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3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石俊富 刘天华 林长春 闫慧 李刚 张晖)

读者来信(33)0

把公费生全部转为自费生,应该建立在各类助学金、奖学金都健康、健全的基础之上。这是一种平衡机制,我们不应该因为强调自强自立而减弱对机制建设的关注。

石家庄 石俊富

艰难的婚姻关系

编辑先生:

与我合租房子的姑娘从新疆来,和我差不多大,二十三四岁。她在北京的生活有两个主题:一是办结婚手续,二是找工作。找工作其实也是为了办结婚手续。因为结婚的手续太难办,她已经在北京呆了6个半月,而且可能还要一直呆下去。背井离乡,她得生活、吃饭、租房子,新衣服一件不买,每日也是一大笔开销。

她为什么这么执著于结婚而结不成婚呢?

她男朋友是个外国人,具体说是个韩国人。他们相爱很深。只有通过结婚的方式,他们才能合情合理地在一起。但是和外国人结婚太不易了。爱情给了她毅力,她的韩语水平日新月异。但是结婚却使她摆脱不了荒诞的境地。

最初的手续是由谁办?男方还是女方?中国还是韩国?在经过一个来月的争议及探讨后定下来:由女方户口所在地开出未婚公证书。当地公证之后,拿到北京在韩国使馆和中国外交部公证。这是第一步。说起来容易,可是这第一步拖了3个月,到现在还没个头绪。新疆的父母从家乡小镇跑到地区,再到乌鲁木齐,办来了公证书,装在EMS信封里,两个星期才到北京。我同屋的姑娘在单位请了假,隔三差五就去使馆、外交部,后来她病了,她妹妹从通县来继续未完成的工作,然后她男友又从韩国来,仍然是“办手续”。但“手续”仍然没进展。

“这个问题不是哪个人的问题,它涉及方方面面,有政治因素、国家之间关系,也有个人的具体情况,不是说办就办的。”我的同屋姑娘和男朋友都是大学毕业通事理的人。决心为了爱情培育耐心,为了爱情,他们开始关心新闻。

昨天,她的男朋友回国了——在北京呆了一个月,全无进展,他的钱花光了,他还是个学生。我的同屋又病了,伤心的离别加上两口啤酒使她胃出血了,“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了”。

按照规定来办理各种手续,对使馆、对有关部门来说,当然可能是理由充足的,但是对他们来说,是全无道理的。他们是无辜的。贵刊能不能关注一下这样的涉外婚姻所遇到的坎坷呢?

北京 刘天华  

应该保护自尊

编辑先生:

我们当前所处的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也可能改变那种慵懒的作风,产生激情和创造力。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过早使之处于竞争的环境,不注意保护他们还很脆弱的自尊,就可能使竞争产生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如今的应试教育,使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最重要因素。各学校都采用排名制,以分数排“座次”,排在前面的自然是好学生,排在后面的自然是差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老师多多关注和扶植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这本来是教育的职责。而如今我们的实用主义教学,老师关注的却是排在前面的,厌弃的是排在后面的——理由当然也极充分:分数上不去,本来就是要淘汰的,是扶不起的苗子。

在我看来,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才更需老师呵护,学习态度差的孩子才更需老师培育。如今的每次成绩张榜公布,只考虑了表彰优秀生促进落后生,却没想到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当学习成绩差成为一种耻辱时,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实际在不断地被刺伤,刺伤的结果是越来越没有自尊,越来越不顾自尊,然后这一批没有了自尊的孩子也就被我们的学校抛弃了。

我们总在提倡爱心,未成年人脆弱的心灵最需要我们呵护,但学校的竞争制度仔细考虑过这个呵护问题吗?当学生成绩成为评判学校优劣、评判教师优劣的唯一因素时,呵护孩子自然不会成为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上海 林长春  

“活着没劲”的孩子

编辑先生:

我近来常想这么一件事: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孩子的生活需求几乎都能得到满足,然而他们却觉得不够幸福。

我的小侄子十分可爱,他有一张随和、善良的脸和一副率真、豁达的好脾气。可从3岁起,小侄子就会说:“活着真没劲!”惊诧之后,全家倒留心起这小子的日常起居,想知道他究竟哪不满意。

小侄子和他父母与爷爷奶奶同住,每逢得知我将回家小住时,侄子就悄悄地盘算上了他的小九九。当我叩门时,总能听到屋内一串轻快的脚步声伴着他欢快的声音:“大姑回来啦。”他开门的第一句话肯定是问:“大姑呆几天?”接着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他的日程安排:“大姑,你要陪我玩台球”,“大姑你来看我画画”,“大姑,你陪我玩游戏机,”诸如此类,但唯独没说:“大姑,你带我去商店。”他的需求倒也一目了然。

