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币离我们越来越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吴天)

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元。辅币单位是角和分,而分币又有1分、2分、5分3种不同面值。按理说,尽管分币是最小的货币单位,但它在流通领域与其它两种单位应具有同等的地位。可现实生活中却不难发现分币离人们越来越远,1分2分乃至5分的硬币已很少见到,大家手头最小的钢蹦往往是1角或5角。

如今市场上的商品单价一般是这样制定:千元以上的末位保留到10元;百元以上的保留到元;十几、几十元的商品也只把价位定在角。而能用分作为最小结算单位的商品微乎其微,就连农贸市场上的小商贩都不愿用一大堆钢蹦,遇到要用分的时候不会和你“分分计较”。

分币被轻视的现象遍及流通领域的各个角落,人们常把它当作一条可有可无的“阑尾”而一刀割掉。

医院门诊的药费,划价时几元几角几分都还是清清楚楚,但到付款处开出的价码全按“四舍五入”的原则把分位给削掉了,尾数一律定在角位。

邮局的电报纸、汇款单每张5分,标准信封定价是每个8分。而走进大小邮局信封几乎全买1角钱一个,电报纸、汇款单也有时被收1角一个或者干脆让你一次买两个凑整,也不管是否用得上。

连负有货币管理职能的银行对分币也拒之门外。储蓄存款利息是以天计算,银行在兑付利息时尾数上难免挂着几分。可实际兑付中,储户利息的这个零头常被银行扣除。

分币在价格调控中作用越来越小,流通量也随之减少,个别地区甚至已难得一见。究其原因,近年来物价的整体上涨的确导致人们对分币的轻视。但以分计价的商品减少并不意味着分币在计价中毫无作为。美国的物价指数远高于中国,可它仍然大量发行美分,市场上的商品尽管有的价格昂贵,但在尾数上仍不忘给美分留个位置。美国政府如此不厌其烦,首先是为了维护美分的地位,另外也能从铸造美分中获取一笔可观收入。

《银行法》中明确表明要尊重国家法定货币,维护其尊严。这条规定不仅是对主币而言,也包括了“分”在内的其他辅币。分币不应从人们手头一去不还。 分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