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

作者:苗炜

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0奥运会像一桩大生意,每个申办城市都希望得到它。而政府的色彩正淡去,经济的色彩越来越浓

1987年2月8日,亚特兰大的一位名叫比利·佩恩的律师忽发奇想,他要为这个城市夺取一次主办奥运会的权利。在此之前,他刚刚为一个教堂进行完一次筹款活动,某种惯性让他想到了奥运会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筹款活动。据说,佩恩先是说了一个带“O”的词,然后立刻想到了奥运会,并对妻子说出了他的想法。那个带“O”的词是什么?也许是这个律师在早上打了个呵欠。

亚特兰大以前还从未申办过奥运会,而在过去的50年里,还没有哪一个城市首次申办就获成功。而且,当时人们几乎认定应当由雅典来举办纪念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00周年的1996奥运赛事。

佩恩离开了律师事务所,以自己拥有的房地产做抵押而获得了150万美元的贷款。他用这笔钱支付家庭的日常生活及在国外游说旅行的费用。

有这样一则轶闻,佩恩前往瑞士洛桑会见萨马兰奇时,他准备的礼物是酒杯,他对萨马兰奇说,用这种酒杯喝冰镇薄荷酒最合适,而萨马兰奇一语双关地问他,喝可口可乐合适吗?

总部设在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饮料廉价、通俗、风行于世,就像这个城市出产的那部名叫《飘》的小说。公司否认他们为亚特兰大提供了更多的申办资金,但仍有人认为,亚特兰大获得成功与可口可乐的影响密不可分。

尽管美国各级政府表示,亚特兰大主办奥运会将不能得到政府资助,但这对佩恩来说不是个难题。他许诺将通过私营经济渠道筹措到主办奥运会所需的15亿美元的经费,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已说服30家拥有10亿资产的大公司作为赞助人或合伙人向亚特兰大奥运组委会提供管理和技术人员,或者每家捐助价值1000万到6000万美元的实物或现金,此外还有125家公司签订了作为奥运会指定产品供应商的协议。

事实上,尤伯罗茨1984年组织的洛杉矶奥运会已表明,没有政府的支持,奥运会同样能成功。他首先做的是压缩开支,尽量不修建新的体育场馆,租借加州大学的宿舍作为奥林匹克村。此外是广开财路,比如每个参加火炬接力的美国人要交3000美元的“买路钱”,这个作法受到了最广泛的抨击。而尤伯罗茨最伟大的贡献是重新确定奥运赞助商,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有628家赞助商,但提供的资金仅为700万美元,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了10亿美元,这笔债务现在仍由蒙特利尔纳税人负担。尤伯罗茨减少赞助商的数目,提高赞助资金,他为洛杉矶市政府带来了2.5亿美元的盈利,自己也成为一个另一种意义上的奥运英雄。

尤伯罗茨从洛杉矶奥运组委会拿到的47万美元分红足以支付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的全部费用。

100年前,希腊雅典筹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就出现了财政困难,希腊人进行全国性募捐,共筹款33万德拉马(希腊货币名称),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商人。一位名叫阿维罗夫的富商捐出了100万德拉马,他换来了一座自己的塑像,雅典人在奥运开幕前一天为他的塑像举行了揭幕礼。

1932年,第一次把奥运会带到洛杉矶的也是个商人,他叫加兰德,曾是加州商会会长,他在1920年时受洛杉矶市市长之托去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游说,他在两年后成为奥委会委员,又过了10年,他目睹奥运盛会在自己的家乡举行。

与以往商人们鼎力相助并视之为某种公益事业不同,现在的人们更愿意把奥运会本身看作是一桩生意。与尤伯罗茨在洛杉矶获得主办权后才接手组织工作不同,佩恩为亚特兰大奥运会工作了9年。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1当亚特兰大申办成功后,佩恩开始拿53万美元的年薪,而到了1995年10月,他的年薪增至669112美元,这使佩恩成为美国非营利性机构行政主管中收入最高的一位。佩恩说:“我的薪水确实很高。但其中40%交了税,另外1/3要支付那150万的债务,到奥运会结束,我还将欠57万美元,可是大家还是为了我的薪水问题让我的日子不好过。”

