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6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街谈巷议(61)0

街谈巷议(61)1

最勇敢的男演员

有人曾评论说,自影片《尼克松》问世以来,好莱坞塑造的总统似乎越来越背离正面形象。3月20日在全美2700家影院亮相的《原色》也许正提供了这样一个佐证。还有人说,该给男主角饰演者约翰·屈伏塔一个“最勇敢的男演员”称号,从影射现任总统的角度讲,这话也不无道理。

这是一个美国南方某州州长斯坦顿竞选美国总统的故事。为实现各自的政治抱负,斯坦顿夫妇与一批年轻有为的顾问们开始了一场与丑闻共舞的竞选之旅,这是一段充满痛苦、欢笑,但真正创造历史的经历。望一眼屈伏塔的灰白头发、啤酒肚、南方口音和嘶哑的嗓音,再看看斯坦顿夫人(艾玛·汤普逊饰)那齐肩的金色短发和有特色的牙齿,谁都看得出,影片分明是影射克林顿夫妇1992年竞选的情形。

据说斯坦顿一角曾考虑过汤姆·克鲁斯、梅尔·吉布森、金凯瑞、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等,但他们都不肯沾上影射现任总统的事儿。导演迈克尔·尼科斯最终请出了身价2000万美元的屈伏塔,对影射克林顿绯闻也深感不自在的屈伏塔最终因对导演技法的推崇和为诠释一位近乎真实的知名人物的冲动所左右而答应下来。他承认在外型和声音上揣摹过克林顿。

电影《原色》的同名小说原著发行过500万本,长期雄踞排行榜之首。有趣的是原书作者十分神秘,其身份就连出版社都不知晓,这就更让读者认定,书中所言皆为事实。虽然后来这位匿名作者露出真面目—《新闻周刊》资深政治专栏作家乔·克莱因,但他·再强调这是一本虚构小说。相比之下,一面揣摹克林顿,一面被克林顿召见要求扮演总统时手下留情的屈伏塔倒的确称得上“最勇敢的男演员”。

导演尼科斯虽一再强调希望人们用娱乐的眼光来欣赏这部电影,但观众肯定能从影片的一些对话中自寻娱乐。如斯坦顿对一个性丑闻败露跑来求救的角色说:“我希望当我仃有这样的机遇时我们先把自己阉割掉。”而片中军师杰蒙斯对斯坦顿顿的忠告更令人会意:“该提防的事是战争、吸毒和女人,而最后一条将是一个致命的杀手。”

“生命大厦”:重塑“日不落”辉煌?

英国人决定在2000年到来时创造一项3000年以来的世界之最纪录—一座长3000英尺、高170英尺、占地24万平方英尺的2000年纪念大厦将在伦敦东南的格林威治中心大厅拔地而起,而其中一座母子裸体雕像堪称自希腊人树立女神雅典娜像以来一切雕塑之母,母亲身高170英尺,与展览大厅的拱型天花板等高,她采取斜卧位的姿态,从头到脚长320英尺,比自由女神像还长出20英尺,儿子身长20英尺。母与子雕塑和整幢大厦被称为“生命大厦”。

让参观者了解人体结构和人类生物学是建造该雕塑的目的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物和雕塑,2000年纪念大厦十分有趣:倚偎在母亲腰臀部的儿子手中擎着的“玩具小汽车”其实是真车,他四周摆放的各种玩具原来都是不同的展室,比如积木、拨郎鼓里展出着有关人体繁殖、生育、衰老等形象生动的展品;母亲与儿子的肚子本身就是个大展厅,参观者就像一支内窥镜,顺梯拾级而上,走进胸腹里的每一层,可清晰地看到从怀孕到分娩到孩子发育成长的全程。

母子雕塑用玻璃与钢制成,皮肤采用银色,以免去肤色之争。英国舆论将其视作:伟大的女子替代了伟大的男子成为英国下个1000年的象征。最热烈的评论来自英国首相布莱尔,他说:自1966年英国夺得世界杯以来,2000年大厦的建造是唯一能使举国狂欢的事情。

(图为大厦外景及拱形建筑内示意图,塑像原设计方案)

街谈巷议(61)2

街谈巷议(61)3

电脑软件攒出惊世之作

新近美国有一部震惊文坛的小说面世,它名为《背叛》,其大意如下:

