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科学释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东方士)
颅盖下的虚幻世界
医科大学生塞巴斯蒂安·巴尔特此刻正躺在手术平台上。一名护士给他戴上头罩,用10根电线把他的颅盖和仪器联上,在他的手臂上插进注射针头,然后把他推进一口狭窄的钢制圆筒。他很快就睡着了,因为他已经三天两夜没有睡觉。
事后他讲述自己的梦:大理石雕像忽然变成了女人。其中一个给他指路。公园被狂风吹得一片萧条。树枝躺在地上,倏地变成了蛇。巴尔特战胜了它们,并且救出了自己的女伴侣。
一种放射性盐溶液从平台旁的铅盒里滴进他的血液中。放射性盐溶液来自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粒子加速器。该校的物理学家们通常是用这台加速器粉碎原子核。可是这一天夜里,占满整个大厅的这台机器却只为巴尔特工作——用来帮助透视他的梦。
研究梦的专家皮埃尔·马凯(Pierre Maquet)在玻璃板后面的黑暗中看守着。没有灯光干扰巴尔特的睡眠。马凯观察着面前荧屏上倏忽而过的彩色阴影。这些都是巴尔特做梦的闪烁图像——巴尔特脑组织中正在活动的那些区域的断面图。含有放射性物质标记的血液从脑回中发出特别强的亮光。
马凯利用核技术、超级电脑和20余名像巴尔特一样的志愿应试者,相信自己已找到了一条释梦的新途径。日前,这位比利时的神经病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梦时脑组织活动的详细图表刊载在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
马凯用正电子发射X射线层析摄影术测量到的精确度为毫米的脑图像顺序以及随后换算成的标准化脑模型,对那些试图用自然科学的理性揭示梦之奥秘的神经病学家、精神病学家和生物学家来说,是一次新胜利。以色列研究睡眠的科学家佩莱茨·拉维(Peretz Lavie)总结说:“几乎没有另一个研究领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马凯的脑组织断面图很可能指出一条解开睡眠之谜的途径:生命在睡眠中完全处于被动和无防的状态,可是睡眠对于生命的继续存在有哪些作用呢?梦中的虚幻世界有哪些功用呢?
梦魇又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所有这些问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心理学家和业余的释梦者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许多人认为梦有先知的能力。而另一些相信实证的人,对于梦的解释,往往摇摆于两极之间:
许多脑生理学家说,梦是无关紧要的脑际电影院——一种放松体操的形式。脑组织在夜间借助于它得以恢复功能。
精神分析学家则认为,夜间的画面表示隐藏的欲望——梦就像是显示清楚的屏幕,把睡眠者的整个真实世界暴露无遗。
1899年,弗洛伊德宣告了他的释梦理论。他认为,在现实中得不到宣泄的欲望,它的阴暗王国便在夜间开拓自己的道路。弗洛伊德把梦称之为“变态心理的图像”,是进入潜意识黑暗世界的阶梯,是了解睡眠者性格的理想途径。一星半点的暗示,欲望就会骤然上升,而且是如此放肆,以致睡眠者从来不承认梦中的欲望——这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的鼻祖要急急忙忙去寻找引起他的病人做梦的事物:见到空腔,会梦见阴道;见到香蕉,会梦见阴茎。
1977年,美国两位精神病学家阿伦·霍布森(Allan Hobson)和罗伯特·麦卡利(Robert McCarley)对弗洛伊德的学说展开了总攻击:他们发现,脑干在梦中会发出混乱的信号——兴奋电脉冲,从而引起视觉和听觉的大脑中枢活动。这两位研究人员从自己的发现中得出结论:梦无非是脑组织的怪诞创作;试图给这种神经雷达以一种意义,纯属徒劳。从脑干发出的频频电脉冲很可能是用来加强有用的记忆和抹去多余的记忆——即夜间在头脑中进行整理,做梦的画面在此时无非起着伴奏音乐的作用。霍布森说,“我们做梦,是为了训练我们的记忆”。这种论点已超过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并排斥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象征学说。美国女心理学家罗莎琳德·卡特赖特(Rosalind Cartwright)更是十分自信地说:“梦见一根香蕉仅仅是梦见一根香蕉而已。”
可是这种轻视精神作用的简单化理论,也遭到精神分析家们的反驳,他们说,对脑组织进行这样的解剖根本不可能说明夜间做梦的“精神动因”。一位著名的美国精神分析家问道:“如果霍布森一点都不利用精神分析理论,他怎么能自以为掌握了关于梦的知识呢?”