由于没有政府的资助,亚特兰大奥运组委会确实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筹款上,以致国际奥委会的庞德表示,今后如果没有政府承诺负担相当部分的开支,国际奥委会将不会把奥运主办权交给某个城市。这番话引来佩恩的抗议,他在电话中责问庞德:“难道我对某些方面在经济分成上的安排满意吗?”佩恩始终认为主办奥运会并不是一桩生意,但组委会筹到的每一块钱中要交给美国奥委会和国际奥委会三毛五分。

事实上,得到政府的支持并不意味着万事顺利,而很可能是多招来一个分红者。澳大利亚奥委会、悉尼组委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正设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今年早些时候,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官员说,只要奥运会赢利,他们将让澳大利亚的纳税人获得更多的好处。澳大利亚奥委会发言人立刻反击,说州政府的言行暗示他们是一群贪婪自私的乌合之众,好像奥委会正向纳税人伸手要钱来充塞自己的腰包。发言人强调,奥运会的红利不应由纳税人分享,而应用于本国运动员的培养,按照1993年悉尼获得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时的协议,如果奥运会赢利,利润的10%将归澳大利亚奥委会,10%上交国际奥委会,其余的80%将由澳大利亚奥委会保管,用于本国运动员今后参加国际比赛。然而,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希望修改这项协议,取消国家奥委会在政府财政决策中的否决权。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2那些尚未获得奥运主办权的国家,各方相处得却很和谐,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一年前成立了“里约——2004”公司,开始筹划申办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家公司是由巴西奥委会同里约市工业联合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机构,并得到了联邦政府、众多政界显要及体育明星的支持。

美国媒体分析,巴西将被奥运会的花费拖入债务之中。在尤伯罗茨、佩恩之后,美国佬似乎对操办奥运会有了驾轻就熟的感觉。盐湖城已获得200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波士顿有意申办2008年奥运会,休斯顿则酝酿申办2012年奥运会。

休斯顿市议员约翰·凯利打算再演一回比利·佩恩这样的角色,他认为,在正式提出申办之前,需要做的两件事是,先要建立起一层层支持休斯顿的领导人,再就是在私人范围内找到足够的经济支持。休斯顿至少需要200万美元来进行申办过程中的游说旅行及公关活动,凯利说他目前已筹到30万美元。但得州的一位官员说,凯利虽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担纲的却应是另一类人,他们可以打一个电话就能找到那些有钱人,得州某些有钱有势的人并不喜欢由凯利牵头操持申办。

休斯顿希望成为一个新型的国际运动城市,据专家分析,目前该市的体育设施较为全面,如获准主办奥运会,只需增加一个主体育场及一个游泳场,这就避免了大兴土木。而在今夏奥运会后,亚特兰大已成为一个今后国内国际重大比赛所青睐的地方,他们新的体育设施有将归亚特兰大勇敢者棒球队使用的主体育场,归佐治亚理工大学的水上运动中心及其他大学将拥有的曲棍球场和体操馆。此外,射击场和赛马场将成为娱乐公园,“百年奥运公园”将为市民提供一个——用我们最通俗的名词——休闲天地。

耗资16亿美元的亚特兰大肯定会被人拿来与耗资5亿美元的洛杉矶奥运会做一番比较,而且,这种比较将延续下去,每个奥运会主办者都将把促进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形象(包括政治形象)作为奥运会最重要的回报来予以考虑。“全世界青年欢聚的节目”,“以体育促进和平”,这些口号将是主办奥运会的广告用语,一百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美丽的词句、梦想与并不美丽的现实中发展的。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31964年,东京主办的奥运会共耗资30亿美元,这被看作是奥运会走向繁华的开始,但日本人通过此届奥运会缓解了与其敌对国家的关系,挖掘出其经济潜力,东京市长曾言,没有奥运会的魔力,我们将无法吸引到我们需要的投资,无法增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实力。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共耗资90亿美元,除新建体育设施外,还对城市建筑、交通运输进行了改善,这达到了奥运会铺张的顶点。

