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考古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东舒)

太空考古0

雷达发现当今长城边上有一条建于公元6世纪的古长城遗址  

1996年5月5日,一枚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飞向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此次运去的是光电摄影机“莫姆斯—02P”(Moms-02p)。几个星期前,和平号空间站的宇航员爬出座舱,进入太空,将整架摄影机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外部。这架高效摄影机是在德国制造的。它是美因兹的罗马—日耳曼博物馆的考古专家A·科赫(Alexander Koch)利用高科技从事研究的最重要工具。它所具备的各种透镜有菜盘那么大,重量总计约30公斤(见图片)。目前,这架摄影机正在350公里高度的运行轨道上遨游。

这架摄影机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地球上宝藏最富的墓地。每当和平号空间站飞越亚洲时,“莫姆斯”就会把西安的帝王陵墓拍摄下来。科赫说:“总共有18位中国皇帝被安葬在西安附近的巨大陵墓里。”它们像珠子似的沿着渭河排成一串。由于这些古代大墓地的规模,学者们已将它们列为“世界级文物”。每座陵园约有10平方公里大,昔日曾由高墙和堡垒环绕。一条甬道通向陵寝,两侧是带翅膀的战马和近5米高的武士。科赫打算利用目前已经开始的太空侦测飞行为这一大片陵园区绘制一幅鸟瞰图,希望有新的发现。他说:“‘莫姆斯’在空中拍摄的照片将能把迄今埋藏在地下的其他王公坟墓找到。”

在当今的考古学中,从太空寻找踪迹的方法已不再显得异乎寻常。为了勘察到有宝藏的地带,考古行业越来越多地利用雷达和红外线从运行轨道上拍摄照片。用人造卫星代替铁铲已成为箴言:

——1991年美国研究人员在苏丹阿曼发现了传说中的朝圣城市乌巴尔(Ubar),是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用雷达拍摄的照片为科学家们指引了道路。

——慕尼黑的考古学家用空中摄影在施米道夫一奥斯特霍芬(Schmiedorf-Osterhofen)附近拍下了圆圈形的泥土建筑——一个有6800年历史的太阳神祭坛的地基。

——去年秋天,位于阿拉伯南部的沙漠城市奥桑(Ausan)被测量到了,是太空多光谱摄影机找到它的踪迹。

现在,一些保守的学者也对这些成就感到信服。首先是在美国,“遥感探测”——即从太空或从飞机上的远距离侦察已日益成为地面勘探的第一步。古代埃及的太阳城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深埋在几百吨的鹅卵石和沙砾之下。美索不达米亚的都市乌鲁克(Uruk)百分之九十五被沙漠覆盖。那么,究竟何处值得发掘呢?遥感探测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图宾根的古代史学者R·罗特兰德尔(Rolf Rottlander)说:“我们从前是怀着侥幸,先看准一块试挖处,然后进行发掘。”因此,依靠自费进行大规模考古而闻名于世的亨利·谢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1822—1900)当年在特洛伊和迈锡尼发掘宝藏时不得不雇用数百名助手。

然而,高科技的考古既省时又省力。在动用铁铲以前,研究人员先用特殊的电磁装置对地面进行广泛的探测。掩埋在泥土之下的街道、河道或者建筑结构都会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

早在1988年,苏黎世的地质考古学家E·粲格尔(Eberhard Zangger)已指出遥感探测卓有成效。他曾依靠这种手段成功地解开了希腊神话中“多头水蛇”之谜。根据传说,这头巨怪是在勒耳那湖中被大力神赫刺克勒斯斩死的。可是,这湖泊又在何处呢?历史资料中作了含含糊糊的说明。粲格尔利用卫星照片终于确定了这个干涸的湖泊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位置。据分析,这个湖泊曾在古代被不断冒出来的水源——恰似多头水蛇的头——所吞噬,周围的土地变成“无法通行的沼泽”。

