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观察(1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地球村观察(18)0佩雷斯下台后,美国在中东舞台上失去了它的主要演员。但美国马上又开始了它与内塔尼亚胡关系的重新组接,内塔尼亚胡毕竟在美国受过教育,并在美国工作过,他熟知华盛顿和美国传播媒介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内塔尼亚胡必须面对美国每年30亿美元对以色列的援助。

其实,内塔尼亚胡一上台,美国已给他安排了利库德集团前总理贝京已经扮演过的角色。当年贝京通过归还西奈半岛,换取了与埃及的和平。美国希望内塔尼亚胡能够提供佩雷斯未能提供的东西。内塔尼亚胡当然明白和平进程与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在上任后一方面已明确表示要继续和平进程,一方面回避了他的政府以土地换和平或在西岸建犹太人定居点的计划,他以保持沉默的方式避免使美国感到不安。

目前,内塔尼亚胡在领土问题上,仍然保持着他的强硬立场。6月5日,他已与阿拉法特就耶路撒冷地位问题首次交锋,表示不会同意建立巴勒斯坦国、分裂耶路撒冷,不会同意放弃戈兰高地。但美国显然希望通过它的控制,使强硬政策逐步软化。美国对它的控制能力显然充满信心,它一方面确定内塔尼亚胡的角色,对其内阁政府进行各方面的渗透;另一方面又敦促阿拉伯国家保持对以色列和善地敞开大门的态度,以确保中东进程不偏离既定的轨道。

美国正在为中东精心设计着未来,美国希望以色列的上台者只是一个多少保留一点个人意志的棋子,佩雷斯是如此,内塔尼亚胡也是如此。澳大利亚:希望有自己的共和日

6月10日,澳大利亚英国女王寿辰公共假日,澳总督按每年惯例公布500名获封名单。澳大利亚著名律师、作家斯卡特在授勋仪式上拒绝了由总督授予的这项荣誉。她表示,“获得这项荣誉是澳大利亚人对我在妇女和法律方面所做工作的承认,但我不能接受英国女王的勋章。等到澳大利亚有了自己的总统,我希望再从他手中接受这一荣誉。”

斯卡特的行为,代表的是澳大利亚人要求共和制的一种愿望。自去年澳大利亚工党主张全民投票,在澳大利亚实行共和制后,澳大利亚人越来越不满于社会现状。关于谁来主持奥运会开幕式,在澳大利亚各界曾展开激烈的争论。按国际惯例,奥运会应由东道国的国家元首主持。但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表示,即使澳大利亚至2000年政体不变,也不应由英国女王来主持。澳大利亚多数人还希望取消英国女王寿辰的公共假日,改在澳大利亚国庆日对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授勋。

澳大利亚的历史,是英国殖民化与澳大利亚摆脱殖民化的历史。目前,澳大利亚人已普遍对女王寿辰与传统的隆重庆典仪式失去兴趣。维多利亚州澳大利亚共和运动召集人约翰•赫斯特就建议取消女王寿辰公共假日,改在9月1日庆祝澳大利亚环境日。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希望,共和制实行那一天,成为澳大利亚人自己的共和日。地球村观察(18)1越南自1988年经济开放后,南北方的经济差距急速增大,因为50%的外国投资集中在胡志明市(前西贡)周围的南方,使1993年以来,胡志明市的年经济增长率为15%左右,人均年收入为800—900美元,相当于越南全国人均年收入的3倍。南方的发展已越来越吸引中、北部贫困地区的居民。越南有关人士已意识到,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可能会形成本来已经完整的越南的割裂,使人联想过去南北方的历史,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其中包括可怕的政治后果)。

