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net Cafe: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温情小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方三文)
每当夜幕降临,位于首都体育馆西侧的“Sparkice Internet Cafe”(实华开网络咖啡屋)就显现出它的卓而不群。在马路上汹涌的车灯洪流之侧,在周围高大建筑物霓虹灯的衬托之下,它的桔色顶灯和电脑显示屏的蓝色荧光显得温馨、典雅而从容。这是“Internet Cafe”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网络用户和爱好者离开办公室、课堂,纷纷来到这里,醉心于Internet上的漫步和咖啡的浓香之中。
推开玻璃门,一边是几张古色古香的咖啡桌,三五成群的人围桌边喝咖啡边高谈阔论,话题多和电脑、网络有关;而另一边,十几台作为Internet终端的电脑一字排开,每台电脑前都有人在忘情地操作。此时,他们的“足迹”已遍布全球:有人在美国白宫,有人在巴黎的二手车市场,还有人在查询维也纳音乐厅的票价。来自美国的Mark正与他远在爱达荷大学的父亲通话。电脑屏幕上,那白头发的美国老人在大洋彼岸惊诧于中国信息事业的飞速发展:“Only two years(只有两年)!Onlytwo years!”
大约在两年以前,两名英国妇女把电脑终端搬进了咖啡屋,这奇妙的组合很快就风靡全球。据“Sparkice Internet Care”的创办人、北京实华开公司总经理曾强说,在美国,网络咖啡屋的数目正以每周5个的速度迅速增加。很显然,在西方发达国家,它很快会成为寻常风景。
但“Sparkice Internet Cafe”却肯定是中国大陆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网络咖啡屋。曾强是一年以前在伦敦街头看到网络咖啡屋的,从事网络业务的他,当时就产生了把它搬回国内的想法。他是说干就干的人,9月份开始筹办,11月份咖啡屋就正式开业了。目前,咖啡屋的顾客以高校外籍师生、合资企业和驻华机构的外籍员工为主,生意好像“没有预想中那么火爆”。但是,越来越多国内网络爱好者被吸引过来,据说有个日本人看到关于“Sparkice Internet Cafe”的报道后,专程从日本坐飞机赶来参观,这让曾强感动不已。
曾强说,Internet作为本世纪的一大新生事物,已激起国人的极大兴趣。目前的一大问题是要给大家了解Internet创造机会。很多人兴趣浓厚,却没有足够实力配置一套可以上In-ternet的没备,很多人则有钱有设备却不知如何用,没时间、没地方学。“Internet cafe”的开办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无论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使用的角度,“Internet Cafe”都又实惠又舒适。比如与外国进行可视通话,一个小时的费用仅相当于打长途电话一分钟的费用。正是这种人尽可见的优越性,预示着Internet市场的广阔前景。
但“Internet Care”的意义却不仅限于此。从诞生之日起,它就注定要成为世纪末的又一大人文景观。高科技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它的机械、冷漠、精确、速度也给我们带来令人窒息的压力。“Internet Cafe”就像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温情小站,向我们展示着信息时代弥足珍贵的人情味。如果要问,Internet给我们的除了鼠标、键盘、显示器还能有什么,这回,“Internet Cafe”可以大声说:“还有一杯香浓咖啡!”
很显然,在咖啡屋里操纵电脑与在机房、办公室、家中操纵电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Sparkice Internet Cafe”,处处洋溢着一种轻松、和谐、温馨的气氛。在公司上班的刘小姐第一次来咖啡屋就被迷住了,因为在这里,她不仅可以和网上的朋友交谈,还可以和桌上的朋友交谈,这让她“感到一种彻头彻尾的轻松”。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犯罪、与电脑有关的一系列变态、不健康行为会发生。“InternetCafe”不仅包含着一份轻松的心情,还包含着一种宽容平和的态度:对旧的东西不抛弃,对新的东西不排斥,对一切有兴趣而又不迷狂。如果请“爆炸杀手”卡辛斯基到“Internet Cafe”坐上一坐,相信他对现代文明的看法会大有改观。
正由于“Internet Cafe”魅力独具,它也倍受各界人士青睐。目前,位于北京韬奋图书中心二楼的“Internet Cafe”即将开业。将书籍、咖啡、Internet终端组合在一起是一个更奇妙的想法。在这样的温馨氛围下,谁敢说电子时代会消灭书籍呢?只能说,现代知识分子更有福气,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从容翻阅另一个大洲某图书馆的藏书。
从世界首家“Internet Cafe”出现到中国首家“Internet Cafe”开业,用了两年时间,而从中国首家开业到第二家开业,只用了几个月。据曾强说,“Sparkice InternetCafe”将在大学区和使馆区开设分号。可以设想,“Internet Cafe”很快将成为遍布首都甚至全国各地的一道风景。 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