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舞”文化与幻觉机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芳)

“锐舞”文化与幻觉机器0

向“锐舞”投催泪弹

5月27日夜,法国菲尼斯泰尔省的露天“锐舞(rave)”场。几公里之外你就能听到沉闷有力的音乐节奏,仿佛发自遥远的地心,又仿佛要把一座山峦夯平。掠过长长的车队,来到山间舞场中心地带的上空:平日人迹罕至的地方不知何时变成了Techno音乐和奇妙灯光的天堂,满满的,到处是狂乱的动作和狂喜的表情……乍一看,你猜不出这是疯人院集体放风,还是外星人登陆地球。

警察闻讯赶到现场。根据1996年5月法国内政部长的规定,他们必须“以严厉措施阻止和驱散任何一种形式的锐舞聚会”。警察投掷了催泪弹,舞者以石块还击。冲突的结果是一名舞者跌断了锁骨,数名警察受伤。最后,警察收走了部分音响器材,但这并不妨碍锐舞狂欢继续进行。

“锐舞”的英文本意就是儋妄发狂。它随新的音乐形式Techno一起诞生于90年代初,这种音乐的特点是流动多变,没有流行音乐那种主唱和旋律,常常连内在逻辑也没有。Techno迅速风靡全球,随之而来的新舞蹈和新聚会等一系列状态就被人们统称为“锐舞”。“锐舞”在因特网上的站点很快接近1000个。巴黎去年开辟了一个频道,专门播放锐舞聚会上的Techno音乐,现在它的听众已达23万。社会以“过来人”的心态接受着——或许这就是摇滚和朋克之后的新文化现象吧。

“锐舞”文化与幻觉机器1

锐舞时刻要吃“糖”——近百法郎一粒的毒品  

但是最近,人们开始担心这两样最时髦的东西是不是热过头了,迷乱狂欢发展到了夜以继日再日以继夜的程度,持续四天五天都不间断。期间毒品被惊人地使用。部分国家开始考虑或者实施“镇压”措施,结果“锐舞”聚会更加此起彼伏。

是幻觉机器,还是文化?

许多媒体都派出记者深入现场去探究狂舞的背后。

他们发现,Techno音乐制作人的理想是“建立一种临时自治区”,也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永远充满生机,永远野性十足,但是绝不暴力。他们不相信拯救的预言,他们认为自己的未来就是现在。而“锐舞”一族基本都是18至20岁的大孩子,他们很普通,有中学生、大学生,或者彻底弃了学的学生,也有超市收银员、银行出纳、理发师、学徒工等。

《星期四事件》的记者菲利普在现场的感觉是,对于跟随Techno音乐狂舞的孩子们来说,这些哲学太深奥,“锐舞”不过是制造幻觉的惊人机器罢了。

英国作家伽文·希尔斯和怀特·伯杰·丹尼也持这样的看法。他们去年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迪斯科饼干》,专门描写迪厅爱好者们的生活。诞生于英国、迷倒全世界的Techno和“锐舞”被他们称作“20世纪最后一座乌托邦”。在他们看来,与其说这一代人爱的是这种Techno音乐,不如说他们爱的是那种心醉神迷,爱的是“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

这种“舞文化”无疑是可悲的,丹尼在他的《高潮不保证快乐》一文中写道:“从外面看去,舞场里动感惊人。可人们动的只是身体和背后的毒品。一切都市场化了。”

同样派了记者深入法国“锐舞”现场的《新观察家》杂志报道的立场却完全不同。它撇开孩子们悄悄的昼夜狂舞不论,而是肯定Techno是一种真实的文化,“有自己的美学,自己的艺术家和自己的创造者”。

它的记者弗朗斯瓦·雷那艾尔对电视频频报道“警察驱散地下非法‘锐舞’”很不满。他说:“单从警察镇压的角度评说这种音乐和舞蹈形式,就像单从家具商的角度来看爵士乐一样——借口爵士乐演出现场气氛火爆,热情的观众经常会挤坏几把椅子。”