然而,在尤伯罗茨证明了奥运会赚钱的可能性,佩恩进一步证实私人经济渠道的作用之后,各个申办奥运会的城市都会更为精心地拨打自己的算盘。国际奥委会未必不把奥运会当作一桩生意来看待,奥运会提供了各种商品推广其全球性市场的机会

申办2004年奥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可以先计下自己的一笔收入,如果他们获得了主办权,就有3亿至4亿美元的经费到手。

这笔钱来自奥运会最大的合作伙伴——电视。

1995年12月,国际奥委会宣布,他们将2004年夏季奥运会、2006年冬季奥运会及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美国地区电视转播权卖给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总价值为23亿美元。其中,2004年奥运会为7.93亿美元,2006年冬奥会为6.13亿美元,2008年奥运会为8.94亿美元。这桩一揽子交易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在比赛地点尚未确定之前就将电视转播权售出。同时,这桩交易减少了奥运组委会的收入份额,主办奥运会的城市组委会只能从转播费用中拿走49%,而在95年8月签定的悉尼奥运会转播交易中,悉尼能获取转播费的60%。

NBC成为这桩交易中的明星,他们已获取2000年至2008年间5届奥运会转播权,悉尼、盐湖城已归其所属。而在此之前,汉城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美国地区)也在NBC旗下。

NBC体育部主席埃伯索尔随后透露了这桩交易的经过。在1995年8月1日,埃伯索尔等人开始谋划夺得悉尼及盐湖城的奥运转播权,当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正与西屋电气进行产权交易,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大都会”正被迪斯尼收购,默多克旗下的FOX已开出了7.01万美元的价格购买2000年悉尼奥运转播权。埃伯索尔飞赴瑞典哥德堡与正在那里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活动的萨马兰奇会面,在哥德堡的希尔顿酒店,埃伯索尔计上心头,他的建议是两桩生意并成一桩,悉尼与盐湖城的转播权都买。这一打破常规的想法激起了萨马兰奇的兴趣,他让埃伯索尔与国际奥委会负责北美电视转播事务的庞德会面,埃伯索尔立刻飞往加拿大蒙特利尔。8月4日上午10点,他们来到庞德的办公室,一边谈判一边在电脑上打出协议草稿,下午4点,他们成交了。NBC为悉尼奥运会美国地区转播权付出7.05亿美元,为盐湖城冬奥会付出5.45亿美元。埃伯索尔与萨马兰奇互通电话彼此都说了一番客套话,但埃伯索尔听出来,萨马兰奇对这种“批发”交易很兴奋,他立刻与NBC头脑人物商议。并在8月份内拟定了购买2004至2008年间三届奥运会转播权的协议,9月,埃伯索尔赴洛桑会见萨马兰奇,11月,NBC开始与国际奥委会进行谈判,1个月后,23亿美元的电视交易达成了。按照这份协议,国际奥委会除提高了其转播费分成外,还将从NBC奥运转播的广告收入中拿走50%。

有评论称,萨马兰奇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是想将其权力的影响延伸至下个世纪他无法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一职之时。但埃伯索尔足可以傲视同行,到2008年,他只有61岁,他说,我的电视生涯中全部拥有了奥运会。显然,他已将CBS控制的1998年长野冬奥会忽略不计。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4我们可以用“更多、更富、更残酷”来形容电视与奥运会的联姻,电视转播费用更多了,国际奥委会更富了,媒体之间(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与欧广联)的竞争更残酷了。在1980年,NBC 为莫斯科奥运会转播费开价为8700万美元,而到1984年,ABC付给洛杉矶的转播费已升至2.25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组委会要价为5亿美元,但最终只以3亿美元成交。1992年巴塞罗那,NBC花了4.01亿美元,今年的亚特兰大为4.56亿。