我久不探家,小侄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会围着我聊这聊那,这时小侄子总会说:“你们都丢我(意为不理我)”,嘴巴都快翘到鼻子上去了。我没想到,不经意间,他已经是个人物了,他要家人承认他的存在并关照他,看来,只给巧克力是远远不够的了。回到家我也忙,对小侄子稍有怠慢时便会听到一句:“活着真没劲。”

小侄子好动,活泼可爱。但活泼得不来“小红花”,幼儿园阿姨嫌他太爱玩,便将他归入“让你上东非上西”那一类。为了“小红花”,小侄子没少得罪父母和爷爷奶奶,偶有拳脚伺候之后,他会嘟嚷一句:“活着真没劲。”回到家里,小侄子总想解放一下,但这并非易事。摊得满地都是的汽车、玩具让爷爷心烦;想去骑车,要等大人有空有情绪;要玩游戏机、打台球,大人不愿陪。因为一家人都热爱电视,坐在沙发上就挪不动窝。只有画画是件大人不费心思、孩子也乐于去做的事,不过没劲的事仍然有。小侄子是左撇子,遵老师之命,大人总要纠正他的“不良”习惯,无奈之下他竟有了小对策,他说:“大姑,我左手画画,右手写字。”随后,他一定会补上一句,“活着真没劲。”

一次我提前返回,走得早未与小侄子告别。晚上抱怨的电话就打来了,他委屈地说:“大姑,你不告诉我就走了,我都哭了。”我意识到又一次忽视了他的存在,他的“日程”没被尊重。我想象着,他一定又在说“活着真没劲了”。

我有些明白了,孩子的心灵缺少关怀,他们感到寂寞、孤独,缺少伙伴,这些都是成人应该给予关注的东西,而成人往往忽略得太多。

天津 闫慧  

哪来这么多救人者

《生活周刊》编辑部:

1997岁首,北京几个公园水域连连发生几件罗盛教式的英勇救人事件,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都加以热情报道,甚至还有“实况录像”见诸荧屏,在当今社会涌现出这么多见义勇为者,的确让人感动。

但就在新闻界热热闹闹的宣传报道背后,我不由不疑惑,为什么总没见到那些发生落水事件公园水域管理者的身影?

游客进公园里游玩要买门票,公园在接过钱后就与游客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要对游客的人身安全负责。当然,有的公园是在水域边竖了劝告游客不要到冰面上去的标牌,但与此同时,游客也能遇到一些公园管理人员在冰面上出租冰车、冰刀之类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公园方面对游客的劝告是无效的。既然如此,公园管理部门就应该加强对游客人身安全的保障措施,并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阻止游客到冰面上玩耍。

正因为公园只管收门票,不管游客的人身安全,所以这个冬天北京的救人者似乎比往年显得更多,我想这类事还是少些为妙。

北京 李刚  

也说畅销书

贵刊的“畅销书与排行榜”,最好能抓住一些值得分析的东西来谈,比如有些书为什么会畅销之类。以我看书习惯,是不大理会畅销书榜的(尤其小说类)。不过过一阵也可具体介绍几本好玩的。我最近刚读完几年前出的一本,《普罗旺斯一年》,是个英国作家在法国乡居一年,按12个月分章写的一本风土人情书,把法国乡间那种仍保留古老传统的丰富文化写得十分好玩(尤其是讲美食,让人大流口水)。这本书搞得全世界的人都往普罗旺斯跑(本来就是旅游盛地),而且去参观作者的家,最后作者只好放弃了那儿的家,搬到纽约来住了。另外《廊桥遗梦》的畅销,中国人多是从爱情线上看,其实这本书也代表了某种生活方式、观念和趣味。汤姆·克兰西之类的畅销小说,其实只能说是麦当劳一样的速食品,情节入胜,语言乏味。最近一年尤被《时代》称为“干脆一上来就像是给好莱坞写的,不用改编的电影脚本”,《时代》文章的质疑是“既然反正以后可以拍成电影,何必要花20块钱买来读,而不是等以后花8块钱去看电影呢?”这也是我的想法。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影视取代了文学,也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实际上很多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后,电影看完了人们反而一定要跑回去看小说,说明文学中有不可取代的一些东西。

不过介绍欧美畅销书榜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看出其文化的多样化(就是再畅销的书,也是在某一个group中畅销,不可能是全国人民一齐读),美国畅销书类型间的差别其实十分之大。

美国纽约 张晖  

上一篇: 生活圆桌(33)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