戴夫·斯特赖维尔迫切希望成为一名博士,而爱德华·哈特教授很喜欢主持答辩考试。让戴夫宽慰的是,哈特常对戴夫和其他人说,对于帮助戴夫实现他应该有的梦想,他感到荣幸。答辩之前,哈特读了戴夫论文的倒数第二稿,告诉他论文水平绝对一流,答辩时他会很高兴地在论文上签名。在哈特那四壁满足书籍的办公室里,高兴的戴夫不仅与哈特握了手,甚至注意到哈特两眼放光,充满信赖,神情宛如慈父。答辩之日来临,戴夫应答出色,他得到了答辩委员的签名,但哈特除外。戴夫感到眩晕;哈特始终一言不发,他回到办公室宽大的椅子里,为戴夫伤心,他试图想出帮助戴夫实现他梦想的办法。

你道是谁攒出这么一篇杀人不见血的情节小说?听了请别紧张,这是一篇里程碑式的小说,总共400字,虽文不惊人,但作者却是布鲁特斯I型软件,该软件擅长欺骗、邪恶和背叛这类题材的创作。软件研制者是纽约伦塞勒工艺学院的塞尔默·布林斯乔德。布鲁斯特I型软件的研究耗时4年,花费科研经费30万美元。将来布林斯乔德和助手们还会设计能攒成单恋、复仇、嫉妒甚至弑夫等内容的小说软件,他们要做的就是设计出与每一个主题相适应的数学公式。当然,这类软件既要掌握名词、主语和动词之类的简单问题,还必须处理身份、性格、场景、情绪甚至真实程度等更为复杂的问题。

说不定以后的导演不必再为搜寻好剧本煞费苦心,让电脑软件撒欢地写就完了。布林斯乔德说:“在未来进行虚拟的对策模拟时,各种情况将极其快速地实时展开,从而使人无力对其过程加以引导。”但电脑似永远不能成为文学大师,因为“要想讲述真正引人入胜的故事,机器必须了解故事角色的内心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它除了机械的思考外,还需凭借经验、利用主观感受、对外界现象进行思考。”

可谁又说得准呢?要是电脑也有了情感,有了经验,有了所谓内心感受呢?

“核按钮”:让世界悬着一颗心

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最为神秘的手提箱当属俄罗斯的“核手提箱”,关于核按钮的种种猜测和疑虑令去年叶利钦的心脏搭桥术变成一人生死撼及全球那般重量。

叶利钦真的拥有“核手提箱”吗?答案是肯定的。“核手提箱”实际上是一套各类战略武器的综合自动控制系统,装有批准发射带有核弹头导弹的“核按钮”,无论导弹部署在地面上、地下发射井里、空中还是水里,“核按钮”瞬间即可渊动它们飞向任何目标。“核手提箱”让人心惊肉跳,人们疑虑的是:这装置能否确保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启动?某个仪器会不会突然失灵?狂躁者的病态想象和恶毒意志会不会偶然或蓄意使世界卷入核战争,导致人类的毁灭?

俄罗斯《红星报》说,这种系统的可靠性很高。前苏联有一位神秘的科学院院士十分杰出,曾获列宁奖金和国家奖金,但军事百科全书中却不见其名,他就是直到耄耋之年才列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专用仪表制造领域为数不多的几个专家之列的弗拉基米尔·谢梅尼欣。60年代初,谢梅尼欣院士领导他的自动装置研究所开始了武装力量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此时,苏联早已研制和完善了核武器和热核武器以及这两种武器的洲际运载工具,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已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只有研制各类战略武器的综合自动控制系统,才能百分之百地还击外敌的突然打击,并且还能通过改变战术使还击能力提高数倍。

谢梅尼欣成功了,他的系统独一无二。现在,自动控制系统正在进行全天候战斗值班。航天侦察装置、对导弹进攻的预报系统、谍报侦察和其他“消息灵通装置”向自动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并清晰地出现在“核手提箱”的显示器上,以帮助领导人作出事关全球、责任重大的决定。(本栏编辑:闫琦)

街谈巷议(61)4

据天文学家预测,一颗名为1997XF11的小行星将在2028年接近地球。日本业余天文爱好者发现,小行星每21个月绕太阳转一圈。2028年时,这颗小行星将飞临地球50英里以内,如此近的距离意味着有可能落下导致灾难的石头  

街谈巷议(61)5

美国七胞胎的父母麦考伊和波比近来技艺大长,他们标准状态是无论人在哪儿或在做什么,总是“孩儿不离身”。克林顿总统曾对母亲波比说:等你的七个孩子都上了大学,你就成了最杰出的系统管理专家。七胞胎陆续回家后,父亲乐不可支,母亲喜极而泣。不过等着他们的可真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孩子们每天发喝几十磅牛奶,奶瓶都堆成了小山,需换洗几十块尿布,可波比想多喂孩子母乳的事却无人能够替代。这下也好,波比不愁生育后发胖了,生下孩子仅4天,她的体重便下降了28磅   屈伏塔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