我们有一张图表来显示自1980年以来奥运电视转播费用的走势,此外,我们还可以补充几个略显陈旧的数据,1960年,CBS购得罗马奥运转播权,费用为40万美元,1964年的东京,转播费为150万美元,1972年慕尼黑为750万,1976年蒙特利尔为2500万。

1996年3月,国际奥委会公布了从亚特兰大奥运电视转播费和市场销售中收入所得的分配方案,其中5650万美元均分为26份,每个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将获得均等的一份。另外的3200万美元则根据各项目的普及程度划分,而所谓普及程度的依据便是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收视率。田径是唯一的一个一等,国际田联获650万美元;二等的是篮球、体操、排球、足球、游泳,各得250万;网球、马术、手球等项目为三等,各得100万。业余拳击、乒乓球、羽毛球、射击等项目为四等,各得50万。电视,不仅决定着体育组织的收入,也会对奥运项目的设置施加影响,日本相扑正雄心勃勃地向奥运进军,作为吸引观众的一招,他们正筹划在业余范围内开展女子相扑。相扑希望在2008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而大坂正在申办该年的奥运会。体育组织无法忽视电视的影响力,为吸引观众,国际排联已对排球规则做了“革命性”的改变,国际体操联合会决定在今后的比赛中取消规定动作,鼓励选手做更新、更难的表演。

奥运会提供了各种机会,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市场,因此,问一个商人为什么要跻身于奥运会便成了个愚蠢的问题。

然而,所有商人都回答了这个愚蠢的问题。

A-B公司主管媒介及运动市场部的副总裁普多罗说,随便一个超级市场,里面就可能有30种以上品牌的啤酒。要想让你的牌子比别人的更突出,那么加上奥运五环的标志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现在,我们可以从电视广告中看到,百威啤酒的易拉罐上正在被烙上象征奥运的五环。

John Hancock人寿保险公司合作部主席瑞思认为,其公司出售的产品是信用,而奥运会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运动,他说,成为奥运全球赞助商可以使公司的业务达到国际水平,有助于以往那些不认识他们的人能知道这家公司,比如亚洲。

施乐公司主管奥运项目的布朗说,在办公自动化领域内,各厂家的竞争是激烈的,施乐赞助奥运会的目的是接近消费者,不管他置身何处。

那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霸主地位的厂家也不会放过奥运会,可口可乐亚特兰大公司总裁威斯特说,奥运会是全球化的,而可口可乐也是全球化的产品,这就是可口可乐与奥运会相伴68年的原因,我们不仅要让人们知道可口可乐是一种饮料,还要给消费者一个精神上的印记。麦当劳将在亚特兰大奥运村建起6个快餐厅,其发言人自信地表示,麦当劳快餐厅将使运动员有一种回家的熟悉感,因为运动员的家乡肯定也有麦当劳。快餐厅要向国际奥委会提供食谱进行审核,那张3岁孩子就能背下来的食谱中将增加一道菜——水果。

3个类别的31家赞助商将为亚特兰大奥运组委会提供价值6.28亿美元的服务、实物或现金,你会发现维萨卡,发现7万名志愿者都身穿Sara Lee提供的服装;每个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将得到博士伦公司提供的雷朋太阳镜,还可以到设在奥运村中的博士伦中心去检查视力配眼镜;使用柯达胶卷的摄影师会得到免费的冲洗服务;UPS的速递,松下的电器,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和对讲机,通用汽车的各式车辆;宝马和尼桑的汽车,你还会忽略的空调以及保安设备,IBM提供的触摸式电脑会让你了解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一切,而这家公司希望借此表明,他们不仅仅是一家硬件公司。总而言之,你完全可以把奥运会当作是一次博览会,了解到银行业务、酒店服务乃至自行车、运动鞋、化妆品等各式服务和产品,事实上,亚特兰大组委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光顾今夏奥运会的商界代表人数将超过运动员及教练员的人数。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5价值280亿美元的全球体育产品市场在奥运期间自然会有一番争斗,阿迪达斯和彪马公司希望借此扩大他们在美国的知名度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他们的对手是耐克和锐步。阿迪达斯将给至少26个国家的代表队提供装备,彪马将资助3个国家队,并为克里斯蒂、科林·杰克逊这两位有望夺取田径金牌的选手提供装备。耐克则精心打扮着将在本届奥运会上很可能是拿到金牌最多的一支运动队——美国田径队,他们曾希望用耐克的“钩子”代替运动衣胸前美国国旗图案中的“星星”。

