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幕爱情》到《佯装未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武夫)

畅销书与排行榜

《纽约时报书评》畅销小说榜(1997.4.13~5.11)

从《多幕爱情》到《佯装未见》0

冬去春来,美国的畅销小说似乎也给人带来一丝温馨和新意。这样讲,有3条理由。

第一,新书增多。从4月13日到5月11日这5周之内,就有8部新书上榜,而且其中竟有3部是温情脉脉的故事。《多幕爱情》一书亦可译为《爱情的行动》,讲男女二人发现了一盒旧日的信件,勾起了缠绵悱恻的情怀,遂决定在剧院中共同生活。由于故事的主人公是演员,原文acts 一词应解释为剧中的“幕”,但该词另有一义为“行动”,又指受感动而生情之后不再迟疑,另一译法亦有其道理。这正是运用一语双关表示多种主题的书名的妙处。但汉语的双关语难得与英语一致,故选译书名时难免顾此失彼。如海明威的名著A Farewell to Arms,旧译《战地春梦》,新译《永别了,武器》就是分别强调了爱情和反战两个主题,其实原文中的arms一词,既是“手臂”(其复数形式可引申为“怀抱”),又是“武器”,深刻地揭示出不义之战毁灭爱情的悲剧主题,汉译书名就难以兼顾。丹尼埃尔·斯蒂尔的《牧场》一书,让3位在大学时同宿舍又产生过龃龉的女性,在素有“牛仔之州”之称的怀俄明州开阔的草原和旖旎的风光中,升华了感情,从而重归于好。简·凯隆的《米特福德岁月》是描写南方小镇生活的多部系列长篇,作为其第4卷的《出走迦南》,写的是主人公离开家乡奔向幸福的故事。迦南在《圣经》故事中是上帝封赐给亚伯拉罕的地方,西方人常将其喻为希望之乡或乐土、天国,与“香格里拉”同义。书中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感动了不仅仅是更重亲情的美国南方人,这是其畅销的原因。

从《多幕爱情》到《佯装未见》1

从《多幕爱情》到《佯装未见》2

第二,除去新书之外,多数仍然在榜的“旧”书均在10周之内。到5月11日为止,只有《笔记本》一书保持到了第29周;《上天的预言》一书达到了第160周的记录。我们已经介绍过,这和该书假托在秘鲁发现了古老的手稿,帮助人们窥视美满生活的神秘色彩不无关系。新书不断登榜,旧书两个多月即不再畅销,这原是美国出版界高度商品化的一大特征,也反映了美国人“喜新厌旧”的性格。

第三,即使在新登榜的5部侦探小说中,也并非一概以暴力或惊险取胜。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罗伦斯·桑德斯的《麦克诺利之赌》。

主人公阿奇·麦克诺利是作家的系列作品中的一个中心人物。但他既不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也不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书中的波洛,而是一个颇为滑稽的喜剧人物——这大概也是美国民族性的反映吧。他任职在位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他父亲的法律事务所,虽说生性有些轻浮,但在办案中却不失谨慎探询,倒是颇为讨人喜欢。

他此次的任务是调查一位值得怀疑的投资顾问弗莱德里克·克利门斯及其秘书费利克斯·卡茨的信任证书。克里门斯温文尔雅,风度迷人,他一直鼓励伊黛丝·韦斯特摩购买昂贵得难以置信的“法别尔芮蛋”;而韦斯特摩夫人又是麦克诺利家的老委托人。尤其复杂的是,韦斯特摩夫人的两个成年子女宣称他们不信任克里门斯先生,而且对他们母亲的钱另有计划。尽管阿奇对衣食女色的欲望被描写得滑稽可笑,但他办起案来却兢兢业业,尽管有外力协助,终归完满地结案。在作家描述侦探主线时还是认真严肃的,但涉及阿奇这个人物时,玩笑未免过火,使他显得有点装模作样。在多数情况下,作家的诙谐还是得体的。无论如何,在紧张的侦破故事中注入轻松的情调,还是颇具特色的笔法,故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号称美国惊险小说第一女作家的玛丽·希金斯·克拉克最近推出的新作《佯装未见》,4月27日上榜时排名第3,随后的两周中即占居首席。这固然和她的名声有关,但和新作的内容也不能分开。她先前的一部作品《月色迷人》(Moonlight Be comes You,直译“月光变成了你”),曾高踞榜首一时。那部书讲的是一位女摄影师拍下了一幅照片,却使自己成了杀人嫌疑犯,于是只有抢在真正的凶手谋害她之前把那个性格扭曲又富创造力的案犯抓住,才能确保自身安全。美国小说的读者群从传统上主要由女性构成。一位女作家所写的女性身处困境又能靠自身力量转危为安的惊险故事,不消说最能引起妇女读者的共鸣。这次她的新作《佯装未见》写的又是一位妇女。她刚巧成为一桩谋杀案的目击者,于是只有隐姓埋名,不暴露真实身分来掩护自己。然而,当她陷入爱湖,便无法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于是她挺身宣布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而不顾会有什么危险了。可见,这仍是一部以爱战胜怕的温情小说。它为女性读者所喜闻乐见自不待言,其温馨情调亦是跃然纸上。与本文开始时的判断分析相吻合。 文学

上一篇: 高考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