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巨人的命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孙欣)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十年里,诸如“美林”、“所罗门”、“高盛”、“摩根·史坦利”、“雷曼”等对全球股市有影响力、声名显赫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巨人,将可能被别的更大的金融机构吞并而不复独立存在。美国金融业开始了一轮新的合并浪潮,人们每天从《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报刊杂志上都能看到金融机构强强合并的热门报道,如1996年美国汉华银行兼并大通曼哈顿银行,涉及金额上千亿美元,组成全美最大银行。金融业的这轮新的合并浪潮,目前刚刚开始,预计将延展10年,届时风平浪静之后,将劫后余生10家左右的金融业“百货公司”——能够全面提供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产品服务的特大型跨国经营的金融集团公司。

美国金融业的竞争,始于行业管制的取消。1792年,非纽约交易所会员的证券经纪公司在著名的纽约梧桐树下聚会,订立了固定佣金比率的卡特尔协议,并成功地演变成美国证券交易所。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冲击,美国通过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即1933年银行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严格限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间业务交叉。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和高新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分业管理的界限逐渐被突破,取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一旦取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立法尘埃落定,美国金融业将爆发一场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胜者将主要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公司和极少数善于利用高新科技、富有创造力的中小公司。可以相信,这批新的、更大的,能够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产品的全能金融集团,将在目前全美众多金融机构的殊死搏斗中诞生。 华尔街金融巨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