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的捉迷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任波)
哪有白吃的午餐?
9月的市场冷热交加,有如9月的天气。
关于企业间降价大战的争论逐渐升温,众多行业“自律”、“熄火”的声音愈加强烈。9月9日,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四川长虹电子集团、爱多电器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向全国工商企业发出《制止恶性竞争,规范市场秩序》的呼吁书,倡议企业加强自律行为,自觉制止恶性竞争,标真价,标实价,不参与当前非正常的“价格大战”。
同一天,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部分工业品实行行业自律价的意见》,提出了实行行业自律价的原则,并对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提出了工作要求。行业自律,国家干预,降价风潮自此可望平息。
可是大部分的消费者不免心存疑问:物价不是越便宜越好吗?
“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以低于成本价进行倾销,这从开始的几个企业之间迅速蔓延到整个行业,进而几乎席卷每一个行业。大到汽车,小到方便面,生产企业如此,商业企业也难逃厄运。这种恶性竞争既导致两败俱伤,又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利益,严重干扰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它导致了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企业发展实力严重削弱;商业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基本的合理利润无法保证;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国有资产无法保值增值,假冒伪劣猖獗,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许多企业亏损、停产,甚至破产,大量职工下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沉重负担。”13家企业呼吁书中的这段话也许可以回答消费者的疑问。
经济学家早就提出“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就是说,人们在一处占了便宜,必然要在另一处吃亏。消费者和生产者从来就不是站在价格两边泾渭分明的两群人,人们一方面从便宜的物价中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又在不知不觉中付出代价。即便在具体的购买行为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考虑,消费者付出的商品价格都会和价签上的数字有所差异,像一个小小的捉迷藏游戏。
(娄林伟 摄)
“满意”有价
“假如有一种产品,甲生产它需花费10元成本,乙则需要20元。乙很需要这种产品,如果在外面买不到,他就要自己生产。很显然,乙向甲购买这种产品是很划算的。从社会角度看,乙每向甲购买一单位这种产品,就会节约10元钱。但是,这个交易将以什么价格成交呢?对于甲来说,只要价格高于10元就是有利的;对于乙来说,只要价格低于20元,就会有好处。因此,可能成交的价格在10元和20元之间。然而,具体的价格在这之间的什么地方呢?有人可能认为,应该按产品的成本10元定价。可是,这是不公平的。这次交易使甲、乙两人一共节约了10元钱(20元—10元),为什么要让购买者(乙)独得这份好处呢?因此我们说,合理的价格是落在10元与20元的区间之内,究竟在哪一点,视具体情况而定。或者是,两人中有一个更会讨价还价,或者是乙更急需这种产品,或者是甲的竞争者很多等等。这些因素不是不可以纳入计算的,只不过这些因素都是个别地发生的,其复杂性早已使计算本身变得不‘经济’了。
“‘满意’的意思是,你做成一项交易后不后悔,不感到你不如不作这项交易的好。所以,当你一边对个体摊贩说‘价真高’,一边咬咬牙为你的情人买下一身称心如意的套裙时,你是‘满意’的。”
根据经济学家的解释,“满意”有价,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期望值和公平价格。
等价交易?
逛了3天商场,李涛终于搬回了一个称心如意的便宜热水器。5升的淋浴燃气热水器,市场价一般都不低于760元,而李涛只花了575元,这是打了九五折的价格,除此之外,他还抱回价值100多元的赠品。李涛对朋友说: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这是等价交易。
捡了个大便宜,李涛高兴了几天之后便在报纸上读到这么几行字:“有热水器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四百元的廉价机,确实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产品的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排放量,气密性,水密性等安全指标严重下降,有的企业将燃烧器和水箱的原材料厚度从0.4毫米换成0.3毫米,虽然出厂检测时是合格的,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被烧坏,进而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李涛因此坐立不安,左思右想,终于决定去退货。但他却被商场拒绝了,理由明摆着,这不是假冒伪劣产品。折腾了大半天,白白花了35元打车费。李涛又把热水器搬了回来,可是这一次,他犯愁了——用还是不用呢?
