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集市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电子集市0

漫步中关村,最引人注目的是联想、四通和新建成的中科电子大厦等蓝玻璃墙建筑,但最热闹的地方却并非这里,而是躲在这些高大建筑下的电子配套市场。配套市场的门脸都很小,有的比旁边的小公司还要小,但找它们却不必费神,只要看到哪儿的自行车塞满便道,挤上马路就是了。

电子市场很像农村的集市,或是城市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有的门面干脆接在自由市场边上,所以,很难把它与高科技联想到一块儿,可这里卖的,却多是技术含量颇高的产品。

电子市场最奇特的景观是一人高的塑料饭盒堆成的高塔,装满各式各样的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价格从几分钱到几元钱不等。这样的柜台使人想到小商品批发市场里被小百货挤得站不直身子的摊主形象。不过,配套市场里更多的却是电脑配件,微处理器从486直到奔腾200应有尽有,硬盘更从420M摆到3.2G,不出市场,就可买到攒一台电脑所需的各种配件,外至机箱,内至主机板上的小插件。商品明码标价。中发电子市场的经理说:“我们这儿的东西就是便宜,一块集成板在这儿14元,旁边的大公司就得卖17、18元。”

台湾宏碁电脑的一幅著名的广告是,阿拉伯的露天集市上,拴骆驼的木桩旁边是一老者的电脑摊,鼠标器从棚顶挂下来,传真卡、显示卡堆在箩筐内,老者怡然自得。对面是贩卖陶罐的摊子。

5年前,这还是人们不愿想、也不愿面对的图景。286电脑需要空调器伴驾,进电脑房必须换拖鞋,大多数用户面对的,还不是主机,是终端。5年来电脑升级换代,价格一泻千里,昔日的贵族终于进入平常百姓家里。

中关村的电子配套市场大多建立在两三年前,那时正是攒机商充斥一条街的时候。现在,尽管以攒机为业的小公司有增无减,但光顾配套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个人攒机已成潮流。多媒体电脑的出现更拉动家庭消费,忙于升级换代的电脑迷们在这里找到一方天地。有些摊主甚至推出攒机服务,一台奔腾100、8M内存、850M 硬盘、0.28mm逐行彩显外加声卡、解压卡的多媒体电脑才6000余元,便宜得让人吃惊。

对市场最大的担忧也正在于它的便宜,电子产品不同于一般日用品,不懂行的最怕用上假货。配套市场的管理人员介绍说,贩假的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摊位都是厂家租用,不合格可以退货。但也有造假的情况,如把奔腾75磨制成100,如果发现,尽可找市场管理员。电脑毕竟是专业性很强的商品,懂行的逛市场从容自在,初入此道的最好多看少动。好在配套市场各有分工,中关村一带的以卖家用品为主,VCD、鼠标垫、磁盘等的消费与毛巾香皂没什么两样。黄庄的市场面向企业,同业之间交往自然少费口舌。

从高楼大厦到半地下室,中关村走出平面布局。电子市场充当着高科技走向普通人的桥梁。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