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读者来信(15)0

贵刊关注贫富差距,提出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观点,对当前转型无疑非常重要。问题是,在起跑机会永远不可能均等的现实下,如何才能建立起公平?

武汉  杨华

他们为什么泯灭人性?

编辑先生:

贵刊第6期的《一个孩子死里逃生的58天》,我反复看了3遍,每一次都是噙满泪水。以至在我捂住双眼唏嘘不已时,一个偶然走入办公室的同事极为关切地问我怎么了。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我只知道1996年4月18日的早上,因为这个孩子的悲惨故事,心情忽然变得很坏。

我无法想象,晋三雄和申拽凤这对夫妇何以对不满3周岁的韩征下如此毒手?哪怕对待动物也不会是这样。何况是人?难道他们的身上真的泯灭了人性?

韩征的生父韩泽强、生母樊秀芳一时的草率让这个孩子早早承受了他根本无力承受的一切,也许将来还可能会有人讥笑他是私生子、“野种”、没爹养的……但不管怎样,孩子总是无辜的,正如文中所言:“他只是道具,血是他的,失败和胜利都是别人的”。可能他长大之后会忘记现在的一切,无论是虐待他还是帮助他的人,然而我们却不能忘记。

在对高吉富等古道热肠的人们表示敬意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有没有更为严密有效的措施,进行社会监督来保障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或尽可能少地发生?

在我国,父母随意打骂孩子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是今天的独生子女时代,也未必有多少好转。我并不否认适当地打骂孩子有时也很有必要,但这决不能成为父母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对待孩子的理由。古往今来,“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俨然已成为千古不变的金玉良言。在这样一种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打骂孩子司空见惯,因而毒打孩子致伤、致死的事也时有发生。

尽管《刑法》、《民法》、《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中,都有许多保护儿童的具体规定,但触犯儿童利益和身心健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往往只有在造成像小韩征这样可怕、可悲的结果之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才会招来司法部门的过问。为什么不能在刚露端倪时就及时加以关注、加以制止呢?倘真能如此,恐怕小韩征就不会受到长36天之久的摧残了。

看来,健全法制、改变国民心中的某些道德传统、加强执法和教育,当是防止此类悲剧再度发生的一剂药方。

杭州公安报社  唐泽文

见义勇为:一种值得提倡的社会风尚

尊敬的编辑:

贵刊今年第3期《碎玉背后的人间故事》,揭示了北京英勇少年周贲为救人与歹徒搏斗身亡后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话题,读后特别对北京人民医院——这家国际大城市中条件很好的大医院的急诊室管理如此混乱,竟然3个小时还不能为周贲做手术,感到十分气愤。希望有朝一日美国一部收视率极高、并在去年获得了8项艾美电视大奖的连续剧《急诊室》(香港的电视台放映时译成《仁心仁术》),也能引进到国内,我对他们急诊室的高效率运作印象极深。

最近,国内报纸上刊载了不少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在社会治安还不尽理想的今天,这种精神的提倡十分重要,但赤手空拳的好人和手持凶器的歹徒搏斗往往力不从心。在周贲事件上,就有人发问:要一个15岁少年承担社会要求成年人承担的责任是否应该?而我以为,就是成年人的“见义勇为”,也不应仅仅理解成冲上去和歹徒斗个你死我活。因为大部分情况下,肯定是赤手空拳的好人死,歹徒则活着跑了。在此,我想依我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观察所得,来谈谈“见义勇为”问题。

几年前我住在加拿大温哥华时,有幸听了一次市警察局警官给新移民上的课。这位警官一上来就说:“在加拿大你千万不可贿赂警察,因为我们的工资太高了,你不但贿赂不动,自己还罪加一等。”接着他就开始了公民责任教育,他说,“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沿着路边停的车一边走一边一个个地试着拉车门,这人就是偷车贼,你们要做的就是记住这人的特征,立即报警。千万不可上前制止,因为歹徒大多持有凶器。”他说,看到任何可疑的人或事,都要打911,然后他就给每一个人发了一个红色的印着911的贴纸,让大家回去后贴在自己家的电话上。

