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5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文化(59)0

中世纪狂热

无论是来自天堂还是地狱,只要有市场,录音公司就会对它感兴趣。继大受欢迎的“辣妹”组合后,Virgin公司又推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英国合唱组:“中世纪宝贝’(Mediaeval Babes)。这12个女孩身着薄如蝉翼的白色服装,脚上穿着式样古怪的厚底皮靴,看起来颇像一个摇滚组合,但从她们嘴中唱出的却是12至16世纪的素歌。去年11月她们的专辑《拯救我们(SalvaNos)》的销售量在英国已超过6万张。

很少有人能真正听懂这些用拉丁语与古英语写成的歌曲,但人们确实为它们着迷。“中世纪宝贝”的演唱已经成了许多喧闹的摇滚乐演唱会的静场曲。与年轻一代相比,更难接受她们的是那些保守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他们认为这是在“用色情推销宗教音乐”,而且这几个姑娘的嗓音也不够“学院”。支持者对此的反驳是:许多素歌本身就是粗俗的世俗歌曲,而粗糙的嗓音也更接近于中世纪那些真正演唱者的实际情况(事实上12个成员都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

与“中世纪宝贝”相比,处于另一极端的中世纪歌曲演唱组是“无名”(“Anonymous”)四重唱组。她们的演唱被推崇为权威版本。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两者并没有多少不同,而且中世纪歌曲由于年代久远也很难鉴定出权威版本。

其实,今年中世纪音乐中真正的主角是这些音乐中相当一部分曲目的作者,一位诞生于900年前的修女—宾根的希尔德佳特。这位见过异象的修女留下了大批乐曲、预言乃至偏方。她的作品集《幻象》(Vision)曾在1994年的唱片畅销榜上久居不下,她本人现在也已被尊为一位女权主义者。

宾根的希尔德佳特大概从没预见到自己的音乐会在这个后现代时代大受欢迎。不过,正如另一位18世纪的音乐家曾说过的:“为升入天国的奋斗自然是壮丽的,但这人间也无比美好,所以还是让我们留在人世吧。”

文化(59)1

玩具熊的《喊叫》

如果这是一个熊的世界而不是人的世界,熊的形象就会成为许多世界名画的主角。不过,它们目前还只能在德国画家沃尔克·采梅的画册玩具《熊的画廊》中充任主角。在保留原作标题、时代特色与画家风格的前提下,这位现年41岁的德国画家把上至中世纪、下至后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世界名画中的人物形象替换成了玩具熊的模样。一些清教徒式的评论家对画册的评论是:“I can't bear it!”(我受不了它!)。其实这些玩具熊的形象也都源于几个著名的玩具熊品牌,但现在也的确很难指望人们从中看出多少比“好玩儿”更多的东西。毕竟,如今是一个人的世界,一切感情都是人的。

无法抗拒的暴力

摄影师维吉向来以“暴力诗人”著称:他那些摄于本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的照片虽然不及如今的某些大片中的镜头血腥怪异,但也充满了车祸、火灾、抢劫、辱骂乃至性变态场面。他是小报照片之王。

维吉原名阿瑟·费里希,出生于美国一个乌克兰裔的犹太家庭。幼年时与一位街头流浪摄影师的交往促使他确定了自己终生的职业。摄影史学家们认为,无论是就摄影编年史还是摄影心理学史角度而言,维吉都恰好位于两种极端之间。20年代初著名的摄影师雅可布·里斯认为纽约是一座充满问题的城市,60年代的摄影师迪安内·阿巴斯认为60年代的纽约人幻想太多、行动太少;维吉则认为纽约不过是人类许多夜间狂想上演的舞台。虽然在这些梦游般的眼光中也不无阴险的一瞥,但维吉从不会像里斯那样使观看照片的观众确信这些人物只是城市中阴暗、不走运的另一半居民:他清楚那些小报的读者与这些被摄对象没有什么不同。在他的作品中还有一种引人注目的冷漠—人类的尊严永远不是他关心的对象,只有当你最缺乏人性或是最无助时他才会把镜头转向你。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当你正血流不止时却有一个人泰然自若地在一边选定构图、按亮闪光灯。维吉的名作之—《正在等待医生的车祸受害者(1940年)》就是这样一幅作品。经过黛安娜王妃的车祸事件后,可以想象人们面对这张照片时的感觉。但问题是: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你不可能不想去看它。

人们认为维吉激发了摄影中的窥私癖,事实却是维吉的这种冷漠风格如今被认可为一种特别的“激情”并被经典化。维吉其实也拍过快活地观看马戏的孩子与含情脉脉的白发情侣,但我们只记住了他那些“不道德”的照片—也许是因为它们使我们确信:如今小报上的“低俗”新闻不过是人类天性中某种永恒感觉的延续。(本栏编辑:王星)

文化(59)2

“我不想演007”

文化(59)3

也许周润发会成为一位黄皮肤的007,但丹泽尔·华盛顿不会成为一位黑皮肤的007。

最近,因为他即将在《堕落(Fallen)》中扮演一位执著地将一个连续杀人犯送上电椅的侦探,一位影评人提议说他将成为一位出色的詹姆斯·邦德。

华盛顿对此既不感到震惊也未想入非非。“我不认为自己擅于卖弄风情。”他这样说道:“而这是一个詹姆斯·邦德所要做到的一切。有时也许我能做到这点,但我不可能连续120分钟卖弄风情。”

文化(59)4

电子游戏中的女英雄

《古墓丽影》中的劳拉·克罗夫特并不是电子游戏领域中唯一的女英雄。www.girlgamer.com网站为所有喜欢玩“Quake”或“Doom”的女性电子游戏爱好者们开辟了一个可以互相畅所欲言的场所。该网站的创建者尼基·道格拉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网站使人们意识到女性电子游戏爱好者的能量。正如道格拉斯本人所说:“许多女孩儿也喜欢到处砸东西。”

文化(59)5

视觉的酷刑

人们从来在自我折磨方面极有天才。继日本电视上推出大受欢迎的自虐式忍耐节目后,向来以绅士风度著称的英国人也看起了名为《英国·忍耐》的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参加者被要求戴着一副里面爬满蠕动的肉蛆的眼镜吞下一块以炸肉蛆为馅的蛋糕,或是穿着浸过咖喱的纸尿布悬坐在配有发热装置的抽水马桶上。如果嫌这些不够刺激,参加者还可以试着从凝固的油脂中用嘴找出一块肥皂。在这套节目播出20集以来,已有144名观众为赢得那项双人世界旅游的大奖而参加比赛。几年以前,在德国也出现过此类节目,虽然播出10集后它便因某种原因而停播。无论如何,停播的原因决不是由于收视率太低。但是,许多人似乎觉得承认自己喜欢观看这种节目比那些亲身参赛者需要更多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