去年底,就开始争取让自己的大片避开《幽灵威胁》的档期。

现在,有关新《星球大战》的网址很多,其中有“官方”网址www.starwars.com,前影迷网址www.jedinet.com和目前最大的的影迷网址www.theforce.net等等。随便打开www.jedinet.com,你就可以得到精美图片和详尽的场景描述,甚至会有一些对话。事实上,关于影片介绍的大部分材料,都是来自互联网上的影迷。这些网虫通过各种途径来“窃取”和传播资讯(当然,有的间谍可能来自公司内部),而相当多的资料是他们杜撰出来的。日前,卢卡斯通过电影杂志《首映》,花了若干页篇幅来矫正视听。

《星球大战》的超级影迷们并不都是“一根筋”的那种人。“《星球大战》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整个文化”,一位澳大利亚网民说。还有一个美国青年,到现在一共看了200多遍《星球大战》系列。他在1977年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只有7岁,当时他的父母正开始闹离婚,“卢卡斯创造了一个我可以躲进去的世界”。

《幽灵威胁》:神话的诞生0

这些人从19岁到33岁不等,当然是卢卡斯的影迷,还是Jedinet Theforce.net等重要网站的站主或技术专家  

……什么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银河系……”当影院灯光暗下来,当卢卡斯电影公司的标志隐去,你会重新看到这熟悉的字眼。正处在共和时期的纳布星球受到了“贸易联邦”的进攻。两名武士,奎依(利安·尼森饰)和奥比(伊万·麦克格雷戈饰)受命前去解围。在倒霉蛋甲甲(完全由电脑生成)的帮助下,他们救出了纳布女王阿米达拉(纳塔莉·褒曼饰),带她前往大共和国的首都——克鲁斯康星球。

机械故障使他们降落在塔图因星。在这个沙暴肆虐的地方,奎依向怪物瓦图购买飞行器。瓦图有个年幼的奴隶安纳金,聪颖早慧,奎依感到他身上有一种超凡的能量,便与瓦图打赌,如果瓦图输了,必须让安纳金获得自由——安纳金注定将成长为一名武士。接着,他们遇到了追踪而来的恶魔达茨·摩尔,一番激战,终于敌不过达茨·摩尔那把锋利无比的激光剑,只好逃往克鲁斯康……

《幽灵威胁》:神话的诞生1

《幽灵威胁》:神话的诞生2

安纳金的主人瓦图,脾气暴躁

《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将追述黑暗帝国的由来——天行者路克的父辈们的故事,后两部预计会在2002年、2005年公映。《前传1:幽灵威胁》仍将由老卢卡斯执导,其纯熟的技巧,大部分可以追溯到原三部曲,甚至《美国风情画》、他的第一部长故事片《THX1138》(1969年)。人物角色:有才华却遭放逐的男主人公、比他地位高却不比他聪明的女主人公、神秘的向导、强大的敌人及插科打诨的配角。有寻找,有欺骗,有让人灵魂出窍的光彩瞬间,当然还有很多战争场面。

然而无论是网虫们觊觎已久的剧本,还是那如同鱼饵一样的几分钟片断,都使人感受到一些新的东西。像枝形吊灯一样闪闪发光的水下金城,神秘幽远的克鲁斯康星,还有一个完全由电脑生成的蛙孩甲甲(Jar Jar,第三号人物,拥有600个镜头),他既讨人嫌又招人爱,满口糊里糊涂的语言夹杂着英语。

学会识别“绝不可能”与“前所未有”的过程

也许有的观众会对此失望,但据看过完成片的斯皮尔伯格说,“噢,天!你的下巴会有一个星期合不拢!”

卢卡斯为此付出了4年半时间和1.25亿美元投资。甚至在3月12日,当《幽灵威胁》的第二个预告片已经在影院放映时,卢卡斯和他的公司仍在赶制繁杂的战争镜头。

《幽灵威胁》:神话的诞生3

壮观的战争场面   

《幽灵威胁》:神话的诞生4

奥比武士(麦克雷戈)落入险境  

1994年11月的一天,卢卡斯把孩子送回学校,返家来到自己的书房,拿出一沓黄色格纸和一盒铅笔,用他最初写《星球大战》的活页夹,开始创作《幽灵威胁》。1996年初,卢卡斯把实业光魔公司的一些主创人员请到自己的天行者农庄,出示了新影片的3500个镜头草图,其中不少大场面包含数千个角色,全部要由电脑生成。这些制作人员完全被吓呆了。

早在1997年夏天,就有两个创作小组开始了先期创作。一个是绘画部门,他们绘制了大约3000幅画面,有卢卡斯所提到的行星、城市、沼泽、怪物以及新的机械化装甲部队;另一个是所谓“动画”部门,他们相当于卢卡斯的百宝箱,要用各种小玩具、机器人儿之类的东西把这部电影先“摆”出来。因为他们的实验,在正式开拍之前,《幽灵威胁》已经有了45分钟的数字化草图。

制作《幽灵威胁》,就是一个学会识别“绝不可能”与“前所未有”的过程。卢卡斯率领他庞大的军团为此片创造了3个电脑生成的新世界,制作了1200套服装,搭建了65个主要场景,创作了140个新的小动物。卢卡斯的实业光魔公司(ILM)是全世界最大的电脑影视特技公司(或者说数字化电影制作公司)。用卢卡斯的话来说:“很久以前,画家画壁画时,必须在颜料干掉以前把一切画完。于是发明了调和油。这就是数字化技术对于电影的作用。”用数字化技术,你可以无限地调整你的画面,直到满意。

