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神话的心理分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何西风)

现代神话的心理分析0

大如城市的异星飞碟降临纽约(中为世贸中心)  

美国好莱坞摄制的科幻片投资巨大,动辙斥资上亿美元,追求大投入和高回报,拿今年问世的影片来说,《不可能的使命》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获得了1亿6千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变形人》则把这个纪录改写为2亿1千5百万美元。而在这场生意战中,《独立日》则独占螯头。

人们一般认为,科学与神话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神话属于人类的早期时代,而科学则是现代社会的同义语。然而,科幻片的存在打破了这个界限。所谓“科学幻想片”,顾名思义,就是把科学与神话般的幻想稼接在一起,它结出的果实就是现代神话。

现代科幻片几乎具有了神话中的一切必备要素。比如,神话中的人是上帝用泥土创造的,而影片《未来世界》中有一位邪恶的博士,他用集成块和比皮肤还要细腻的仿生材料造出了比人更漂亮、更有力量的智能人;神话中的主角可以腾云驾雾,独往独来,《星球大战》中的人则驾驶太空船在宇宙中自由驰骋,《超人》的主人公只需一按电钮就可以拖着宽大的斗蓬上天入地,《时光遂道》中的人物竟然可以任意出入过去和未来的任何时代;神话相信万物都有灵魂,50年代恐怖科幻片《盗尸人》中则描绘了一个专门摄取人的灵魂的角色。著名喜剧演员墨菲在谈到今年8月即将问世的心理幻想片《暗夜》时用战栗的声调说:“也许我有点多虑。可你想想,科学家只要从你的身体中提取出一点DNA(人体遗传密码),再把它放在巨型计算机中,就可以知道你将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你看,人的灵魂甚至可以复制。

除了这些相似之外,我们不要忘记,神话只是人们听说或读到的东西,而科幻片则通过屏幕把现代神话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大量玩具商则把影片中虚构的人物和外星生物形象做成了儿童最喜爱的玩具。

许多人并不讳言科幻片的现代神话意味。好莱坞编剧兼制片人克利夫·巴克说:“我们是迷信的生物,总想看到一种比人类更强大的东西或力量,它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也可能带来智慧,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是个信仰问题,而不仅仅与票房收入有关。”《独立日》制片人埃默里奇说得更直截了当:“每一代人都需要自己的神话,罗斯韦尔就是当今最大的神话。”

罗斯韦尔是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小镇,它已经成为美国心理科幻片的圣地。传说1947年7月,一架外星飞行器在小镇附近坠毁。飞行器和外星人的残骸被收藏在内华达州的一个秘密设施——第51号地区。人们说,一些科学家一直在这里进行着悄悄的研究。虽然所谓第51号地区只是个天方夜谭的神话,但它已经和罗斯韦尔小镇一道进入了美国人的流行语词典。此外,它们构成了《X-档案》、《独立日》和《暗夜》等影片的主要背景。你看,现代神话就是这么形成的。

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科幻片这种现代神话的制作者和热心观众都多少具有一种精神妄想狂的倾向。影片《边界》和《外星生物》中创造出的外星生物形象只有在恶梦中才可能见到。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是,几年前,秘鲁心理分析家弗朗西斯科展示了一批精神病人的绘画作品,它们与科幻片中塑造的形象竟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电影评论家乔治亚·哈比森说:“超自然的想象力和幻想狂症状携起手来,它们在当今的通俗文化中蛀出了一个空洞,并在不断繁衍中扩大着这个空洞。”

参与创作《独立日》的埃默里奇有一段自白,它为我们对科幻片的心理分析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小时候,我的兄弟曾经烧毁了我的全部玩具。所以对我来说,看科幻片就像进入到一个玩具世界。想起来这很有些心理创伤的味道。如果有谁指责我的影片出现了太多灾难性的场面,那么他首先应该批评的是我的兄弟安迪。”

作为艺术品,科幻片是现代科学幻想与神话联姻的产物。而作为现代神话,许多科幻片则表现出一种心理疾病症状。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以健全的心理来欣赏它。

现代神话的心理分析1

黑人飞行员和犹太电脑师并肩作战 神话独立日武打片美国电影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