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救金丝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温波
上图:白马雪山保护区中的金丝猴(昂翁次称 摄)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云南省德钦县,前不久决定在保护区南侧砍伐1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所修的公路已通到了林区,大规模的砍伐计划在开春进行。
位于滇西北的这片森林里生活着200多只滇金丝猴,占全球滇金丝猴总数的1/5。一旦这片森林被毁,这个象猴群将面临灭顶之灾。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副珍稀濒危动物,现存于世界上的金丝猴有4种:越南金丝猴,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
有关滇金丝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1871年,一位名叫大卫的法国人根据传闻报道了这种尚未科学命名的动物的存在。1890年冬季,法国的索利和彼尔特在云南德钦县境内组织当地猎人捕获7只滇金丝猴的标本,并将之运到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在此后的60多年里,再也没有任何关于滇金丝猴的报道,世界上的动物学家们估计它已经灭绝了。直到196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彭鸿绶教授在德钦县当地人手中买到几张滇金丝猴的皮,才知道它们仍生活在这一地区。
滇金丝猴之所以未从地球上消失,主要得益于其栖息地山势险峻,交通不便。据有关专家8年的考察,估计滇金丝猴现在分成13个自然种群,主要生活在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的云岭地带。由于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这些滇金丝猴群像大海中的岛屿一样被相互隔离。
据动物学家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显示,60年代前后,德钦县白马雪山森林中,估计生活着800余只滇金丝猴,现在仅剩200多只。砍伐白马雪山原始森林,是经济落后的德钦县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而制定的“自救”政策。目前,德钦县一年的采伐量已达30万立方米。
砍伐白马雪山原始森林,等于破坏了滇金丝猴栖息的家园。1995年12月21日,清华大学、中国新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几百名学生,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科研机构的生物学家们点燃了200多支蜡烛,共同为濒临危境的200多只滇金丝猴祈祷。几百人共同闭上眼睛,一排排的烛火在人们的手中闪烁……
几天内,中央各新闻媒体迅速对此事作出反映,宋健同志立即给林业部长徐有芳批示,希望林业部能解决此事。但从地方政府传来的个别人的态度仍然是:“我们连工资都发不出了,谁想制止,谁给钱。”
到目前为止,滇金丝猴的生存危机并未真正得到解决。摆在我们面前应该思考的是:要毁掉这些可爱的滇金丝猴家园的人们,究竟能否保住他们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