最终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画面是用数字技术创作或修饰过的。好莱坞的夏季大片一般有2000个镜头(因为其节奏要比只有700个左右镜头的普通影片快得多),这里边大致会有250个镜头含特技成份。相比之下,《泰坦尼克号》有500个特技镜头,而在《幽灵威胁》的2200个镜头中,只有250个非特技镜头,只有一场戏没有被数字技术“染指”。

《幽灵威胁》:神话的诞生5

纳布星球的蛙脸战士厉兵秣马,准备迎战“贸易联邦”  

卢卡斯为《幽灵威胁》还不能全部数字化制作感到遗憾,他计划在《前传2》付诸实现。使他感到遗憾的还有,只有四家影院可以用全真数字放映机来放映《幽》(数字放映的好处?不会再有可能被磨旧、划伤、有污点的拷贝;而且数字正片也远比化学正片更易调整镜头内部的色彩)。在这位视觉大师的心目中,化学正片的表现力既不准确也不充分,“就像在中世纪工作一样”。

影片中上万个视觉单位,每一个都要经过卢卡斯的首肯。“乔治非常合作”,制片人里克·麦克拉姆说,“但那毕竟是他的语汇,他的世界。”

第二恐怖……你破坏了我们的预算……天灾就是好兆头

为影片构思服装的伊恩·麦凯格是一位儿童读物的插图作者,卢卡斯让他这样设计达茨·摩尔——片中一号反面人物——的服装:“把你童年时最恐怖的梦画出来”。结果这位艺术家画得太可怕了,卢卡斯不得不说:“画第二恐怖的吧。”这部电影同样要吸引女孩子。以女皇阿米达拉的服装为例,这位女主角在她的8场戏里,每次都会换上一件鲜艳夺目的衣服。一件宫廷装花了两个月来制作,它的褶边上嵌了许多小光珠。

实际上卢卡斯等人一直都严格控制着影片的拍摄经费。他们曾到世界上最大的喷气式飞机旧货市场,寻找波音747的发动机,结果找到一架前苏联的军用运输机,通过它他们把很多道具和器材运到了主要外景地突尼斯。还有,在影片的大部分实拍场景中,布景只是高过演员的头部,要在后期制作时用数字技术把布景加高加大。不过——一个小笑话——男主角利安·尼森让他们遇到了麻烦。“我们原计划的布景只有6英尺高,但利安足有6英尺4英寸高”,制片人麦克拉姆说,“他破坏了我们的预算。”

对比在电脑前绞尽脑汁、眼花缭乱的后期制作人员,实际拍摄是另一种苦刑。当1997年夏天在突尼斯沙漠的外景地拍摄时,气温曾高达摄氏60度。演员,对于希区柯克而言是牲口,对于卢卡斯而言则只是一个视觉元素——可想而知他们的状况。女主角纳塔莉·褒曼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要投入数年时间去做这(至少3部)影片。而最苦的是那些电脑生成角色的替身演员,他们要穿着特制的橡皮衣演出(以便将来用电脑生成角色来替换他们的位置)。这一切卢卡斯似乎浑然不觉。他自己始终穿着全身的制服。

卢卡斯并非机器,他只是比任何人都要坚定和乐观罢了。一场暴风雨曾摧毁了他们在突尼斯几乎全部的户外置景,重达3000磅的喷气机引擎被晃荡成片片玩具,服装与假发全部毁掉。制片人麦克拉姆“心都碎了”,而卢卡斯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征兆:20年前,在拍摄第一部《星球大战》时,发生了同样的天灾。

“曾几何时,在你的梦想之中……”

并非所有人都欣赏卢卡斯,他自己说:“批评界认为,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所创作的精良大片只能算是B类影片。他们说《大白鲨》只不过是一部恐怖大片,《星球大战》只是一部科幻大片,我们的电影不如70年代的《驱魔人)、《教父》之类影片伟大。好吧,不过这些影片也是B类影片,《乱世佳人》只不过一出肥皂剧罢了。”

《幽灵威胁》:神话的诞生6

《幽灵威胁》也许真的就像约翰·威廉姆斯(他为四部《星球大战》作配乐)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部好看的周末电影”。然而,做好一部电影可能要花上两年,但却不需要太多神话内涵。——《时代》周刊花了5页篇幅和卢卡斯反反复复谈论其中的宗教旨意。

如果排除通胀因素来计算,美国电影史上(当然也是世界电影史上)哪部影片的票房最高?不是《ET外星人》和《侏罗纪公园》,甚至不是《泰坦尼克号》,而是《音乐之声》。套用刚才卢卡斯的说法,那不过是一部肥皂歌舞片。而卢卡斯则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奇迹——《星球大战》从始至终保持了它的吸引力。尤其是,今天的儿童观看《幽灵威胁》时的年龄,正是他们的父母第一次看到《星球大战》时的年龄,——相隔22年,却同样的疯魔,同样的激动。

制片人麦克拉姆认为他知道《星球大战》成功的秘密,“仅仅是因为这儿有一个,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充满渴望的年龄。故事讲的就是渴望,渴望。我们问自己:‘接下来呢?我能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吗?’有的人梦想成真,有的人期望落空。我们看着天行者安纳金的故事,心中想的是自己,我会不会很幸运?”

16年前,卢卡斯拍摄了《武士归来》作为封笔之作。现在他又杀回来了,他坐在每一个观众身边,面对他们心中那个童年的自我,关掉灯光,开始悄声讲述:“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银河系……”其实是说:“曾几何时,在你的梦想之中……”

上一篇: 等待星球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