价签无法告诉你
1991年11月初,一些中国经济学家聚在一起开了个小小的庆祝会,庆祝一个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少人颇有“科斯早该得奖”的看法。中国以这种方式庆祝一个美国人获奖,这也许是第一次。他们致信科斯:“我们……聚集一堂,庆祝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应该被授予的人……”
科斯获奖是因为他发现了交易费用如何影响经济。所谓交易费用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所必须的费用,更广义地说,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费用。李涛的打的费当然属于交易费用,除此之外,它还包括搜寻交易对象和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交易中发生纠纷和解决纠纷的费用等等,不胜枚举。
据经济学家介绍,在正统经济学教科书中,交易费用或许多类似交易费用的因素是被一笔抹杀的东西,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它却是普遍存在、无法忽略的因素。
开庆祝会的经济学家们显然认为,对于动辄为盖几个公章就要跑断腿,为一点小事就要请客送礼的中国人而言,科斯的理论实在是太重要了。
(西方 摄)
消费者的价签
减去赠品的价值,李涛起初估算自己的热水器只花了450元。现在他可不这么想了。
电热水壶,电风扇他用不上,赠品搁在家里当摆设,用热水器当然还是花了575元。加上打车费35元,3天半的工资210元,李涛估计这个热水器现在值820元,真没占上便宜。
也许还不只这些。
李涛现在觉得575元买亏了,如果是760元的正常价位,他心里会踏实许多,他现在只能把575元的热水器和760元的比,不满意的情绪损失值多少?155元?575元?这是个很难估算确切的数字,但他已经暗自又把一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加了进去。
而实际上,那个热水器他根本就没敢用。
高高低低的价格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人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民出之”。对价格与人的关系,早在司马迁就已有所认识。我国大规模放开物价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告别了凭票购物,也不再需要为几分钱一斤的大白菜昼夜排队的消费者面对变动的价格多算一笔账。小小的一个更换价签的动作,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利益的重新分配。
光阴的故事
有关专家称,粮食存上3年就一文不值了,因为储存的费用已经等同于粮食的成本,时间再长,还要赔钱。
新酿的酒存上3年就成了陈酒,和新酒相比,它身价倍增。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都能直观地向人们解释: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也是经济学家的话语中心。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在时间价值的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时间概念的关注与马克思不谋而合。贝克尔指出,时间的价值等于个人把某段时间用于工作时,它能为之带来的额外货币收入。
一寸光阴一寸金?人们将可以藉此估算自己一个小时时间的价格。说来也很简单,如果用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呆在家里看电视,损失的工资就是这一个小时的价格。
值钱的收音机
理查德·贝尔巴赫靠修有毛病的收音机发了财。他把它们重新组装,改变其音质,然后抬高它们的价格。后来他放弃了这个买卖,并在无线广播领域创立了一个新品牌,名为“武士道”。但他并没有放弃收音机,他最新的收藏品为1939年造绿色Fada牌,L-56型。
12年前,他准备为他波士顿的早间节目主持人买一件礼物,在洛杉矶的古玩店里他首次遇到以Catalin制成的收音机,并且被它的优雅精细所打动。同样让他感到震惊的是价格。一个保存完好的稀有品种可以卖到1万美元。但他还是被吸引住了。
他开始慢慢地进行收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他的一些早期收藏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错误”。它们不是破损就是掉了旋扭。
现在他的收藏品充斥了他家。每面墙的书架上都摆满不同品牌的收音机,每一品牌还形成了不同的颜色系列,从柠檬黄到大理石褐。
贝尔巴赫最喜爱的是爱默生公司生产的“大教堂”,尤其是1937年造有着光滑的红外壳的那只,现在可以卖到15000美元。对收音机来说,色彩同稀有性同样重要。
6年前,当贝尔巴赫为一只收音机付五六千美元时,他想自己一定是疯了。这两年价格飞涨。尽管他的许多收藏品的市价已3倍于买入价,他还是舍不得出手。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