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经济话题】1998,人民币不贬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法满 摄)  

在去年底决策层便已向世人做出庄严承诺:1998,人民币不贬值。

但亚洲一些国家金融的持续动荡与大幅贬值冲击着人们的信心。在此情形下,贬值最直接的利益——拉动出口增长便不断被提及。现实的形势似乎也突显出贬值的必要性:进入下半年,距离年初制定的全年出口增长10%的目标日渐遥远。

贬值是否为刺激出口的制胜法宝呢?经济学家指出,这只是措施之一,但未必是最好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明康指出,如果小幅度调整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不起作用。原因是我国的外贸出口中有50%属来料加工,假使人民币汇率下调10%,进口原料的价格上涨将使其中的5%无法发挥实际作用,余下部分还可能被外部的压价所湮没。与贬值相比,采取变相降低出口成本的财政政策,例如出口退税,效果可能更加明显。据测算,出口退税提高8个百分点,相当于人民币贬值16%。另外,汇率并不是影响出口的唯一因素,今年我国出口增幅下降主要是东南亚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能力下降所致。事实上,上述许多国家在货币贬值50%以后,出口状况也未见起色。

在贬值的直接利益不很清晰的形势下,其弊端却是显而易见的。对外,损害国外投资者信心,不利于国际收支的长远平衡。同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产生新一轮竞争性货币贬值,加剧金融危机,并引发贸易摩擦;对内,中国百姓最怕物价飞涨人民币贬值,人们对汇率及货币政策的信心指数下降,造成进一步贬值的强烈预期。

利弊相较,弊多利少。其实,从技术层面讲,我国也不存在人民币贬值的必要。尽管出口受抑制,但对外贸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仍呈现顺差,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今年1~88月,贸易顺差313.8亿美元,前7个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39亿美元。在供求关系上也不存在贬值的理由。实行宏观调控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长到去年的1400亿美元,这还不算国内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持有的外汇。事实上,我国外储仅次子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今年1月5日,人民币汇价收在8.2798元兑1美元;到11月底,美元兑人民币市场加权汇率以8.2782元人民币/美元报价,两相比较,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争论有了以事实为依据的结论。 宏观经济人民币贬值汇率贬值外汇国内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