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幸乎,不幸乎?

作者:王珲

热点追踪:幸乎,不幸乎?0

1671315. 34元人民币。

当这个数字作为遭电击而失去双臂的隋香在10年后获得的赔偿金额时,人们吃惊不小。知悉此案的新闻及法律界人士均称,这可算是中国大陆首例获民事损害赔偿的最高数额。

但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数字本身。5月5日,记者在北京建筑工人医院,见到了隋香母亲手中的4月4日由黑龙江省铁力市法院副院长亲赴北京宣读的判决书。油印的白纸上清楚地记录着赔偿金额的构成:除去医药费及按25年计的全残生活费、一次性残疾补助等近10万元外,其余为从18岁至70岁每4年更换、安装一次假肢的费用。据悉,由铁力市电业局负担的40%的赔偿金已经到位,受隋香委托,此款暂由铁力市法院以设立隋香账户的方式代为管理。另由铁力市石油公司负担的30%,却因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需用一个汽车库房及一个店面作抵押变卖,才有可能支付。而作为监护人的隋香父母负担的30%更无以支付,他们从1988年10月5日隋香出事之日起,拆东补西,甚至借高利贷,现已负债2万多。

宽敞的干部病房中,经过手术的隋香,礼貌地送给不断前来探访的各媒体记者一个用脚叠成的手工艺品。从3月22日到京,除了手术期间,隋香一直处于众人的关爱、注目中,相对于家乡人的冷言冷语,她一再感到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法制日报》的郭毅叔叔,就没有我隋香。”而同时,就在她的门外,建工医院工作人员为她挡住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一拨又一拨的人。这些与隋香有着相似遭遇的人们,在看了隋香一案的报道之后,便来到北京,想拿着隋香的判决书去打官司,想请建工医院为自己同样伤残而无力救治的孩子作手术……

近日,《法制日报》社、《焦点访谈》节目组也面对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把通过法律途径得不到解决的难题带至新闻媒体面前,期待着也会有167万元的幸运出现。然而167万不过是千万例事件偶成典型的结果。

隋香一案纠缠十年,法院给出的理由,有以下几方面:1、伤口愈合问题未认定时,不好估算赔偿金额——如果人死了就好估算;2、法官中间调任及岗位轮换等缘故,致使案件搁置;3、由于事发地点变压器周围有麦草,使测量有困难,对安装是否不合理无法认定(初审时已认定变压器高度只有1.7米,不足标准要求的2.2米,而至今此变压器周围仍无护栏)。事实上,《焦点访谈》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造成案件严重超出审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铁力市法院与市政府之间有一个《协调执行通知书》,即经法院审理的案件需由政府主管部门最后签字才能判决。适时东北正面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状况,顾单位还是顾个人不言自明。据《焦点访谈》记者王卓讲,他们赴铁力市采访过程中,竟有传言称,为了一个农村小女孩的案子兴师动众,是冲着拿大赔偿金的回扣来的。所有的扯皮、推诿及难言之隐最终将难题全部留给了一个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2月25日《法制日报》首次对纠缠了十年的隋香一案进行报道,3月2日《焦点访谈》开始介入后,此案才引起上级部门—伊春中级人民法院的足够重视,这个重视程度有效到仅用4天时间便拿出了审判方案。节目未播出,法院关于此案“准备处理”的电话便已追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于3月25日播出时对法院的电话声明未加理会,只是当宣判结果真正出来时,才在节目里做了一个再追踪。隋香一案由此引起的影响甚至触动了最高法院。

据悉,因为《焦点访谈》的曝光,与案件有关联的法院办案人员,均受到了行政处分。人们为隋香拍手称快的同时,另外一些问题却引发了更深层的疑惑。10年和30天,法律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滑稽的角色。一边是拖延10年,没有任何说法;另一边是30天就得到迅速处理,赔偿金额猛增数十倍。司法界人士称,待司法部门给出此案的司法解释后,将成为民事损伤获取赔偿的一个典型判例。然而这个在有强大舆论威慑下所产生的判案结果,其典型性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来自水利电力部的统计表明,类似隋香的事故一年就有两三万起。事故原因包括对需加强防护措施的设备的疏于管理及个人的安全意识的匮乏。两三万个类似隋香的不幸者,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下如果没有人为地赋予的典型意义,他们又从何捕捉幸运?

《法制日报》记者部主任孙晓光认为,隋香损害赔偿案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反映出在面对此类案件时法律存在的漏洞,也暴露法院执法严肃性的问题。当法制不健全时,不幸者遭受的是雪上加霜般的不幸,而一旦人们将求助的砝码斥之于新闻媒体,不幸便是众人的不幸。

《焦点访谈》的制片人指着一堆堆装满麻袋的各地来信,言语中颇有几分无奈:“隋香一案的迅速解决恰恰是一种不正常的体现,人们寄希望于我们,我们的能力从何而来?有些地方领导居然带队来给我们汇报工作,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高层领导都在注视着这个节目,这说到底仍是出自对权力的敬畏,而非法律、道义和节目本身。这一点我们看得很清楚。唯一可以视作好处的,就是我们在起到补漏和促进的作用,起码人们从节目中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

中国之大,大到任何一个媒体都没有精力对一件事或一类事,保持持久的关注。做完隋香的报道后,记者们马上会投入下一个事件。很多时候,人不过是因事件而凸现出来的代表符号。何时能各司其职,让重在发现问题的新闻媒体发现问题,让解决问题的部门真正在解决问题呢? 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