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经济话题】8%,并不仅仅是速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晓莉)
在3月召开的人代会上,GDP增长8%作为今年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被提出。此后,诸如“保八战役”之类的创新便成为今年的流行词汇。
即使在年初,熟悉宏观经济形势的人也无法对8%的增长保持一份轻松应对的心态。今年的情形是,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和一产二产三产三大产业全都不容乐观。
考虑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决策层把今年的出口增长定为10%,比去年下降一半。一季度净出口值占GDP总量的比例为5.5%,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以后增势逐渐减弱,5月份出现22个月持续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日元贬值有如“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出口在7月略有回升之后,8月份再次下降,9月份出现负增长。出口在今年达到10%的增长已是可望而不可及,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全年负增长。出口一般占到GDP的20%,即出口增长5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今年出口增长若为0,与去年20%的增长速度相比,已把GDP向下拉了4个百分点。去年GDP增长8.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下降就会使今年GDP增幅变为4.8%。
“三驾马车”中的一驾已显露出力不从心之势,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便成为今年经济增长至为关键的一把钥匙。为此,国家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实现从“双紧”向“双松”过渡。
今年1月1日,中央银行取消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3月21日,将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从13%降至8%;4天后,中央银行调低存贷款利率;5月初,中央银行发出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7月1日,存贷款利率又一次被调低;12月7日,在经过各种预期和猜测之后,存贷款利率实现了1996年2月以来的第6次调整。
8月份以前,财政政策保持低调。7月20日,项怀诚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真正的动作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大申请再发1000亿元国债,四大商业银行再提供1000亿元配套贷款,用于六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前年2月第一次降息,使消费倾向在第二季度大幅反弹。可今年二季度M2(现金+储蓄存款)增长率和通胀率却是进一步下降。经济学家刘国光指出,由于机制和市场原因,政策乘数效应变小。企业的投资需求有赖于市场的改善,财政投入转变为市场需求也尚需时日。
前3个季度GDP增长率为7.2%,如此,要达到全年8%的目标,今年最后3个月的增长必须达到10.4%。尽管从10月份开始投资和消费已显现增势,这一速度仍普遍被认为难度颇大。
至此,可以回顾一下8%出台所面临的形势和它要达到的目标。1998年,国际环境、外贸、支柱产业、特区经济、消费市场等几乎所有增长支持因素前景均不乐观。8%就是要抑制住国民经济迅速下滑的势头,以避免从高涨、繁荣逆转为衰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秋季报告指出“8%所要求的宏观经济发展内涵已经基本上实现了”。
毕竟,8%所指并不仅仅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