在北京,一种水杯的广告及电视降价促销也与奥运拉上了关系。100年前,顾拜旦是无法想象奥运会今日之成就的。

1894年巴黎的国际体育会议上,顾拜旦提议,为扩大奥运会的影响,第一届奥运会应在巴黎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他的提议被否决了,但1900年的奥运会按照顾拜旦的方法办了。负责两项会务的法国政府官员很轻易地就把顾拜旦排挤出了筹备班子,奥运会很像是世界博览会安排的体育表演,赛程竟达5个月之久。有意思的是,比赛项目按博览会的工业类别分在16个区域内进行,比如击剑是在刀具制造业展览区,划船是在救生设备展览区。与博览会同时“出演”奥运会的情况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和1908年的伦敦继续,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终于中止了这个奇怪的现象。

现在,奥运会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博览会来扩大影响了,而商人们需要借助奥运会。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已把体育当作一种职业,他们会从这项职业中得到金钱,还有职业病

在美国田径奥运选拔赛尚未举行时,卡尔·刘易斯又一次表明职业化的重要,他说他参加奥运会百米跑应至少获得10万美元的出场费。这位获得过8块奥运金牌的选手从未登上过美国运动员收入排行。曾4创400米栏世界纪录的摩西也发表讲话说,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应得到金钱奖励。

国际业余田联一直被田径明星要钱所困扰,他们除设置大奖赛外,还为世界田径锦标赛金牌选手提供奔驰车作奖励。但这一普通人梦寐以求的玩意儿在田径明星看来不如金钱实在,两届世锦赛万米冠军盖布雷西拉西亚说,他还没有申请驾车执照,不过有两辆车也不错,如果他撞坏一辆,还有一辆可以用。迈克尔·约翰逊不知道把车送给谁好,莫塞利的车一直扔在阿尔及利亚家中的院子里。他们坚持田联应该给钱而不是车。国际田联主席内比奥洛曾是一位贫穷的跳远选手,他说如果他年轻时能有一辆奔驰车就等于实现了其全部梦想,他拒绝在田径世锦赛上发奖金的原因在于,如果他这么做了,下一步就要在奥运会上发奖金。

尽管奥运会除金、银、铜牌别无奖励,但众多运动员在奥运会后所得到的不会只是牌子。

俄罗斯奥委会正力争在今夏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金牌榜上超过美国,他们许诺,每位获得金牌的选手将得到10万美元左右的奖金。

中国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颁发给金牌选手的奖金也令人吃惊,当年的8月12日,中国运动员从巴塞罗那回国的当晚,北京的一家公司就把邓亚萍、伏明霞接到饭店发奖。8月13日,张山接受了一辆奥迪汽车。14日,霍英东向奥运有功人员颁奖,当天报纸报道的各类奖金数达到1300万元人民币。15日,曾宪梓、来辉武向运动员发奖。运动员接受来自各方的奖励经国家税务部门认定免收个人收入调节税(当时的税目名称)。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6尽管而今的体育明星们对一辆汽车已没有多大的兴趣,但在奥运会倡导“业余”原则时,一辆车却关系着他是否有资格参加奥运会。1947年,加拿大女选手斯科特在世界锦标赛上获花样滑冰冠军,渥太华市政府决定赠送给她一辆豪华汽车。国际奥委会委员布伦戴奇闻听此事,向斯科特提出警告,如果她接受汽车,将失去1948年参加瑞士圣莫里茨冬奥会的资格。斯科特暂时放弃了汽车,她在第二年的奥运会上再夺金牌,3个月后,斯科特接受了汽车,并转为职业选手。

