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心肌梗塞,吃药比手术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熊康)
在给病人约翰·谢尔的心脏做X线检查时,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心脏病学家卡尔·卡施发现,他的冠状血管有一处变窄了。不过,卡施并未决定借助导管把它扩大,而是镇定自若地说:“还是先让血管稳定一段时间比较好。”
医生有意识地放弃手术,这标志着对付心肌梗塞方法上的一个巨大转变。越来越多的论文都在印证一个新的心肌梗塞治疗原理。从根本上看,这个原理要比外科手术的旧方法乐观得多。“我们认识到,血管具有强大的自我康复功能”,卡施说,“现在,是支持和模拟人体自有保护机制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已经有办法让1/3的气管扩张术和分流手术变得多余了”,巴特克罗青根心脏病中心的主治医师赫尔穆特罗斯卡姆说。国际上大量的药品研究论文表明,阿斯匹林、?strogen(存在于妇女卵巢中的一种荷尔蒙)制剂、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药物、维生素E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减少心肌梗塞的发作。
这不光对于以预防为主的健康人是个好消息,对于心脏病人也是如此。“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对于后期动脉硬化病人来说,怎么治都太晚了”,罗斯卡姆批评道。但这类致命的错误观念往往很难根除。其实,许多病人仍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药物治疗摆脱心肌梗塞的危险,药物治疗的效果甚至好于手术治疗。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两个月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在论文中,美国医生以920位患轻微心肌梗塞的病人为试验对象,对两种治疗策略进行了比较。他们对其中一半人利用导管对冠状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对另一半则采用保守疗法,让他们吃药,只有在光吃药不管用时才采用扩张术。4个星期后,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中死亡者达22人,另有25人仍在经受心肌梗塞之苦。相反,药物治疗的病人中死亡的只有9人,还不到前面的一半,另外仅有17人的症状没有减轻。
“我们的试验结果与许多心脏病学家预期的刚好相反”,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威廉·博登说。冷静克制是医生的美德,他们对新观点有所保留自也无可厚非。同样,病人也对药物治疗持抵制态度。前面提到的约翰·谢尔就宁愿马上把血管的狭窄处解决掉,害怕它会导致心肌梗塞。对此医生卡施说:“我们必须花时间对病人解释,让他们知道,我们对心肌梗塞的理解有了改变。”
这方面伦敦大学的病理学家米歇尔·戴维斯功劳不小。他从一些心肌梗塞死亡者身上发现,在致命的血栓中,有4/5血块的位置是在并不狭窄的动脉通道上。为什么会在这些医生容易忽视的位置呢?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对此求根问底,他们至今为止的结论是,心肌梗塞的形成过程呈一种多级模式。
第一阶段开始于病发前几十年,儿童血管中就有少量细胞与脂肪的沉积物存在;此后,不合理的饮食、缺乏运动和抽烟使凝块的数量和体积不断增大;白血球的侵袭使血管壁越来越薄;心脏负担过重会引起血管壁破裂,血液与发炎的脂肪沉积物发生联系;当人体的凝结机制被激起时,几分钟内就会形成大的凝块;抽烟、血液中胆固醇过量会破坏细胞中的荷尔蒙,使血管丧失自动扩张的条件反射功能,这样一来,血管可能会痉挛,甚至几分钟内被凝块彻底堵塞,心肌梗塞就这样发生了。
图宾根大学心脏学家卡尔·卡施
除了抽烟、糖尿病、不运动等为人熟知的致病因素外,科学家还发现,流行性感冒、牙龈发炎也有可能引发心肌梗塞。此外,心理因素也是致病原因,它将是专家们未来一些年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对致病因素的了解越多,对付它的手段就越高明。卡尔·卡施对药物的疗效颇有信心。在他看来,至少有3种高效物质能促进血管的自我保护,这就是β-受体阻滞药、阿斯匹林和胆固醇合成控制剂,其中最后一种效果最佳,它不光能降低胆固醇,还能改善血液脂肪状况,扩张血管,消解凝块和抑制发炎,因而能够抑制心肌梗塞,将其发作时间尽量推迟。试验证明,对于已患心肌梗塞的人来说,这种药剂可使他们再次发病的机率由23%降至16%。
此外,女性荷尔蒙?strogen对心肌梗塞的天然抵制也越来越引起心脏病学家的关注。由于?strogen会刺激子宫癌和乳腺癌的发生,人们便开始对?strogen进行设计,使之抗病功能不减,致病性能消失。有朝一日,男人的心脏也能从这种女性荷尔蒙中受益,同时性欲丝毫不受影响。
当然,最有效的防病方法还是运动。“没有什么比运动更能理想地预防心脏和血液循环疾病了”,科隆体育学院的里夏德·罗斯特说。
约翰·谢尔的生活现在大不一样了,他的饮食有了章法,运动更加积极,还特意养了一只狗陪自己散步,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心脏。提起心脏,他一直对于医生没让自己做手术心存感激。 养生药品心血管病心肌梗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