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足球在国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马德兴·

尽管今年有欧洲国家杯和奥运会足球赛这两项影响力颇大的足球赛事,但是,来华进行商业足球比赛的外国球队并不会因此减少。据悉,拉齐奥、帕尔梅拉斯、格雷米奥、帕尔马、利兹联队、不莱梅、那不勒斯等世界著名俱乐部队都有望于今年光临中国,预计1996年来华进行商业比赛的外国球队将达到20支以上。

球迷们对此类比赛的热情使各路商家对主办商业赛的兴趣大增,而中国足协通过商业比赛也会颇有收益。

商业足球在国外0

1996年承办一场商业比赛的费用大休如下:向中国足协交纳20万元认证费,20万元管理费(这两项费用去年只需交纳10万元),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比赛要交20万元场租,20万元保安费,2万元的裁判、医务救护费,国家队出场费30万元(去年20万元),国内俱乐部出场费20万元(去年为15万元),欧洲俱乐部出场费15—25万美元,南美球队出场费10—18万美元。办一场商业比赛,先期投入在300万以上。

在去年的各种商业比赛中,各式虚假广告式的宣传、过分着重于比赛胜负的现象层出不穷,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商业赛事的不断进行,这个市场的潜力也将逐渐枯竭。

在95—96赛季之初,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与AC米兰俱乐部签订了一份共同开发市场的合约,其中就有拓展远东(尤其是指中国)市场的条款,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企业与球迷对欧洲大牌俱乐部的热情实在是绝好的商业机会。

这里,我们却不妨看看在欧美这些足球水平发达地区,商业比赛是什么样子。

欧美的俱乐部比赛有3类

在欧美国家,一个俱乐部球队参加的比赛分为3大类:一是本国的联赛、足协杯赛和锦标赛;二是友谊赛,有与本国球队进行的,也有与外国球队进行的:三是慈善赛,属于义演性质。

这3类比赛中,第一、第二类每队均有出场费,只不过第一类比赛的出场费由国家足协统一安排,将电视转播权、赞助所得的钱进行平均分配,如同中国足协在1995年从国际管理集团拉来的赞助平均分给各甲A球队85万。第二类比赛的出场费由参赛队与友谊赛主办单位具体协商而定。至于第三类比赛,则是没有任何出场费的。

而一支国家足球队所参加的比赛也分为3大类,即:1.世界杯赛或国际性大赛,2.友谊赛,3.慈善赛。出场费问题与俱乐部球队所参加的比赛完全一样。

通过介绍国外球队参加比赛的分类,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国内所说的商业比赛,实质上是国外球队参加比赛中的第二类,即Friendly(友谊赛)。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商业比赛这一叫法是不合适的,至少是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国家所说的“Friendly”(友谊赛)与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友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金钱渗透到每个领域、每个角落的西方国家中,任何一次付出都是要有回报的。踢一场球同样如此,只不过是钱给多、给少的问题。

所以,将国内目前所说的商业比赛这一类赛事称为“计划外比赛”是比较确切的,因为参加联赛、杯赛等正式比赛的球队,通过这种比赛挣到的钱是计划内的,即由国家足协统一分配的那笔钱。而打各类友谊费(即国内目前所说的商业性比赛)挣到的钱,自然也就是“计划外”的。此类比赛,一支球队可以一场不打,也可以打10场,20场,所挣到的钱也是不固定的。

在明确了商业性足球比赛的概念之后,我们便能纠正我们传统思维中的另一定式,即只有“国外球队与国内球队之间的比赛才是商业性比赛”。其实不然。广西银荔集团举办的“银荔杯”足球赛,实际上也是商业性比赛,1995年12月14日在广东东莞举行的TCL王牌争霸战(上海队对广东队)也属“商业性比赛”。

商业性足球比赛的实质

一支球队所参加的各种比赛最看重的是第一类,此类赛事结果将影响该队的声誉。翻开国外著名俱乐部球队的历史,我们常见到该球队获多少次联赛冠军、杯赛冠军,多少次洲际性、世界性大赛冠军,却从未见到过在友谊赛中胜过哪支世界劲旅的纪录。这就充分说明友谊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业性足球比赛的结果不能登人大雅之堂。

那么,这类性质的比赛究竟有何意义呢?

