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病困扰中国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君梅)

牙病困扰中国人0

记者日前在北京口腔医院采访时认识了一个叫奚望的4岁女孩。这天,她没有去中国银行幼儿园,而是被妈妈带来看牙医。小姑娘张开嘴,最“门面”的4颗牙全黑了残了。医生说:“乳牙龋齿别补了,等着换牙吧。”

这样的孩子中国有多少?卫生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中国城市,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为80%~90%,农村为70~80%。

人的一生先后有两副牙齿,那个叫奚望的小女孩还可以寄“希望”于换牙,但当她6岁换了“恒牙”,便要受用一辈子了。

中国成人牙齿状况令人遗憾,一半以上国人正在被牙病困扰,65岁以上老年人平均龋齿患病率95%。除了龋齿,还有另一类牙病——牙周疾病(牙龈炎、牙周炎)。全国牙龈炎发病率为90%(发达国家少于10%),青少年牙周疾病发病率70%~80%。

谁是我们牙齿健康的“敌人”?

饮食高消费与牙齿保健低投入

1996年,中国爱牙日(9.20)的主题为“饮食与习惯与口腔健康”。

科学家、医务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很高的龋齿与经济水平、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二次大战以前,发达国家龋齿发病率很高,二战期间生活水平普遍降低、龋齿发病率也迅速下降。二战结束后,随经济复苏,龋病发病率亦戏剧性回升。

科学研究还证实了人们长期以来,从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吃糖数量越多,龋齿发病率越高。

现代儿童生活在一个真正的“糖罐”里,里面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糖果点心。一个5岁的中国儿童已经认得清“麦当劳”、“31种冰激凌”的招牌。而一个12岁的孩子可能已经开始认定意大利匹萨的“品味”。商店的柜台充斥数不清的加糖饮料,广告极具煽动性:“你今天喝了没有?”

牙病困扰中国人1

牙科从不冷清,人的一生中总会数度看牙医

自1993年夏天起,给零售商贩奉送冰柜的“和路雪”冷饮公司一夜之间尽人皆知。3年来“和路雪”每年增加品种,现在约有10种已和京城孩子“打成一片”。一支最贵的“和路雪”7.5元,而一支60克的加氟加钙牙膏6元多。一支雪糕和一支牙膏孰轻孰重?中国的妈妈们很容易在冰柜面前掏出钱包,却嫌牙膏贵了。

一些老年人热衷于买补品、营养口服液,而对牙齿保健品不以为然——他们相信中国传统的说法:“老掉牙了”,人老了牙自然要掉,还刷什么!我们的邻居日本却提出了这样的口号:“8020”——80岁的人应有20颗健康牙齿。医学上的正确说法是牙齿的正常寿命应和人的寿龄差不多。保护得好,老年人仍可以有一口好的真牙。一则有名的牙膏广告说:“牙齿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为什么还要选择带假牙喝补液的饮食方式呢?

牙病困扰中国人2

孩子们爱吃,吃的前提是要有一口健康的牙

世界卫生组织口腔保健五个全球目标(到2000年)1984年制 牙病困扰中国人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