后来我在一家电视台工作,每天的本地新闻中都有关于社会治安方面的消息,一般都是警方接到报警,顺利把歹徒抓获。在加拿大,持有枪械属于违法,新闻中最多的就是警察接报某某街有人持枪在大街上行走,警方快速赶到一拥而上,结果发现此人腰里别的是支玩具枪。为此,市局的警方发言人一再强调,不要别着玩具枪上街,以免被人报案发生不测(曾有人在这种情况下被警方误伤过)。上面所说的“警方接报”,就是加拿大人公民意识的“见义勇为”。几年来,我只听闻过一次好人见义勇为不幸遇害、坏人顺利跑掉的例子。

事发在一天清晨6点,市中心有一个街头流浪汉看到一个歹徒一边行走,一边用手里的刀子从路边的车身上划过,流浪汉立即冲上前制止,没想到破坏车的人反手就给了流浪汉一刀。这一刀扎到了他心脏,警方赶到时他已经死了。当天的报纸和电视新闻广为报道了这件事,市长立即宣布授予这位流浪汉“好市民”的称号,而警方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不忘提醒大家:“警方不鼓励市民与歹徒发生正面的冲突,尤其是当你无法判断歹徒手里是否有凶器时。而你所要做的只是记住他的特征,然后报警。因为好人若上前搏斗,多半是好人伤亡,坏人跑掉。”

一个社会的生活环境的好坏,大约可用公民是否能安居乐业来衡量,而政府及“国家机器”警察的责任,就是保证好人好好地活着,为非作歹的坏人受惩治。向警方报告坏人行踪是公民的责任,不是公民的18岁以下的孩子,哪怕只有五六岁,也可这样“见义勇为”。而抓坏人则是警察的工作,总之,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好人不用付出牺牲去“见义勇为”(除非你是非斗不可的情况,或者能肯定对方没有凶器,而你又比他强壮),坏人也由于有了目击者,而终究逃脱不了受惩罚的命运,这是我们从小就应当进行的启蒙教育。

当然,要让人们有报案的意识和效用,首先要具备一套完善的“911”或“119”报警系统,以及一流水准的警方快速应变队伍。我曾参观过设在温哥华市警察总部内的“911”报警中心,除了指挥官是男性,余下是清一色的女性。指挥官告诉我说:“女性比男性更能有效率地同时干4件事: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和报案者交谈,用双手把信息输入电脑(与街头值勤警车上的电脑联网),然后通知医院、消防局,并把最近的一辆警车调到事发地点。”

在中国各大城市,建立一套完备的、有效率的报警系统,以及提高警察队伍的素质,加强医院急诊室的紧急应变能力,都是另一类有待引起重视的课题,毫无疑问,这也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属于政府的工作范围和责任。

香港  张妉丹

北京90万辆汽车露宿街头

编辑先生:

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1996年3月公布,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北京现有停车场391处,停车面积74万平方米,大约2万多个车位,况且还不是永久停车场,其中90%是临时性质的。这也就是意味着,近90万辆汽车像盲流一样露宿街头。

10年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是37万辆,有停车场159处,停车面积23万平方米,当时“静态交通”的问题就已经很突出了。现在面临的则是百万汽车大军,停车位的缺口就更大。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是一个系统,解决不了静态交通,会对整个交通系统造成紊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的专家介绍说,按机动车的出行规律,每辆汽车至少要有两个车位。北京城市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3.5—4万人,即便是市政建设有钱,要想建相对合理数量的停车场,也是天方夜谭。我们现在的小区都是8年代规划的,小区交通支线根本没有考虑汽车出入,小区配件也基本没考虑停车位。现在停车问题一下子上升了,小区居民对此意见相当大,每个居民只要透过窗子,就看到楼下停的密密匝匝全是汽车。我们总不能连走路的地界儿都没有吧!