迂腐的美国人布伦戴奇在1952年至1972年间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所坚持的所谓“业余”原则受到了各方的质疑。西方舆论认为,几乎所有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苏联选手、民主德国选手都从政府那里领工资,而他们的工作就是训练。布伦戴奇表示,我们没有证据,那些国家报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都有自己的职业——人民公社的拖拉机手,士兵或商店售货员。这种情况从50年代延续至70年代,美国人的变革是给优秀运动员提供政府津贴及更多的大学奖学金名额。

这种“职业”与“业余”的较量也改写历史,在1912年奥运会上获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两块金牌的索普曾被剥夺过荣誉,因为他参加过职业棒球的比赛,而在苏联人笔下,索普是美国种族歧视的牺牲品,他被人诬陷了。1953年,索普去世,30年后,萨马兰奇亲赴洛杉矶将奥运金牌赠予索普的儿女。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7布伦戴奇始终认为,运动员应为体育的乐趣和自身的荣誉比赛,而不是作为国家的剑客为种族形象比赛。他主张体育与政治分开,但是,1936年他作为国际奥委会特派员赴柏林考察时固执地认为当时的德国可以主办奥运会,他并不知道,出任该届奥运会总裁的希特勒并不愿意把体育与政治分开。

1956年,苏联与匈牙利在奥运会水球决赛中相遇,那场充满拳头和犯规的比赛以匈牙利获胜为结束,他们借此抗争当年苏联人对匈牙利的入侵。1980年,波兰选手科扎基耶维奇获莫斯科奥运会男子撑竿跳冠军,在场的波兰观众高喊波兰没有被征服。体育是政治斗争的继续。

1980年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却没有这么迂腐,他很快就把“业余”从奥运章程中删去,1988年汉城奥运会,职业网球选手获准参赛;1992年的巴塞罗那,NBA高手带给全世界球迷以乐趣;1998年的冬奥会,职业冰球选手获准参赛,NHL可能会组织起另一种“梦之队”。

只有等这个世界太平了,体育才不会被政治因素过多地侵袭。1972年奥运会,以色列运动员在德国被杀,1976年,非洲26个国家抵制蒙特利尔奥运会,1980年和1984年,美国与苏联相互抵制,1988年在汉城这个敏感的地方没有出现麻烦,那本来可以是一次完美的奥运会,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本·约翰逊成为奥运历史上最大丑闻的主角。

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运动是人性最完美一面的结合。但是,当运动员把比赛视作职业并要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金钱与荣誉时,人性中不太完美的一面就要出来活动。

英国选手西姆森在1994年夏季的英联邦运动会上获得铅球冠军,他本希望在今夏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取奖牌,但他知道要有所作为必须服用合成类固醇。他说,我曾被痛苦地诱惑过,我可以从一家体育馆,从其他运动员或一个医生那里得到类固醇。我对在我周围发生的服用药物现象变得失望了,他们躺在长凳上能举起273公斤的杠铃,而我只能推起183公斤,他们一些人的技巧却是最糟的,但铅球却推得很远。

西姆森在1995年他25岁的时候退出了铅球比赛,他说他是带着忧伤离开了竞技场。虽然我们无法根据西姆森的话来说明药物的泛滥,但他的另一段话却很有些道理,他说:“国际水平的比赛需要感官刺激,保持和创造新的纪录,首先考虑的是滚滚而来的金钱,而运动员的健康是放在第二位的。”

事实上,国际体育组织对兴奋剂的斗争处在一种软弱无力的状态。受兴奋剂问题困扰最严重的举重,曾规定若一个国家协会被查出有3名选手服用违禁药物,则该国将被禁赛。但1995年查出的67例只对当事人做出了处罚,而对那些支撑着这一项目开展的举重强国只是罚款了事,因为禁止他们参赛,就等于举重的“自杀”。奥运会前6个月本是兴奋剂检测的紧要关头,因为选手们可以在赛前两个月停止服药,导致奥运期间的尿检一无所获,但这期间内的“莱利事件”等一系列兴奋剂悬案都不了了之。