商业足球在国外1

1.帮助球队热身与备战。一般说来,国外球队参加这类比赛,大多安排在新赛季开始之前,或者是赛季期间的休息时间。例如,在1995—1996季度赛季开始之前,意大利AC米兰队曾以1比2负比利时列日标准队;荷兰阿贾克斯队以0比1负西班牙萨拉戈萨队等等。欧美球队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安排这类比赛,是由于赛季结束后,俱乐部人员有变化,或转会走了,或新加盟的,球队想通过比赛来演练阵型、阵容或是技术战术打法,以便更好地为新赛季作准备。

2.增强球员的自信心。由于球队人员有变化,通过这些比赛,从球员到教练员可能都会有所了解,如果赢了那些实力看上去比自己强的队,自己的自信心便会大大提高。但若输了,也没有关系,从中可以找出问题,及时解决,以便更好地备战新赛季比赛。例如,荷兰阿贾克斯队在1995一1996季度赛季正式开始之前,曾以0比1负西班牙萨拉戈萨队、以1比5惨败给德国的门兴格拉德巴赫队,却并不影响该队在国内联赛中连续近50场保持不败、在欧洲冠军杯赛连续18场保持不败的纪录。而德国拜仁慕尼黑队在新赛季之前曾以1比7惨败给西班牙拉科伦纳队,但同样也不影响该队在新赛季德国甲级联赛开始后前7轮保持全胜的纪录。类似的例子还有意大利AC米兰队,该队在1995—1996年度赛季开始之前共打了13场商业性比赛,其中失利的场次超过一半,可该队在目前意甲联赛中仍高居积分榜首位。原因何在呢?正如新加入该队的球星罗伯特·巴乔在新赛季开始前所说的:“尽管AC米兰队输了那么多场比赛,但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我们只是在热身。真正显示我们实力,是国内的比赛及欧州联盟杯赛(注:AC米兰队本赛季参加该杯赛)。

3、为俱乐部创收。在国外,一个俱乐部球队的经济来源需要自己解决,经济独立核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立法人”。担任俱乐部主席的财主或后台老板所经营的企业,和俱乐部这个“企业”在经济上是截然分开的。这就要求俱乐部自己想办法,在门票、广告、赞助等经济来源以外,扩大财路。打“商业性比赛”是很重要的财路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欧洲一个俱乐部球队一个赛季在参加各类正式的赛事以外,还要打近20场的商业性比赛,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如果说在赛季之前打商业性比赛还有备战、热身之用意的话,那么,赛季结束之后打这类比赛,其意义也就只剩挣钱这一个目的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5年8月来华访问的巴西弗拉门戈队。弗拉门戈队所在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州际锦标赛于1995年6月结束,7月,巴西国家队参加美洲杯赛。美洲杯赛一结束,该队便以罗马里奥、埃德蒙多和萨维奥3名球星为招牌,出访日本、中国和西班牙。7月31日,该队出征离开巴西之前,公开向新闻界宣布:这次3国之行至少将为该队增加115万美元的收入!正是为了挣钱,AC米兰队在1994—1995年度国内联赛正式开始之前,共踢了17场商业性比赛。而在这一赛季前半段,米兰队战绩不佳,球队总结原因时,其中一条便是比赛太频繁了。该队有6名主力代表意大利队参加了美国世界杯赛,至1994年7月17日才结束;而7月30日,球队便集中为1994—1995季度赛季作准备,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踢17场比赛,等赛季正式开始,联赛、国内杯赛和欧洲冠军杯赛同时开战,队员自然难以恢复。但是,队员们明白,如果不打这些商业比赛,他们拿到钱就得不到保证。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商业性比赛”对欧美俱乐部是何等重要,而这里所说的重要性,完全是指经济上的利益。

不仅俱乐部球队如此,国家队也如此。但各国球队都对这类比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例如,法国队在1990年世界杯赛之前的友谊赛中曾以2比1击败过德国队,而德国队最后登上了该届杯赛的冠军宝座。可是,无论是法国国内还是其它国外舆论界,都没有说德国队身为世界冠军还输给过法国队。而只是说法国队连世界杯24强之一都不是,更不像我们国内某些人。“5·19”之前,居然把中国队曾经以1比0赢过阿根廷队当作是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必须赢香港队两球以上的根据之一。

商业性比赛怎么搞

谈了这么多关于商业性足球比赛的问题,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国外有关商业性比赛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或者说,国外是如何主办商业性比赛的呢?