北京私人汽车保有量据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统计是15万辆,其中6万辆是轿车。北京的6万辆出租车因各出租公司都要求司机买车交“车份”,所以这6万辆基本也属私车之列。私车全加起来应超不过20万辆,而小区的汽车却停得满满当当。原来大多数公车也客随主便地停在了家门口,公车私用了。虽然1995年中纪检一举清查了官员的超标准车13万辆,可现在的公车私用绝不下这个数的几倍。各单位在购买车辆时,都要开具证明注明停车位,但90%是假的。没有停车位,也难不住我们的车主,于是就开回家,在小区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大量停车,随意挤占和破坏公共场地和绿地,附带的问题,还有机动车的报失增高,保险公司的索赔加重。

静态交通的问题在《中国技术政策蓝皮书》早有规定,但基本没有执行,大型商业服务设施很多都没有建设停车场,抑或建了停车场的也挪作它用。蓝岛大厦开业后,停车位根本不足,于是常年有近百辆汽车挤占慢行道和人行道停车。既然人行道被占了,人又不能像鸟一样飞上天,于是就走慢行道和快行道。静态交通和大交通是一个系统,任何子系统受破坏,都会对主系统造成干扰。

我们对静态交通问题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北京城规院只两个半人在搞静态交通,但没有经费。中国城规院交通所倒是有一班人马,但课题资金还在申请,等到拿出对策还得有年头儿。我们对静态交通除了一些停车场收费外,基本没有实施管理,也根本不懂什么是静态交通管理。机动车除黄线区外可以在主干线、次干线的慢行道、人行道、小区交通支线、小区公共地随意停靠。市政道路和公共地是一种有限资源,竟被肆意侵占,很多人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也是对国有资产的霸占。国际上对静态交通管理是非常严格的,甚至要超过动态交通。在商业区中心繁华区,路边停车位都带有“米表”(英语计分表的音译),通常米表的收费随营业高峰时间的同步变化,价格曲线呈一条抛物线。在商业区还有一些停车位不带米表,价格也要稍稍便宜些。带米表的停车位每天至少要周转5—10次,不带米表的停车位一天也要周转3—8次。一句话,城市的道路和地皮都是市政的有限资源,任何人都不得随意侵占,需要用时就得轮流有偿使用。

而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是城市的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城市化还面临很多严峻的问题,从科学管理、严格执法到现代化的心态,关键要在社区培养起公民意识和公德观。现代化的主要方面是工业化、都市化、世俗化和民主化,现代化绝不是开辆小车停在楼底下就行了,现代化最终要涉及到人的价值观、心态的根本转变,也是人格的转变,要求人们从个人私欲的小圈子扩展到大群体的社会和国家上来。

北京团结湖  南雁

城市环境及其他

编辑先生:

在中国,城市环境设施创造上的不足是最让人感到缺憾的事情之一,至少使城市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难怪一些外国人到中国走过几处之后,其一是感叹建筑的千篇一律;其二是摇头城市绿地和开敞空间的缺乏;随之而来的是过脏、过乱,缺少一种城市外部空间所应具有的舒适的环境。也许,这是我们在对环境美的创作意识上的不足。在贵刊第6期“文化生活”专栏内,有一篇《理想冰激淋和艺术可乐》的文章,谈及纽约百事可乐公司总部雕塑公园之事,里面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位公司董事长的艺术素养也许正是他能够成功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我们这里的一些决策人中,这方面的差距着实不小。

中国人可能更习惯于憧憬想象中的意境,但对于现实中环境美的追求显得太粗心了。在中国,一座普通县城的历史可能都要长于纽约,对于历史的谈论或许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平衡。即使我们曾有过阿房宫式的“辉煌”,但那也毕竟只是过去的故事了。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创造我们今天的空间。

百事可乐公司总部的雕塑公园从某种意义上也暗示了“百事可乐”能够在强有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某些文化背景,它至少给人以一种可亲可爱的形象。“他山石可攻玉”,城市的环境美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中国的每一座城镇都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空间,让市民拥有一个更为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北京建设部  阳作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