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帝国和十字军东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正平)
约在公元570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出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在他中年以后,开始在亲戚和朋友中传教,其言论后来编为穆斯林的圣经—《古兰经》。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和他的门徒从麦加逃往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从此,原来一盘散沙的贝都因阿拉伯各游牧部落就在伊斯兰教的精神纽带下统一起来。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门徒设立了“哈里发”这一职位,选举产生继承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由此开始。到穆罕默德逝世后的一个世纪,也就是公元732年,阿拉伯人已经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其版图从西欧的比利牛斯山脉起,经过西班牙,横跨北非,又经叙利亚、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再经中亚一直伸展到当时中国和印度的边境。
随着向外扩张,阿拉伯人迁徙到帝国各地,此时,帝国的中心已从麦地那和麦加移至大马士革和巴格达。阿拉伯的哈里发们采取宗教宽容政策,并迅速接受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从而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等方面创造出一种伟大的阿拉伯文明,给予世界,特别是欧洲以深远影响。750年阿拉伯帝国分裂,到10世纪末形成了分别以巴格达、开罗和西班牙为中心的三个哈里发政权。11世纪末,游牧民族塞尔柱突厥人入侵已被内哄弄得精疲力尽的阿拉伯东方帝国,不过他们很快皈依了伊斯兰教。塞尔柱突厥人攻击当地的基督徒朝圣者和商人,并威胁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从8至11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的扩张已经完成,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也已确立。君士坦丁堡皇帝的求援信,正好给了欧洲基督教文明扩张一个极好的口实。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公开号召基督徒对穆斯林进行圣战,教徒一边热烈地高呼“上帝的旨意!”一边争先恐后地将红布十字架戴在胸前或肩上。十字军东征由此开始。
这场西方历史学家称之为“十字架对新月”的战争前后共有8次,绵延了两个世纪。“十字架”以控制圣城耶路撒冷并夺取与耶稣基督尘世生活有联系的一些地区的目的最终没有实现。而参与者不同的国家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使得“圣战”有时更像是闹剧。比如开始于1201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以解救耶路撒冷相号召,结果却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将这座同教兄弟的名城洗劫一空。
十字军运动对西欧社会、经济和制度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对促进欧洲商业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十分突出,对封建制度解体、中产阶级兴起及民族国家产生也有程度不同的影响。过去西方的历史学家曾把当时欧洲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归因于十字军,而现在人们倾向于把十字军运动看作欧洲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传这是阿卡德王朝第一位国王萨尔贡的面具 历史穆罕默德中东局势十字军东征阿拉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