他还认为,不管从音乐的角度Techno 和rave有无可取之处,孩子们为之疯狂总有肯定的一面。Techno实际上可以说是中产阶级子女的音乐,“锐舞”一族就像是在说:“我们从周一到周六都愿意在你们那个没劲的世界里做个乖小孩,请你们让我们周末的时候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想跳到几点就跳到几点吧。”他们利用一切工具创造音乐的愿望非常强,能够驯服手边的任何新技术,使之生产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加上Techno音乐原先出自黑人迪厅或者同性恋迪厅,所以它的世界一开始就是开放、宽容、反种族主义和反性别歧视的。

所以法国的“锐舞”一族才会有900万之多。当然确实很多“锐舞”少年跳舞时吃“糖”——他们把剂量小、非正式意义上的毒品叫作“糖”。这种东西像简易制作的兴奋剂一样,吃多了必然上瘾,对身体产生很坏影响。这就是“锐舞”被当作幻觉机器镇压的主要原因。

弗朗斯瓦却对警察用催泪弹对付“锐舞”的孩子提出了疑问:“酗酒和车祸造成的疾病和死亡比锐舞场上偶尔的事故多那么多!”

法国民间的反吸毒协会对此已有相应措施。他们在每个锐舞场提供医生允许使用的兴奋药品,同时向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让他们在使用之前就了解药物的副作用;还帮助检测锐舞现场出现的其他土制药品。

青年人对盛大节庆越沉迷,成年人就越不知所以。他们感到这“锐舞”不同寻常。越是不同寻常,越是刺激人们产生欲望去将它阻止和驱散;可是人们也不得不揣度,当锐舞者发起那不同寻常的狂来,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将它阻止和驱散、或者诱导?

“锐舞”文化与幻觉机器2

“我舞蹈成这样不等于我做人不认真”——图卢兹一演唱组KDD的歌词  

“锐舞”一族

90年代初,英国一批音乐家开始在地下悄悄传播他们Tecno音乐。他们总是不停地换地方,所以被人们称为“旅行者”。其中最著名的“陀螺部落(spiral tribe)”开着大卡车,每到一处就在当地举办免费party。

他们1994年登上欧洲大陆在法国举办的第一次免费聚会吸引的锐舞狂是如此之多,以至当他们在疯狂舞动和吸食毒品时,他们的车排出了5公里的长队。率先“锐”起来的这一拨人现在话说当年依旧两眼放光。第二次大型狂欢是在一座小山顶上。那几天呆在这座山的人至今仍然颇为自己骄傲。

一位女发型师说:“往山顶上爬要穿过大片的荆棘丛,我的脸都被划破了。可是在你爬的时候,你知道头顶就是音乐的世界,整座山就在音乐中搏动。刚到上面,就有个小伙子给你递来大麻。你想要的全在那里!”

1997年10月5日,400多人在里卢瓦市一个废弃的工厂里“锐舞”。200多名警察奉命前来将他们驱散。一个星期之后,警察又在巴黎市区奉命驱散另一个锐舞聚会。跳舞的人一面继续,一面跟警察“激战”。冲突从半夜3点持续到早晨7点,结果一名舞者和三个警察受伤。

面对政府“镇压”,锐舞一族中许多人表示要把他们的地下免费聚会坚持办下去。

他们的联络方式

“锐舞”聚会的信息有自己的发布渠道:锐舞族们熟知的电话号码、锐舞用品商店和因特网。信息通常是只有他们才懂的密码。比如,数字1230666表示下次聚会将在12月30日举行,666则是说,跳舞不规定结束时间,等不再有人有力气跳了就自动终止。

真的免费吗?

“锐舞”聚会从来不卖入场券。那到底是花谁的钱呢?免费聚会有一套大家默守的规矩:以货易货。组织者为你提供独一无二的音乐,作为资助,你买些毒品。毒品能帮助你更好地享受音乐,更尽兴地舞蹈。不过,“锐舞”场合上钱真的不重要。你可以用音乐交换毒品,可以用毒品换碟,也可以用碟换一个好看的文身……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