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与现代女性

作者:舒可文
旗袍与现代女性0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是哪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师,把中国的旗袍从肩部剪了一刀,另装袖子,看起来已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所以,我的朋友刘非在出国前定做旗袍时,坚决要求做那种原样的。几年以后,她在信中闲聊时说,那些精心定做的、昂贵的旗袍一点也派不上用场。

看30年代的老电影、旧照片,那时女士们的旗袍无论是华丽的,还是简朴的,无论阔太太穿,还是女职员穿,都是那么合体、圆顺。我们由于这些记录而崇拜了胡蝶、阮玲玉等一代影星,也由这些记录而怀记中国女性独有的气韵,并因此而想穿上旧日的旗袍抒发一番传统精神。但现在,似乎再也找不到旗袍和自己的恰当关系,刘非女士之所以没用上她的旗袍也是同样的原因。她每次试穿都觉得不是在穿自己的衣服:首先,上部显得拘谨,肩部被撑得过于僵直、呆板,腋下有过多的折皱,臃臃赘赘,完全没有记忆中旗袍的柔和流顺的效果。其次,臀部太窄,下面的裙摆就窄,几乎不能迈步。如果把裙衩开得过高,又变成舞台服装,并且与传统旗袍的精神不符。如果把臀围放宽一些,则显得空晃、无着落。后来,她做了一件无袖旗袍,仍然没达到预想的效果。无袖旗袍在30年代也是旗袍的新概念,虽然无袖,肩头仍安稳地掩在衣下,它除了不失原有的韵味,还增添了新时代开朗的气息。但现在,我们有时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女主持人或礼仪小姐穿着合体的无袖旗袍,肩头却突兀地伸出衣外,旗袍的安稳品质毫无体现,并且没有太阳裙的大方率直。旗袍与现代女性1这当然不是裁缝的无能,也不是女士们身材有缺陷,而是我们对身材的评价标准与以往不同,根本原因是现代女性的身材与30年代相比,尽管只间隔了一代人,但却有了很大变化。不管是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还是由于食物结构的改变,总之,现代的中国女性比30年代的女性肩宽了、胯窄了、四肢长了。而经典的旗袍显然不是以现代的体型为标准设计的,它要求肩部窄削,从领部到袖口的过渡不留痕迹,丰满的臀部、腰部支撑着整件衣装,浑圆却也玲秀,含蓄而不僵板。

大概是出于对传统旗袍的改造以求适应现代中国女性的身材特征这样的愿望,所以,现代的旗袍总是在肩部被剪上一刀。这样当然避免了类似刘非女士所遇到的问题,但是,我们梦中的旗袍也随着这一刀而消失了,更重要的是改造后的旗袍依然存在着僵板单薄生硬等缺陷。

问题不在旗袍,而是传统服装与现代体型的不相容。一向珍视和服文化的日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被迫修改日本服装的工业规格。修改过的和服却被认为与和服精神不相符合了。旗袍与现代女性2传统服装与现代体型的不符,使传统服装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实用性,并且不是通过修改能够改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服装的概念和品质不具现实性。事实上,尽管现代全球服装趋于一致,但在不同地区仍能显出不同的特点,这表明现代服装仍有依据传统而发挥的余地。 旗袍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