越南目前急切地发展以河内为中心的北方地区(越南7500万人口中有半数人生活在北方)。按越南官方的计划,再过10来年,河内周围应建起6个卫星城市,并将在河内、海防和广宁组成“经济发展三角地带”。目前,这个地带得到认可的35亿美元外国投资的1/3已经落实,国家投资已增加到17亿美元。从现在起到2000年,河内地区还需补充投资60亿美元,以保证12%至15%的增长率。越南方面反复强调三角区发展的战略意义,因为南北地区经济的平行发展已是越南全国保持平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地球村观察(18)2自5月20日联合国允许伊拉克在6个月出口价值20亿美元的石油后,6月11日联合国武器检查人员又在伊拉克受阻。俄罗斯人尼基塔•斯米多维奇率领的由约30名武器专家参加的一个小组,在检查巴格达近郊一所监狱附近的共和国卫队设施时,受到了阻挠。双方僵持8小时后,以检查组撤走告终。

伊拉克并不因为联合国签署的协议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联合国签署的这项放松对伊拉克出口禁令的协议,其实是美国调整其对伊拉克政策的结果。美国在看不到萨达姆下台的希望之后,其实早已放弃了推翻萨达姆的企图。因为如果同叙利亚接近的人、如果是亲近伊朗的原教旨主义者,或者接受约旦侯赛因思想的人上台,对美国来说,情况都可能比萨达姆当政还糟。美国其实在检讨了对伊拉克和伊朗奉行“双重遏制”的弊端后,认为应在加强同伊朗对抗的基础上,放松和缓和对伊拉克的态度。而通过对伊拉克的态度,安抚阿拉伯国家的舆论,以便处理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对于美国来说,在海湾、中东这个大棋盘上,美国政策只须保证伊拉克处于目前这种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极端虚弱的境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拉克目前的政权,实际已难以对美国构成真正的烦恼。美国:三K党的“无形帝国”会重新崛起?

6月9日、10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格林维尔又发生两起黑人教堂被焚烧事件。自1995年初以来,美国南部至少已有33座黑人教堂成为了种族歧视的牺牲品。6月12日,正在加利福尼亚紧张从事竞选活动的克林顿不得不改变日程,视察了6月6日北卡罗来纳州被毁的教堂,他公开表示要尽一切力量制止种族歧视和极端主义的蔓延。

日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出动200多人协助地方执法人员对纵火案进行调查,在拘捕的嫌疑犯中,发现数人是三K党的成员。

随着美国“政治亚文化”的推广,种族冲突愈演愈烈。美国南方的三K党自1866年成立后,曾经过19世纪60年代和本世纪20年代的两次鼎盛,19世纪60年代成员超过50万人,形成过“南方的无形帝国”,给美国黑人留下过无数惨痛的记忆。令人深思的是,三K党这样的组织目前正重新以它独有的方式确立自己在美国社会中的位置。

黑和白,在美国永远是个无法弥合的矛盾。美国社会在作出保护黑人、妇女的权利同时,实际白人保护黑人,已经体现了一种施舍与被施舍的不平等。不平等的社会格局本身,就在孕育极端主义和暴力。焚烧黑人教堂事件实际只是这个不合理社会格局新近暴露出水面的部分,只要这个格局不出现根本性变化,三K党们的“无形帝国”就有重新崛起的可能。古巴:强硬封锁不能征服卡斯特罗

在美国的封锁下,古巴的债务问题越来越突出,至1995年底,古巴的债务达91.618亿美元。因为美国封锁的影响,古巴缺乏更为有利的中长期资助,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债务与出口的关系越来越失调。地球村观察(18)3古巴主席卡斯特罗6月10日在国务委员会举行的一次仪式上,非常愤怒地说,美国控制各国人民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技术、财富和政治权力的垄断。卡斯特罗强调,必须通过自主自强来抵制强国向世界强加的全球化。

美国其实非常清楚:通过强硬的封锁并不能征服卡斯特罗。根据阿根廷《号角报》记者的一则消息,美国正在计划把关塔那摩军事基地移交给古巴军人,试图通过古巴军人同其他持不同政见组织一起主张在国际监督下进行自由选举,来推翻卡斯特罗。但对于像古巴这样卡斯特罗任职近40年、反美情绪十分强烈的国家,美国的渗透实在并非易事。

  (本栏主持:林希)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