太空考古1

古都吴哥的卫星照片:从太空可看到埋于地下的庞大的灌溉网  

用雷达拍摄的照片特别有用。雷达波束可穿透地下5米深处。被掩埋的一切犹如被一只魔手揭开,变得一目了然。前年,美国的航天飞机携带这样一具神奇的仪器作首次测试飞行。计划中有三个考古地点:

首先,“太空成像雷达”勘察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丝绸之路的走向。由骆驼在沙漠上踏下的浅浅脚印所形成的路线在卫星照片上显示得清清楚楚。

其次,这具雷达装置拍摄了中国长城。结果是发现了在当今的长城旁边有一条建于公元6世纪的古长城遗址。而这条已完全被侵蚀的古长城现在已无法从地面上发现。

不过,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航天飞机在柬埔寨古都吴哥上空所作的侦察飞行。像所有中了魔法而沉睡的宫殿一样,雕饰精细的吴哥窟屹立在丛林之中。它是整整一千年前由高棉人建造的。先前,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里的庙宇建筑完全是为了祭祀目的,65米高的吴哥窟主建筑上的浮雕均系出自宗教的动机。然而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次会议上所发表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照片,却呈现出另一番图景:吴哥曾是一座繁华的大都邑,约有100万人口。作出这种新解释的理由是,太空照片表明,这里曾有无数的蓄水池、堤坝、运河、街道。它们纵横交叉,像蜘蛛网似的围绕着各种寺庙建筑。许多专家说,这里曾有过“庞大的灌溉网”。

美国航天飞机侦测飞行所取得的成就也激励了德国航空航天研究院(DLR)的太空工程师们。他们也打算进军史前时代,解开千古之谜。他们的目标首先对准德国考古界的传统项目:特洛伊。

多少年来,学术界对这座达耳达尼亚人的城市争论不休。荷马史诗说,有10万士兵进军特洛伊。可是谢里曼的发掘表明,该城无论如何只有九千平方米大。直至本世纪80年代,在特洛伊进行发掘的负责人——图宾根的M·考夫曼(Manfred Korfmann)仍把这块地方称为“海盗窝”。可是,根据地磁仪的测量,这种看法必须修正。仪器测出了围着城堡绕了很大一圈的厚实城墙。这表明城市面积至少有200平方公里。但是,当年的特洛伊如今已成为平地——濒临淤塞的大海湾赫勒。在这块平地之中又有什么呢?地质考古学家粲格尔猜测,沉淀物中掩埋着“人造的海港设备”。而专家考夫曼则断然拒绝这种论点。不过,粲格尔并不让步。几年前,粲格尔曾提出过自己的假设:“特洛伊就像亚特兰蒂斯(Atlantis)一样”。后者是传说中的岛屿,据说位于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以西,后沉于海底。粲格尔的这一假设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现在,他打算和德国航空航天研究院的专家W·诺亚克(Wolfgang Noack)合作,利用现代高科技来证实自己的猜测。他们的工作小组将用一架“道尼尔228”(Dornier 228)摄影机从空中为这块谜一般的平地绘制地图。诺亚克说:“飞机将在3000米高度飞行,机舱里装有特殊的雷达,能够穿透地下5米深处。”

但是,这项计划目前还受阻于缺乏资金——尚缺30万马克。特洛伊的探索者寄希望于赞助者,尤其是美国人,他们现在又在策划新的勘察飞行。

世界历史遗迹基金会的项目主任J·斯塔布斯(John Stubbs)已将一张勘察目标的清单交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有关人士。排名首位的是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山谷和位于今日阿尔巴尼亚的有2600年历史的古城布特林特(Butrint)。

美国航空航天局也将探测神秘的复活节岛。这个太平洋东部的火山岛因荷兰航海家于1722年4月5日(复活节)到此而得名,1888年起归属智利。该岛沿海一带竖立着近千座用凝灰岩雕刻成的巨型半身石像,高4~10米,重约20~90吨,并有大量未完工的石像和竖立石像的石台,以及刻有象形文字的木板。这些石像的建筑师是谁?建于何时?有何背景?——这一切统统是谜,从太空的考古或许能解开这些谜。 考古雷达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