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的白炽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吴亮)

最近国家计委、科委和经贸委联合制订了《2000年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其中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要逐步淘汰白炽灯。

作为人类第一种电光源的白炽灯,自从上个世纪被爱迪生千辛万苦发明出来后,已伴着人们度过百年岁月。曾几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被当作社会发展标志之一的电灯,无疑指的是白炽灯。而到了世纪末的今天,白炽灯却不得不退出生活,走进博物馆了。

白炽灯要遭淘汰,主要是因其照明度低、耗电量高,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效节能电光源”相比,属“低效电光源”。一只60瓦的白炽灯,它的照明度和一只11瓦紧凑型荧光灯一样,可耗电量却是后者的5倍,也就是说二者的发光效率之比是1∶5。

无疑,一只能如此高效的节能灯在价格上肯定会比白炽灯泡贵一些,但要是细算算经济帐,人们还是愿意舍白炽灯去用节能灯。

还是以11瓦的节能荧光灯与60瓦白炽灯相比较。标准节能灯产品可连续使用3000小时,整个使用期内耗电量就是33千瓦时(度)。全国平均民用电价是每度0.5元,使用这只灯的电费是16.5元。目前一只节能灯管市场售价为30多元,算上电费,总共也只在50元上下。而同样使用3000小时60瓦的白炽灯,光电费就会达到90元,还不包括这中间还得换几个灯泡。

当前,国内高效照明灯具产业已初具规模,国家政策是加强节能灯具的生产和管理,对照明市场的消费进行引导。

据悉,现在正在实施的“绿色照明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到2000年,全国推广紧凑型荧光灯、细管径荧光灯以及其他高效照明产品3亿只。这项措施,将使全国每年减少耗电量220亿千瓦时;可少建7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电站,几乎相当于半个三峡水电站。 节能灯与白炽灯白炽灯

上一篇: 虚拟的金钱游戏
下一篇: 免费赠送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