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麻,开门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珲)
10月22日下午,北京新东方学校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礼堂的报名点里,负责LSAT教课的管卫东遇到了一位应聘教师的美国小伙子,小伙子礼貌、虚心,且漂亮干净得让人喜欢,但是管卫东知道新东方的LSAT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来执教,他说:“LSAT在美国人看来非常容易,因为他没有阅读障碍,但是一个中国学生就会说最难的考试就是LSAT。他去教LSAT,会不懂中国学生的问题在哪。”
“新东方”第一个LSAT考试培训班是今年9月21日由管卫东开始上课的,这不仅是“新东方”,可能对于目前的中国也是第一班。作为美国法学院入学的必需考试,LSAT是中国人出国求学考试中的皇冠。LSAT从1996年进入中国以来,它的难度让大部分人却步。“新东方”的LSAT班只有60来个学生,相较于TOEFL、GRE班动辄500多人的大课堂,LSAT人数虽少,却从今年开始行成了办班的规模,和TOFEL、GRE、GMAT当初的情形一模一样。
“考试确实是一条对大多数人最快捷的途径——当个人对境遇不满的时候,只要全力以赴,用上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就能看到结果,这是比较能够由个人把握的发展道路,年轻人试一试很好。”——新东方副校长王强说。
那一道门的诱惑
9月19日的北京曾出现过中国人出国考试以来最壮观的报名场面。
离报名时间还有31个小时,北京外国语大学GRE报名处就来了第一批守候者,排在第一的清华学生凌晨1点就到了。到19日晚,有近7000名学生拥挤在操场。其实人多和拥挤近两年的报名都有,却从没像这一夜来得这么早。按捺不住的最终是工作人员,他们在夜晚9点便开始叫号。最终有5600人在凌晨2点结束报名,一个7000个报名限额的谣传把这一天闹得沸沸扬扬。
报名现场的风潮在北外校园内外引起议论纷纷。不可否认,这是由一个精英群体构成——近2/3的考生来自以北大、清华为主的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而其中又以理工类尖端技术的专业为众。自去年起,流传于考生中GRE要改为计算机考试的说法就弄得人心慌慌。怕报不上名、怕抢不到一个好的考场号的压力,使得即使凌晨4点爬起来的报名者也只排了个98号。与英语相随一生的76岁著名老教授刘承沛为此大加感慨,“为什么中国人总是这样?!不分需要与否,不管实力如何,跟抢购一般盲从!可惜了这钱,120美金的报名费,扔得这么轻率。”
刘教授语中的轻率并非对出国之心的否定,然而一蹴而就的英语能够加入激烈的竞争他难以相信。事实上,竞争绝不仅限于国内。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许多亚洲国家的经济陷入混乱,与糟糕的经济相对应的,却是持续升温的求学热。对“亚洲价值观”的怀疑致使更多的人涌向西方寻求更好的管理经验,或者以好文凭在外或回来混个好饭碗,而经济低迷也使得因求学两年丧失机会的代价减少了许多。据国际教育机构统计,有26万亚洲学生在北美求学,而又以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居多,尽管读MBA要求条件十分苛刻——需要高额的学费及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经理级人物,但中国大陆申请MBA的增长速度竟位居第一。
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一样反映在国内,出国热潮高居不下。美国驻华大使馆1997年签证12万,其中持因私护照出国的人比1994年增长了4倍,通过F-1留学签证的人虽然仅为其发放比例的百分之一弱,但是今年的7200个发放名额仍比去年高出500多,而预计明年更会达到1万至1.1万人。持续提升的数字直接带动了人们考试出国的热情,这一年以培训考试著名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学员为5万。
谁在抬高考试的门槛
如果是1990年前后,一个中国学生GRE的成绩达到1900分就足以获得全额奖学金。到如今,由于考试能力的提高,中国大陆地区的GRE非要拿到2200分以上才能算高分。水涨船高,一个个TOEFL、GRE考生的奇迹在“新东方”争相传颂。
5年,从一个窄小胡同里起家的“新东方”,不仅培训了10万学员,还有了自己的校舍规模。他们的起家之本,就是对于TOEFL考试答题技巧的把握。他们假设了一种前提:在一个学生英语学习各方面基础都很扎实之上,技巧是能够起到较大作用的。
进入“新东方”课程之前,请做一份试卷,看一下自己TOEFL或GRE的成绩如何。经过两到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再做一份试题,每一个人(当然是下功夫的人)对自己的进步就清楚可见。更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例如TOEFL考试的一道词汇题,当你面对A、B、C、D四个选择,思虑千遍都无从下手时,选最短的那个——这跟美国人说话简洁的习惯有关。此方法屡试不爽,最适宜惜时如金的考试中。而这一方法的提炼,正得益于“新东方”老师们对美国人出题心态、题型的严谨分析和把握之上。美国人万分惊讶,他们竟然遇到了托福考满分的中国学生,而学生正出自“新东方”。