首先,国家足协无权干涉俱乐部是否打商业性比赛。以意大利足协为例,如果AC米兰队要打商业性比赛,它无需向意大利足协申报,向意大利足协交多少报批费、管理费。国外的国家足球协会是一个服务性社团机构,它是为各俱乐部服务的,虽然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俱乐部是一个经济实体。如果一个国家足协说俱乐部打商业性比赛必须经过足协批准,这等于剥夺了俱乐部的合法权力。

商业足球在国外2

曼联队的商品——坎通纳床罩

而国家队要打商业性比赛的话,则必须向足协报批,因为国家队要抽调各俱乐部的队员,足协必须与各俱乐部友好协商,并给予一定的补偿。因为虽说是国家的球员,人选国家队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但队员是与俱乐部签约的,他首先要受到俱乐部合同的制约。也就是说,队员的所有权是归俱乐部的,而国家足协和国家队只有使用权。

1994年科林蒂安队一班人马来华打商业比赛,而另一班人马却仍在国内参加巴西圣保罗州联赛了。俱乐部队打商业比赛所要做的唯一一点,便是决不能影响其国内或国际的正式比赛。

说到这里,我们实际上就可以明白不少来华访问的球队尤其是南美球队为何“水货”特多的原因了。以1995年10月来华的哥伦比亚队为例。哥队若要组成最强阵容来华,必须要征得各俱乐部球队的同意。可是,当该队于10月22日抵达广州时,国内联赛在这一天进行了第10次角逐,显然,各俱乐部不愿意放自己的主力去代表国家队打一场毫无实际意义的商业性比赛,而把本队联赛的成绩放在次要位置。这从一开始时就决定了哥伦比亚队不可能派出所谓的世界杯、美洲杯赛原班人马来华。在哥伦比亚与中国队交战之前,曾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称,这种比赛会影响国家队的排名。这恐怕是主办者的一个“卖点”吧。事实上,中国队战胜哥伦比亚队后,国际排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不少。

再譬如,南美洲的俱乐部球队深知商业性比赛对球队的重要性,而且,受整个南美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俱乐部财政状况不是很好。所以,南美洲特别是巴西的一个俱乐部球队,一线注册的球员多达30多人、40多人,有的甚至可以超过50人。而这其中,真正的一线队员,也就是经常代表该队参加正式联赛、杯赛的,16人左右,其余队员干什么?以俱乐部名义出国周游世界,打商业比赛挣钱。1994年来华的科林蒂安队便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如果要查这些出访的队员是不是真正的注册队员,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国内的主办者一而再、再而三上当受骗的原因。

上文曾提到过,AC米兰队在一个赛季正式比赛开始之前,打了17场商业性比赛。这17场商业性比赛从何而来呢?需从球员的互相间转会谈起。

在国外,一支球队一般很少专门出一笔出场费,请某队专门来打比赛,而是通过转让或购买某名球员,与该名球员所要加盟的或原效力的球队达成某种协议,打几场商业比赛。让我们通过实例来理解。

大家都知道,AC米兰队每个赛季之前,都要主办一项名为“贝尔卢斯科尼杯”的商业比赛。1994年8月,米兰队邀请的是德国拜仁慕尼黑队;1995年8月,米兰队邀请的是尤文图斯队。但米兰队不是随便请对手的,请拜仁幕尼黑队是因为米兰队在1994年夏将法国球星帕番转卖给了拜仁队;而请尤文图斯队是因为米兰队在1995年从尤文图斯队买进了罗伯托·巴乔。米兰队在作这生意时,与拜仁、尤文图斯所签的合同中都有具体规定,以打友谊赛作为两队达成交易的庆祝。

再譬如,1995年8月1日,尤文图斯队与德国多特蒙特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隆巴多还在这场比赛中骨折),原因就是上一赛季,效力于尤队的德国后卫科勒尔在赛季结束后返回了多特蒙特队;本赛季前,尤文图斯队还与葡萄牙里斯本竞技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在1994年夏,两队也打过友谊赛,原因在于索萨于1994年7月从里斯本竞技队转会到了尤文图斯队。

这种通过球员转会而达成的商业比赛,两队可以在每个赛季正式开始之前打,也可以在赛季期间的休战日打。

通过上述实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支球队会有那么多的商业性比赛,因为每个赛季都有不少球员转会,而且,所牵涉到的球会在达成这种比赛协议时,不会只签一季,一般都是三、四年。有的甚至更长。而达成这类比赛,一般支付的出场费不会很高,相反,通过赞助、电视转播、广告、门票等能挣相当可观的一笔钱。

当然,也有专门请国外球队打比赛的。例如,1995年8月中旬,西班牙拉科伦纳队邀请巴西弗拉门戈队,支付的出场费为25万美金。但这其中,有17万美金是罗马里奥个人的出场费,其他像埃德蒙多、萨维奥等这样的球星就只能分享剩余的8万美金了。也就是说,光一支球队的出场费并没有多少。不过,这类专门花钱请球队打比赛的例子,在国外商业比赛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大约只有15%左右。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