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二则

作者:娜斯

(文 / 娜斯)

明星的年龄

日本当代大众娱乐文化于我印象很深也觉得很不能忍受的就是铺天盖地的玉女明星。好像一些模样相去不远的活动布娃娃,难怪到最后干脆风靡一个叫什么伊藤恭子的电脑偶像——说了难怪,我还是觉得怪。记住过一个山口百惠,21岁就退休结婚去了,可能是不想活生生当电脑式偶像吧崇尚这种文化的社会,总觉得有点问题。这种东洋风对台湾和香港的流行文化的影响又甚大,所以一看港台娱乐杂志,也是满页的中国娃娃做可爱状。

欧美的娱乐界当然也沉醉青春美貌,但毕竟与日本的不同。好莱坞女星一上了年纪就没那么多戏可拍固然也是事实,可是甜到让人腻的少女明星毕竟少得多,也没有日本的那样万众风靡。好莱坞价码高的当红女星一般都在30岁以上,比如现在的黛米·摩尔、珊卓·布洛克、梅格·莱恩、朱丽亚·罗伯兹等。莎朗·斯通、麦当娜两位性感女星,更是一影坛一歌坛地呼风唤雨,大显神通。事实上,像山口百惠那样14岁就盛名,到了21岁已经要退出歌坛影坛,在美国是少而又少。21岁,还是很多演员做学生或是在纽约餐馆端盘子的年龄呢。

年龄二则0

黑人摇滚女歌星蒂娜·特纳(52岁,以美腿著名,所以被邀做丝袜广告)

年龄二则1

年龄二则2

年龄二则3

3位被称为超越年龄,永具风格的女性:杰姬·肯尼迪、奥德丽·赫本和莱娜·霍恩黑人乡土乐歌星

美国人的沉醉青春美貌,是说50岁了还像30岁,身材窈窕,活力十足,装扮潇洒,而不是说让21岁的人已感到老。

30来岁,是好莱坞女星的黄金时代,风华正茂,又积累了演技与人生种种,正是可以大放光彩的时候。从当年演技派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到现在明星型的黛米·摩尔,都不例外。最近在美国受欢迎的一部言情片《英伦情人》的女主角,就是 一位30岁左右的成熟女性。演这个角色的克里斯汀·司考特·托马斯是定居法国的英国女演员,自从在卖座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演一配角后就开始给人留下印象,果然以《英伦情人》彻底成名,已提名今年奥斯卡影后。她的欧洲风的气质、复杂魅力和让人难忘的招牌微笑,都特别吻合影片中的角色性格,也令观众难以抗拒。

年龄二则4

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前10名女星只有第10名的阿莉西亚·席弗斯通年纪20出头,其余都在30岁以上

可是我听到一个中国女子不解地说:“可是我觉得她皱纹挺多的哎。”

也许这就是在日本少女歌星盛行的基础。

还听一个新加坡女孩看完莎朗·斯通的一部电影后议论:“我觉得她好老喔,净是皱纹。”办公室里的美国人听了都不解,因为他们都觉得莎朗·斯通显得好年轻。

欧美的卖青春面孔主要是在时装界,这也毕竟跟时装对于身材的要求有关。而模特的名气虽大,却不一定让人很认真对待,有名的模特想做演员,也没几个成功的。因为在影坛做偶像,对脸蛋身材的要求没那么苛刻,对演技和个性的要求却很高。这也是为什么选美活动选出的美女们,却鲜有成了明星的——明星的魅力不是靠尺子量出来的。

我还不至于那么酷,不怕老,不在乎皱纹,可是,说莎朗·斯通老?说克里斯汀·司考特·托马斯太多皱纹?我还没想通。

年龄二则5

年龄二则6

年龄二则7

年龄二则8

年龄二则9

年龄二则10

年龄二则11

年龄二则12

①服装设计师②生活专家③女权活动家④演员⑤模特,这些人被时间杂志称为“成功地避免了中年的女子”。莎朗·斯通(图7)等年轻一点的则被称为“将不费吹灰之力避免中年的女子!”

人不中年?

记得当年潘虹演出《人到中年》,以年轻美貌的外表,却把朴素,疲惫的中年女医生演得打动人心。后来又有一个姜文,20多岁演个中年右派,也是丝丝入扣,一点看不出年龄上的差距来。这固然是他们演技成功的反映,可是也似乎说明了点儿什么问题。在好莱坞,如果中年角色都得年轻女演员来演,那么好莱坞上了年纪的女演员更要没事干,更要抗议了。

英语儿童经典童话里,有一个著名的角色彼得·潘,是永远年轻的小飞侠。现在这小飞侠简直是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婴儿潮一代身上现身了,他们是所谓在历史上第一次界定了青少年文化形态的一代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青春的神话,所以这是最拒绝衰老的一代。总统夫人希拉里就曾经说,她读到的有关她的各种文字中,最让她感觉刺耳的就是说她是中年人(middle-aged)。这可以说是婴儿潮一代的心声——连他们的名字都叫“婴儿潮”,中年,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偏向于被称为“40与50多岁的人”(people in their 40s and 50s),反正不能有那个刺耳的中年!所谓青少年文化,就是要跟父母一代不同,可是当年反叛成年的一代现在却自己成了年——婴儿潮一代没法不心惊。比如按《Bazaar》杂志的说法,中年意味着“坚持当年的电视节目、音乐、汽车比现在好得多……永远等着电影录像带上市可是从来不去租……过去20年没换过发式或装扮——即使那时候就已经是很坏的选择……你嘲笑疯狂的年轻人和他们的时尚和他们的音乐,而且等到你终于弄明白了某些新玩意或有趣的东西,它们早已被制成了有麦当娜掺和的电影……中年就是不时髦,不酷,老。哼,你倒不如干脆老了,因为连那都比中年来得酷。起码你要是合了老人条件,干什么事你都能得到半价(美国的老年福利规定)……你已经退了休,搬到了佛罗里达,整天钓鱼。”

婴儿潮拒绝中年。而他们是美国当今最具消费实力的一群,所以娱乐生活自然也步步跟进,中年模特比过去多了市场,中年影星的机会也更多。比如前一阵子的热门喜剧《大老婆俱乐部》,3位主演的50岁女星,今年都热闹得很。贝蒂·密德勒在HBO制作一个叫做《赌城名伶》的特别节目,又歌舞,又短剧,又脱口秀,又成名歌曲,让人眼花缭乱不已,被称为“物超所值”。而以演出伍迪·艾伦喜剧《安妮·霍尔》成名的黛安·基顿,则在《大老婆》一片之外,又与梅丽尔·斯特里普演出一个家庭伦理剧,两人的演技都获舆论好评,黛安·基顿更获奥斯卡提名。

《Bazaar》文章的作者讨论了一番如何“不再中年”——不是假装或扮演年轻,而是“得体地变老”。着装打扮之外,得运动(不仅保持身材,而且有益健康);玩点新潮体育(既提高对运动的兴趣,又可以获得新朋友,新经验);学点新东西(没准是意大利语,没准是木匠——除了让脑子转转,也为在晚饭桌上多点谈资);……最后的一点:玩命听爵士。

说到听音乐,每每看见蒂娜·布朗、黛安娜·罗斯这两位已过50的老牌黑人女歌手在台上狂唱狂跳,就惊心动魄不止,这是在我们自己的摇滚乐舞台上既看不见,也很难想象出的景象。除了吃黄油面包吃出的不同之外,恐怕更有文化心理上的原因。 莎朗·斯通

上一篇: 流行消费评点(35)
下一篇: 时尚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