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村观察(2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法国政府于8月中旬宣布,秋季开学时,将把近两年来对中下层家庭中小学生的开学补助由每人1500法郎减至1000法郎,此举可使国库减少开支30亿法郎,却引起约300万个家庭不满。这是法国政府在近期压缩开支的其中一项。7月份,法国曾推出军队缩编规划,按这个规划,在未来3年内将取消法国陆军38个团的编制,关闭2个空军补给基地,撤消一批训练、后勤和医疗机构,使10多艘舰艇退役。8月7日,法国内阁会议提出1997年公共开支将比预计减少2%,即削减600多亿法郎,为此将裁减6500到7000名公务员,其中1/3为中小学教师。
法国政府的一系列紧缩政策,当然还是向1997年将公共赤字降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以达到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政治趋同标准。但这种紧缩要求面临的又是持续的政治不景气。法国的失业率目前高达12%多,今年6月失业人数已超过306万,平均每8个劳动力中就有1人失业。失业带来了剧烈的社会动荡。7月,瑟堡、布雷斯特、洛里昂等军工企业重镇已组织了“死城”运动,商店停业、学校关门,成千上万人上街示威。目前教育工会在组织“全国行动日”,9月份组织教师罢课。工人力量总工会已向其1.5万个基层组织发出动员令,准备9月21日举行全国大示威,法国总工会则已宣布,10月将组织受裁员打击的军工企业职工“进军巴黎”。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经济形势观察所最近的一份报告认为,欧盟多数成员国实行的紧缩政策可能对经济活动产生灾难性的影响。1996年欧盟经济增长低了1.2个百分点,法国跌了2个百分点。一切都与原来的预计相反:贴现率上升,普通消费者失去信心,投资停滞。该所认为,欧洲国家出现财政赤字的原因不在于开支庞大,而是经济发展不够。
希拉克却仍然坚持他的方针,他承认法国正经历一个极其困难的时期,但他认为摆脱困难的唯一方法是“眼睛向前看,卷起袖子努力工作”。红色高棉产生的分裂,使柬埔寨联合政府内部关系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红色高棉这次发生严重分裂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宝石和伐木的收入,红色高棉领导人要求把所有收入全部作为公共资金;另一方面是因为该组织推行的严厉政策,比如禁止其统治区域的各种贸易活动。今年5月的一项新政策,连村民用以运送种子和木柴的手推车、小货车都要予以没收。这次分裂的起因是450师7月16日起宣布独立,8月8日红色高棉谴责英萨利为叛徒,指出他因挪用1600美元而被判处死刑,使矛盾公开化。目前,站在英萨利一边的大约有4千多人。
红色高棉的分裂本来为柬埔寨实现和平提供了多年来最佳的机会,但柬埔寨联合政府中的各种势力也因此而都希望借此机会而增强自己的实力。洪森在8月16日立即表示,为实现和平,必须保护英萨利的人身安全,并对他既往不咎。而拉那烈在17日说,两位首相不能决定是否允许英萨利重返柬埔寨社会,此事应由全体议员决定,因为1994年全体议员一致决定取缔红色高棉洪森已明显对英萨利加强自己的实力发生了兴趣,洪森的这种态度显然会影响与拉那烈的脆弱联盟关系。那么,英萨利和他的支持者究竟能否重返联合政府?由于两大执政党的对立,柬联合政府的现状本来就处在一种脆弱维持状态,英萨利派从红色高棉的分裂,大概不会使联合政府更为稳固,反而可能使其内部关系更趋紧张。波黑内战使80%的房屋被摧毁,250万人离开家园,至今还有9万多人无家可归。战争结束之后,克、塞、穆族都面临着重新争夺自己的地盘。塞族领导人在战争期间就一直想建立一个塞族的领地,现在他们仍在抓紧清理自己的领地,以威胁、殴打等方式把领地内的少数穆族与克族赶走。在波黑西部,克族也采取了相同的态度。比如克族统治的莫斯塔尔,克族就在想方设法驱逐住在那里为数不多的穆族。而穆族则在萨拉热窝周围一些地区驱赶塞族。尽管以穆斯林为首的波黑政府曾声明,它是在维护这个国家多民族特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种种族割据丝毫也没有使战争期间的种族对立得到缓和,一切都没有改变,波黑各个地区都被切割成许多个彼此对立的单位,只是没有了枪炮声。在波黑的赫尔辛基人权委员会主席迪兹达雷维奇这样评论种族割据,他说,“我们将面临这样一种局面:在战争期间开始的进程将持续下去,这个进程就是‘种族清洗’。不用一枪一炮,而是施加其他的压力。”
利比里亚:佩里有没有能力结束内战?
8月18日,西非领导人在阿布贾首脑会议上制订了一项新的和平进程表。按照这个日程表,利比里亚各派必须严格遵守停火、拆除检查站,并从8月20日始撤离各自作战地区;必须在1997年1月31日之前解除6万名战斗人员的武装并使他们复员回乡,然后在5月31日举行选举。西非国家8国元首一致同意将西非维持和平部队人数从8500人增至18000人,以监督这个日程表的实施,并一致任命鲁思·佩里为过渡性的国务委员会主席。
利比里亚内战自1989年12月爆发,至今已有15万人死亡,260万人口中已有一半人无家可归。
鲁思·佩里是一位寡妇和7个孩子的母亲,80年代军方领导人塞缪尔·多伊执政期间,她是一名参议员。多伊打破了对奴隶后代的权利实行的约束,1990年被一个对立派别杀害,而佩里曾因使多伊提出的一项使多配偶制合法化的议案未能通过而成为新闻人物。
目前,57岁的佩里表示了她解除6万名各派别枪手武装的信心。她说,她要动员利比里亚的妇女帮助这些枪手放下武器;她说,她会像一位母亲那样对待各派别领导人,“如果必要,这意味着采取纪律手段”。
然而,利比里亚各派别组织背后的背景错综复杂,军火商以及一些大国的势力的渗透,会使佩里面临重重困难。塞浦路斯:不仅是希土冲突的升级
8月14日塞浦路斯发生的两名希腊族人被杀害的暴力事件,使希腊、土耳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塞浦路斯作为希腊与土耳其的交接地,一直是一个敏感地区。60万希腊族人组成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和由3万名土耳其士兵监护的13万土耳其人组成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一直处在对立的状态。这次暴力事件使希土冲突再度升级,也使欧洲利用塞浦路斯打算加入欧盟的机会,力图推动土耳其族与希腊族之间谈判的设想成为泡影。
在塞浦路斯发生的事件,其实已不仅仅意味着希土冲突的升级。土耳其政治面貌的一系列变化,正在引起整个欧盟以至北约的焦虑。北约多年来一直把土耳其当作它抵御苏联的第一道防线,苏联解体后,土耳其的作用则转为防御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堡垒。但埃尔巴坎成为土耳其总理后,积极地调整了其向东方发展的政策。8月10—12日,埃尔巴坎不顾美国的警告访问伊朗,在达马托法背景下,与伊朗签署了价值20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土耳其与伊拉克将重新开通两国之间的石油管道。埃尔巴坎的东方发展政策包括访问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埃尔巴坎目前对美国仍采取非常谨慎的政策,因为土耳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目前仍依赖于西方的帮助。7月下旬,土耳其议会批准了延长多国部队驻扎在土耳其南部的期限;埃尔巴坎一到德黑兰就声称:“伊朗和美国都是土耳其的朋友”。土耳其的东方政策显示的是它对自己在世界格局中独立性的追求,但这种东方政策的发展,可能使海湾地区的利益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本栏主持:林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