不过,神经生理学家们对于这种指责仍然无动于衷,他们继续使用自己的测量仪器和手术刀,在研究梦的领域内,揭开愈来愈使人惊讶的事实。他们发现,对几乎所有哺乳动物来说,做梦对生命至关重要。他们在猫、兔子和袋鼠处于典型的所谓“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测量了这些动物的脑电流——快速眼动随着梦境而出现。
还用老鼠做了如下的实验:白天让老鼠在滚动的转轮上玩得精疲力尽,夜间把这些老鼠关在一只充满水的盆里,水的高度恰巧能让老鼠把嘴露出水面。这些老鼠学会了把头露在水面上睡觉,不久它们便开始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做梦,颈脖的肌肉随之放松;于是鼠嘴淹入水中,它们重又醒来。其中最坚韧的老鼠熬过了60个不做梦的夜晚——随后都相继死去。
唯独在海豚身上,研究人员测量到的脑电流曲线和其他所有高等哺乳动物不同。因此,长久以来似乎觉得这种有智能的海洋哺乳类不会做梦,可是后来终于用水下电缆测量到一会儿从海豚的脑部左边、一会儿从脑部右边发出非常缓慢的脉冲电波。这就清楚地表明,脑的两半部进行了分工。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从而使海豚呼吸空气不致间断,犹如高速公路上的远距离驾驶员在夜间每隔两小时对换一下自己脑组织左右两半部的工作一样:当左半边的脑在控制方向盘时,右半边的脑则浮想联翩。反之亦然。
可是这种头脑中的夜间戏剧究竟有何用处呢?神经病学家从猫脑的电振荡中至少找到了做梦的一种用处。当猫必须熟悉一个新环境时,被称为“θ节律”(一种脑电节律)的神经信号使睡梦中的猫的脑回非常兴奋,而所测量到的电脉冲和猫醒着时的脑电波有惊人的一致。不久,一名美国研究人员乔纳森·温森(Jonathan Winson)弄清楚,这种独特的电脉冲——睡梦中的θ节律是用来把回忆深深地印在记忆之中。如果用一种电振荡发生器刺激处在θ节律中的老鼠的脑组织,老鼠学会驯兽表演就更快。温森肯定地说:“这就解开了一个谜。动物显然是在梦中学会一切。”
与此相反的试验也证实了这种推论:温森在傍晚训练老鼠,然后把老鼠关在水盆里过夜,盆里的水刚刚够老鼠伸出嘴。经过这样一个不做梦的黑夜以后,老鼠的行为就像完全没有经过训练一般。
前年,对人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结果也差不多:这些受试验的人一旦出现睡梦的脑电波,就立刻让他们醒来,尽管他们刻苦学习,可是什么也记不住。因为正如电脑在夜间运算出自己的数据一样,一种永不枯竭的意识电流显然是在梦中把大脑皮质的联结不断提高到最新状态。
除了梦的记忆功能之外,列日大学的皮埃尔·马凯所测绘的脑部活动图像表明,情绪感触对做梦起着巨大的影响;但热衷于逻辑的研究人员却轻蔑地把情绪感触视为是神经丛中的多余之物。
然而人们早就知道,脑组织的各种区域都是为了处理情绪感触。主管喜怒哀乐的脑杏仁核(Amygdala)是脑组织的情绪控制中心。它恰恰是挨着脑干,处在头颅的正中央。它把经历过的感觉传送到长期记忆之中,把这些感觉分类成回忆,需要时重新唤入意识之中。脑杏仁核显然也驾驭着梦。
马凯的发现是:在夜间作透视时,睡梦者的脑组织中那些闪烁发亮的区域恰恰就是某些梦境正在活动的地方——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嗅觉中枢根据做梦者在梦中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或者闻到的香味在进行活动。不过,前脑主管时间感、应急思维和逻辑的全部脑回均停止活动——这就是为什么睡梦者在梦中总是看到自己跌跌撞撞地行走。在梦中,脑组织中神经活动最活跃的部位始终是脑杏仁核——主管情绪的司令官。产生画面、声音或者香味的脑部活动均来自脑杏仁核发出的信号。
那么,这个头颅中央的神经细胞结是不是弗洛伊德曾经寻找过的进入潜意识的桥梁呢?从而也可以说,情绪感触是不是梦中情节的来源呢?这些由白天的画面、经历和声音形成的万花筒是不是在梦中互相纠缠在一起呢?——是的。
马凯拍摄的脑部照片导致了上面这些推论。而对猫的脑部所作的手术实验也可作为这些推论的佐证。猫的脑部中枢有一部分是主管肌肉在睡梦中放松的。研究人员先用手术破坏这一部分脑部中枢。手术以后,猫在睡眠中不断出现噩梦:它们吼叫、狂怒、追逐想像中的敌人,几秒钟后便惊慌地飞奔起来。
梦中变化无常的情绪——夜间盛怒的诱因同样会把梦中的某种经历深深印在脑子中。因为一种动物的脑组织越精细,通过本能而固定的程序就越少,所以梦中的恐惧才会和猫的头脑中对狂吠的狗的想像联系起来,从而决定飞奔逃跑。马凯于是推测,如果没有睡梦中的学习,动物就要完蛋,首先是人属于此类情况。
科学家们还证实了,做梦至少对心灵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几年以来,精神病学家就已知道,许多慢性抑郁症是由于做梦和无梦睡眠阶段之间的顺序被扰乱所致。如果设法使病人改变睡眠的节律,有些患者的沮丧就会消失。
那么,经历过的情绪感触又是怎样影响做梦的呢?1976年26名美国儿童被绑架一案可以作为示例说明。他们当时被绑架到一个地洞里活埋。16小时以后,才有2名强壮的男孩挖开一条逃生的路。但是几年以后噩梦仍然折磨着这两名无辜者。不过,夜间的痛苦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
多年来,美国女精神病学家勒诺·塔(Lenore Terr)对这两人进行了追踪研究。她发现,这两个孩子最初做梦时经常重复当时在地底下的几小时情景——就像一部恐怖影片不得不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来梦中的情节稍有改变,并且出现了新的人物。当他们最后长大成人时,他们的恐惧在梦中则以象征的画面出现:被恐龙追赶或被狼人吞食,或者他们看到自己是自己死亡的目击者。这样一些发现是和马凯从脑图像中得出的分析相一致的:即,梦是情绪的反映,梦中的各种场面是对情绪的图像说明。综上所述,奇异的梦境既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某些象征的曲折反映,也不是如美国精神病学家霍布森所以为的那样:梦是脑部神经频繁活动的偶然产物。
今天,愈来愈多的研究人员倾向于这样一种推论——梦是一种记忆过程:没有逻辑、取决于情绪感触、有时还奇特怪诞。
至于有时候睡梦中出现性爱和刺眼的画面,这也许人是一种有情欲的造物吧。霍布森说:“梦之所以存在,有时也是为了自娱排遣,让人在睡梦中哑然失笑。” 科学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