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寻找真正的便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消费:寻找真正的便利0

方便带来的麻烦

天气一天天变暖,此时北方人也开始为迎接春天做准备:打扫房间,擦擦玻璃,安纱窗。

大多数人都把擦玻璃当作一件苦差事,活儿不复杂也不累,可需要时间和耐心。住在高楼大厦里的人们还多了一层烦恼,耐心换不来窗明几净,为安全计,人们不得不忽视伸长胳膊也够不到的一块块斑痕。

于是聪明人来排忧解难。现在许多大商场都在卖一种擦玻璃器,柜台通常设在一层滚梯附近,由口齿伶俐手脚利索的年轻人演示推销。这种器具由大小形状相同且装有磁铁的两部分组成,隔着玻璃也能紧紧地吸在一起,同时备有海绵块和橡胶片,根据箭头指示,一个方向去污,一个方向擦净。推销员轻松自如的演示,同时提醒动作要领,不由你不相信玻璃擦的两大功效:一是擦净每个角落,二是提高效率,事半而功倍。

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很难抵御这种诱惑。但是实际应用与别人的演示相去甚远。一位购买了擦玻璃器的消费者不得不返回商场,再次求教。他遇到的问题是,无法灵活地转动该器具,海绵和胶片不断地在玻璃上留下刮擦的印迹,效果并不好,而且海绵块很容易掉,他家住14层,15分钟内他两次下楼捡海绵。此次推销员才透露诀窍:生涩的原因是洗涤灵放得不够,一大杯水要配半瓶洗涤灵。洗涤灵在此兼具清洁与润滑的功效。该消费者回家效仿,果然灵验,但终因动作不熟练,难以达到期盼的效果。后来海绵块又掉了一次,他懒得捡,从此擦玻璃器被束之高阁。

生活中的不便是有心人眼中的商机。商品丰富的同时,功能越来越新颖。可是聪明人带来的麻烦也越来越多。除了擦玻璃器,还有榨汁机。一种专榨橙子、桔子、柠檬汁的小电器,结构不复杂,使用也很简单,通电后用手按住就可以了。但是榨4个橙子竟需要近1个小时的时间,而榨出的橙汁还装不满一个普通玻璃杯。用后的清洗就更为麻烦。

《北京特快》做过一期节目,比较4个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这种产品可以切各种蔬菜,块、片、丝,还有各种花色,粗细薄厚的选择,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铰肉馅。比较项目划分很细,包括价格、作业时间和产品的外观等若干项。最后当然比出个孰优孰劣,可编辑的一番话让整个比较显得有些滑稽。编辑说,该产品虽功能齐全,但组装、换刀片和清洁过程烦琐,且对蔬菜本身还有一定要求,并不比原始的手切方便多少。

需要什么样的方便

人们对麻烦的痛恨,使聪明人的才智有了用武之地。目前,各类型商场都可能设有专卖各种小家电的柜台。小家电大多功能单一,或是同类功能的简单组合,专为减少主妇在某一方面的麻烦。这是金钱与方便的交易,双方都是受益者。可是玻璃擦也好,铰肉机也好,终归没有走出洗衣机取代搓板的路数,而且大多不如洗衣机到位。

首先是设计技术上并未真正急人所急。有遮挡作用的玻璃即时贴看似简单,实际操作才会发现非专业人员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诸如削苹果器、新式转笔刀等产品往往过分关注于某一功能,而需要具备过多的前提条件,或是顾此失彼,消费者的麻烦与方便并未此消彼长,通常是便利又带来了新的麻烦。

消费者对产品有所期待可以理解,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不再需要检讨自己。事实上,人们有时候并不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小家电的柜台通常设置在店堂内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还配有实物演示。人们需要被提醒,被引导。冲动的时候容易忘记并非所有的简单都适合自己。设计者的矫情便钻了空子。市场上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肉馅,家里备个铰肉机做什么?副食商场里的净菜和半成品应有尽有,如果对蔬菜的刀工讲究,也可以去市场上选。相对于传统的抹布和旧报纸,60元的玻璃擦和半瓶洗涤灵可谓价格不菲,请个小时工如何?专业的服务公司,清洗玻璃每平方米收费5元,花二三十元擦玻璃不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价格。洗小件衣物的小洗衣机面市时间不长,可大城市里洗衣房已经从无到有。洗衣机也快过时了。

寻求便利的途径很多,接受别人的服务是其一。 擦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