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体育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项玻)

项玻今年9月,德国斯图加特市中心广场放置了一个巨大的人造水池。这个一人高的水池边簇拥的是一群脸上带着穿刺饰品、身穿肥大的裤子的年轻人。他们在嘈杂的Techno乐声中等待观看一项名为“Ultraball”的项目:一个人坐在直径4米的透明球体里从15米高的平台处滚下,溅落在这个人造水池里。

同一场地上类似疯狂的项目还有很多。有人在从100米高的吊车平台上往地面上架好的尼龙网里跳,这叫“Scad Diving”。还有一对来自戈廷根的情侣把自己面朝下捆在一根40米长的钢索上,像“人形钟摆”一样摆动。至于滑板与滚轴溜冰,在这里只能算司空见惯的点缀。

潮流体育0

在斯图加特举行的这次集会名为“冒险者与运动”。不过它只是10月在法兰克福举办的规模更大的一次集会的预告。法兰克福名为“奇迹世界”的集会占地33.4万平方米,是“潮流体育”(trendsport),也即体育界近年的一次变革的成果的集中展示。

传统体育界的人怀疑这些疯狂的冒险能否称得上“运动”。从事“潮流体育”的人也相信自己是处在与传统健身方式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体育世界中。体操之父扬恩曾经说健身是强化身体与心灵的一种群体性行为,但这种说法似乎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时代。当年德国体育联合会提出的口号是:“在群体中的运动最美”,如今“潮流体育”的爱好者提倡的却是:“走你自己的路。”

所以新一代运动爱好者并不看重集体主义精神、奖牌与纪录。他们的出发点是兴趣和心情,追求的是乐趣而不是汗水。而这一切的核心是寻求个人的价值,其次还有一点感伤的意味——如同汉堡休闲活动研究专家霍斯特·W·奥帕肖斯基所说的:成为“体育中的流浪者”。

因此,如果你喜爱竞赛而又不愿受团队约束,可以参加沙滩排球或街道足球。如果你喜欢与自然对抗的刺激,可以选择漂流或是自由攀登。不过,谁也没有一位名叫约亨·施怀兹的潮流运动爱好者想的那么全面。这位前特技演员相信这些运动是人生的一种艺术修炼。他和120名志同道合者在德国慕尼黑开设了一个协会,组织各项潮流运动活动并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100名潮流运动情报员搜集各种新出现的项目。

搜集到的新项目中包括“Vertibiker”(在架设在汉堡电视塔上的一根特制钢索上骑自行车)、“Hot Rocket”(其实也是“蹦极”,只是更看重反弹达到的高度)与据说适合低幼爱好者参与的“House Running”(在高楼房檐处漫步)。施怀兹自豪地说:“我们为人们提供精神礼品。”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参与使理论学家们也开始考虑把潮流体育独立出传统体育的范畴。更多地把潮流体育另眼相看的是那些看中了它的市场价值的商人。如今在天气适合的日子里每天花费100到160马克玩“蹦极”的德国人已达200人。据估算,在不久的将来,潮流运动界每年的消费能力将达到400亿马克。它将成为继自行车与足球以后最有利可图的运动项目。

潮流体育1

潮流体育2

不过,施怀兹和他的同事们设想的“效益”却有所不同。他们的理想是未来使参与者不必再花费50多马克才能体验一次“Ultraball”,而是将费用完全分担给在场地广告牌上具名的广告商。同时,Porsche、德意志银行和Telekom等公司也不愿失去这样一大批年轻顾客。现在,在康斯坦兹市举行的滚轴溜冰赛上已经出现Sony公司的广告牌;世界水上滑板赛得到了Swatch的赞助;在Benetton的资助下,滚轴溜冰爱好者也已有了除柏油马路外的越野赛的场地。

现在在德国已有1400所小学把滚轴溜冰列为体育课正式内容。潮流运动装置的销售额也即将超越足球与健身两项运动的产品。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从未有哪项运动能像潮流运动这样如此成功而准确地实现从消遣到商业化之间的形象转换。 户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