兴奋剂与反兴奋剂的科学较量仍在继续,但选手们已学会了用法律武器向体育组织施加压力。克拉贝、雷诺兹等大牌明星状告国际田联对他们的禁赛处罚非法,在雷诺兹获胜后,他不无得意地说,国际田联官员不敢到美国来,否则他们将被拘捕。国际奥委会为避免可能出现的麻烦,已为今夏奥运会设立了一个“特别法庭”,规定所有参赛运动员的种种争端要在该法庭审理,他们知道,美国地方法院大多会判运动员无辜,并要求体育组织向运动员赔偿巨款。

如果国际奥委会及各体育单项组织对兴奋剂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得过且过”,那么他们今后要走的路就太漫长了。英国田径选手莫达尔在1994年被处以禁赛4年的处罚,但曼彻斯特的一位大学教授证明,没有禁药成份或未被污染的尿样也可能呈阳性,国际田联不得不在今年3月宣布取消对莫达尔的禁令,这对今后的药检程序也将构成影响。更麻烦的是,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任梅德罗已提醒奥委会注意:当心“博斯曼”!因为目前对运动员做出的处罚大都违反了劳工法的精神,欧洲法庭对“博斯曼事件”的裁决表明,体育的规矩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目前的竞技体育大多已半职业化或职业化,任何禁赛处罚都已构成了侵犯运动员工作权利的罪行。在法律不完备、检测手段并不比服药手段高明、各国都会保护自己运动员的情况下,反兴奋剂斗争将处于长期的混乱之中。

另一桩“超前”的法律纠纷揭示了更深刻的问题,法国女子体操选手鲁萨克状告法国体操协会,她1994年代表法国参加欧洲锦标赛时受伤,不能再参加比赛,其父控诉法国体操协会“抛弃”了他女儿。欧洲议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目前欧洲仍有许多6至8岁的儿童在父母的支持下过早地进行不正当训练,其原因是金钱与贪婪。

然而,如果体育是一个职业,你在选择它时是否要考虑所有的风险呢?美国体操选手亨里克22岁时因器官衰竭而死,她为了控制体重而绝食或服用泻药。这两种可能导致厌食症的办法是体操运动员保持良好体形所必须的,科马内奇在参加1980年奥运会时曾在两个月使体重下降18公斤。一位英国营养专家指出,这不是降体重,而是阻止自己的正常发育。另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这些不会对运动员的健康构成影响,中止体操训练就仍可以正常发育。接下来的问题是,阻止人正常发育的体育项目真的美丽吗?奥运会:更快更富更残酷8美国奥委会协助进行的一次调查报告显示,一旦运动员开始其体育生涯,帮助他达到顶峰的并不是先天的素质和技能,接受调查的教练员、运动员及其家属把信念与献身精神排在了成功的首位。这也造成了另一种情况,部分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在达到顶峰后产生了心理厌倦,尽管另一方面,某些选手在拼命延长自己的运动生命。

米洛申娜在1995年底跳楼自杀,她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高台跳水银牌后陷入一种放纵的生活,并与贩毒组织有关。巴城奥运男子三米板跳水冠军马克·伦齐在获金牌后曾有两年未跳入游泳池中,他说,我一度彻底垮了下来,我觉得自己已获得一生中应得的一切,我没有什么需要努力的了。我虽未自杀,但我躺在那里说,我的生命开始发臭了。

幸运的是,马克·伦齐已治愈了他的心理障碍,很可能再出现在亚特兰大。

亚特兰大300公里外的阿尔法雷塔农庄里居住着另一位奥运冠军,他叫凯文·扬,4年前他石破天惊地打破了400米栏的世界记录,却很快厌烦了比赛。他在农庄里干活、看书、听音乐、跑步,他认为在状态不好、厌倦比赛的情况下去赚出场费是最无聊的,他宁愿隐居。在那个农庄,这位奥运冠军与每个干活、看书、跑步、听音乐的人都没什么不同。他心中的奥运会是什么样子呢? 电视转播亚特兰大奥运转播奥运会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