每一个走到“新东方”的人,都会听到一个故事,“新东方”诞生于校长俞敏洪的愤怒。据说俞敏洪考了托福却出国不成,他想既然不让走,那就办一个专门帮助别人考试的学校。对国外信息和考试资料占有的迅速和齐全,是“新东方”的最大优势。俞敏洪和几位同仁依着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并掌握一套熟练的考试应对技巧。时值今日,俞敏洪与他的另外3位伙伴个人资产传奇性地迅速跻身千万,越来越多的考生则从“新东方”渡过了太平洋。
25岁的刘缘在好友出国那天起决心也要做同一件事情。她辞去工作,到“新东方”报了名。进到TOEFL班的第一天,“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的开场白让她热血沸腾。“‘新东方’的老师特别能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确实水平很高,一个单词能讲出一堆东西,让人听得目瞪口呆。”刘缘说。但是自身英语基础的薄弱,使刘缘几乎要打退堂鼓。“刚开始听课的时候,什么都听不懂,旁边又是一群学习机器,弄得自己感觉真丢人,简直就没信心坚持下去。”另一个让她感到难堪的事情是,在培训班里,不要问关于英语的问题。一次课,3个小时的超大容量讲解,飞快的语速,老师只回答关于考题本身的问题——怎么做而非为什么这么做。
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也许是不服输,“‘新东方’的老师都活得特别自信,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而且看着他们你会觉得有了英语就有了一切。”还有号称饭可以不吃、衣服可以不洗、每天300单词不可以不背的疯狂者就在周围,让人觉得做事情应该全力以赴。“我开始背单词记不住,只能记200个,但就得不停地背、快速地背,俞敏洪编的GRE词汇那本书我背到第20遍了,现在能够1小时背1000个单词,可这比那些背字典的人差远了。”“新东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考试人才。刘缘在这个集体中与众多成员互为激励,她用了一年时间,考了两次托福、两次GRE,尽管分数不高,她仍毫不迟疑地开始申请学校,“考试题越出越难,再这么学下去我就得疯了”。
有芝麻就能开门
北京的陈晨原本不打算参加高考,但在家长和老师的坚持下他还是答应了,但是他还是每周抽出3个晚上参加西城区人才学校的TOEFL学习班。他说:“如果(TOEFL)考不下来,就当是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等高考结束后,我还会去参加TOEFL考试,而且GRE的考场上也会有我的拼搏。”
在中学生眼里,参加出国英语考试比高考更容易改变自己的命运。
据管卫东介绍,GRE机考以后,阅题方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考生的答题速度,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答题时间增加而题量减少,“这显然意味着难度的加大。‘新东方’的教学也面临改革以适应新情况。当2000年TOEFL考试也改为机考时,答题技巧能提供的帮助就降低了。”
法律研究生毕业的程江能体会管卫东的意思。因为上过“新东方”的课,他清楚什么是课外功夫,“‘新东方’的考试培训课给你的是一种速成,能让你在短时间内用现有的基础考出更好的成绩。”他于10月26日向北京大学外语考试中心递上了一份LSAT的报名表,此时离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基于对自己英语实力的自信,他并未觉得LSAT高不可攀,“LSAT要求不外是好的逻辑思维,大量的阅读材料和专业词汇,既然不再能靠技巧取胜,也就没有那么多投机者可以跟你竞争了,这种考试倒显得容易了。”
背景资料
LSAT: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为美国法学院入学的必需考试。每年在中国只举行一次,为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美、加为所有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而设置的考试,为申请进入美国各大学读书所必须的成绩参考。在中国每年举行4次考试,分别为4月、8月、10月和12月。2000年全部改为机考。
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美、加各类研究生院(除管理类学院、法学院)入学申请必备的考试成绩,也是获取奖学金的最重要标准。从1999年4月开始在中国实行计算机考试,即可随时报名参加考试。
GMAT:绝大多数美、加工商管理学院的入学必需考试,1998年起为机考。 英语俞敏洪新东方lsat管卫东刘缘gre考试gre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