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稚子》:具有童话色彩的时代电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卞智洪)
《稚子》剧照
1989年,布拉格。中年单身的路克曾是捷克交响乐团的大提琴家,但如今为讨生活,只好和一个苏联女人假结婚来换取一笔钱。不幸对方在拿到捷克签证后,立刻偷渡到西德会见情郎,并留下一个4岁的儿子科利亚(Kolya)。一直不愿被家庭牵绊的路克一夜之间成了科利亚的唯一依靠。这一老一小(路克宁愿说自己是祖父!),语言不通,亲情全无,加上不喜欢对方的国家,但却必须生活在一起。路克的一生从此改变。
影片《稚子》(Kolya)获得了去年美国金球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其导演杨·斯伐洛克(Jan Sverak)是捷克新生代导演中最成功的一位,他的前3部影片在国内总是叫好又叫座。有趣的是,杨的父亲兹登涅克(Zdenek Sverak)是位著名演员,《稚子》既由兹登涅克编剧,又由他主演——就是说,杨看了父亲的剧本,然后指导父亲演戏。
兹登涅克是此片的编剧兼男主角,指导他演戏的却是自己的儿子
这部影片以1989年的东欧剧变为背景,却用极其幽默和温馨的笔触,描述了一份跨越文化、阶级、政治和年龄的人类情感。奥斯卡奖显然喜欢这种“大时代,小人物”式的温情脉脉,然而毕竟,“我们需要一些关于感情和同情心的电影”,兹登涅克说,“我喜欢一个人在各种压力下仍能倾听心中真话。”路克带科利亚去看苏联电影,但影院已散场,科利亚默默无言。路克问售票员:“多少观众可放映一场?”“5个。”“那好。”
《稚子》无疑是近几年来最富有童话色彩的一部时代电影。如果说透过画面我们不能了解到捷克在过去几年中的变化,它的街道换了什么名字,街道上添了多少新车,但我们可以看到那儿的人民,他们的情感和愿望。
6年前,杨·斯伐洛克的处女作,由父亲编剧的《小学》(Elementary School)就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他们以为那会是唯一一次。杨认识一位美国编剧,15次获提名却从未赢过一次。父子俩认为那就是最佳典范,真正获奖并不能说明什么。
真正获奖只是代表好莱坞的诚挚邀请,然而父子俩谢绝了。“现在已经没有政治理由让我离开祖国,而且在欧洲也有拍电影的机会,那为什么还要离开呢?”杨·斯伐洛克说,“而且我相信观众绝对可以百分之百了解我的电影所要传达的信息。” 影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