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残酷了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孙小秋

我们更残酷了吗?0

2月25日,这是个很普通的日子,没有什么历史事件值得纪念。

但对某些人来说,普通的一天很可能就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纪念日,不管是否有人知道这个日子,他都会记起10年前的某一天或是一年前的某一天,他曾有过一段不太平凡的经历。

我在哪儿

一年前,麦克莱伦做过一件让全世界关注的事,他放弃了自己保持的世界拳击理事会中量级拳王的称号,向该理事会的超中量级拳王、英国的奈吉尔·本挑战,2月25日,正是他们在伦敦比赛的纪念日。

但现在麦克莱伦已记不起这些事,他住在芝加哥附近的伊利诺斯的家里,终日坐在轮椅上。他瘫痪了,失去了记忆,视力、听力严重受损。他的妻子已经离开了他,妹妹丽莎照顾他的起居。一年前的那场比赛使他和他的家人全都受到了伤害,他的兄弟入狱,母亲酗酒,曾经给他带来金钱与幸福的拳击又毁掉了他。

他的经纪人唐·金付给他25万美元出场费和10万美元的保险金,而被巨额医疗费用压得喘不过气的丽莎却认为他的哥哥应当从那场血腥的比赛中获得45万美元的酬金和100万美元的保险,对这些纠纷,麦克莱伦漠然无知。

有时候,这位以前的拳王只想弄清一个问题,他问周围的家人:“我在哪儿?”

血腥的比赛

一年前的麦克莱伦是一位出色的中量级拳王,身高1米85,体重84公斤,他保持着33场比赛全胜的纪录,其中29场是击倒对手获胜,而这29场中的20场是在第一回合就宣告结束的。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些显赫的成绩,杰拉德·麦克莱伦认为他在中量级中没有对手,而向超中量级冠军奈吉尔·本发出了挑战。

到达伦敦之后,麦克莱伦就为比赛营造了血腥的气氛,他向英国记者谈论他怎样在家中养牛,那是5000美元一头的酷爱角斗的牛,他说他喜欢斗兽,喜欢自己的拳头打到对手脸上的声音。当1995年2月25日的那场比赛开始之后,人们感觉这不是一般的拳击比赛,而是两个黑人在试图打坏对方的脑袋。有5名脑外科医生在现场准备做救护工作,有两辆救护车,英国人向来对拳击比赛做极充分的救护准备,事实证明,这是麦克莱伦保住性命的关键。赛后救护麦克莱伦的医生说,如果这样的比赛发生在墨西哥城或是纽约,那么麦克莱伦必死无疑。

比赛的第一个回合,麦克莱伦就击倒了本,但本毕竟是重一个级别的拳击手,这意味着他有更强一些的抗击打能力。在第9回合,本再一次被击倒,但他在比赛中也给了麦克莱伦足够的打击,他有70次击中对方头部。

第10回合一开始,麦克莱伦就显出有些不对劲,在挨了本的一记右手重拳后,他跪在了拳台上。裁判开始数秒,随后宣布本获得了比赛的胜利。这时候麦克莱伦已经意识混乱了,在自己的拳角,他嘀咕着:“我输了吗?”。在被担架抬上救护车时,他依旧在问护士:“我输了吗”?

伦敦皇家医院接治了麦克莱伦,医生立即为他做手术,取出了他的脑部淤血,手术进行了3个多小时,获胜的本清楚地知道对手的处境,他说:“麦克莱伦不应该死,他还年轻。”

医生们把手术的成功归因于救护车能及时赶到医院,如果晚到30分钟,他们将回天乏术。麦克莱伦脱离了危险,与此同时,医生们也向外界宣布,他的拳击生涯已经结束。

麦克莱伦没有死,他昏迷了两个月,处于植物人的状态。在他受伤之后,他的家人立即赶到伦敦,守护在他的身边,而当他醒过来之后,杰拉德·麦克莱伦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记不起以前的事情,说不出太多的句子。唯一能说出的较为完整的段落是拳击比赛的现场解说,他会摸仿主持人的话,响亮而清楚地喊道:“看啊,穿着绿色短裤的就是杰拉德,杰曼,麦克莱伦,来自伊利诺斯的世界冠军!”他会拖长腔,像主持人那样歇斯底里地营造气氛。

在2月25日麦克莱伦的第34场,也就是最后一场比赛中,他穿的正是一件墨绿色的短裤。

每年打死8个

像麦克莱伦这样的悲剧绝不只一起。在拳击比赛中受伤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运动员大有人在。而在这项运动中,被打死的拳击手更多。

1995年10月19日,菲律宾的一位名叫埃斯比内利的拳击手与另一位名叫卡洛斯的选手进行了一场次轻量级的比赛,他们打满了10个回合,埃斯比内利以点数告负,他在更衣室内晕倒后才被送到医院,3天后因脑部大出血而去世。

10月20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一场中量级拳王争霸战中,一位叫穆雷的选手被击倒在拳台上,他在10月22日死亡,英国引以为豪的现场医疗救护没能保住他的性命。

据美国《拳击画报》统计,穆雷是自1945年以来丧身拳台或因拳击脑部受伤而引起死亡的第399个不幸者,这样算下来,职业拳击平均每年要打死8个人。

为什么不禁止这样的运动?这是一个老问题。事实上,现代拳击运动18世纪兴起于英国时就确定了其合理性,那时候拳击手就叫作“奖金格斗者”,双方赤手相搏,直打到其中一方丧失战斗能力为止。经过200多年的演化,职业拳击已成为一项巨大的商业行动,没有人能禁止,如果正常的比赛不能进行,那么拳击手必定会转入地下,在赌博团伙的操纵下继续比赛,而那时比赛将更危险,会有更多的人因为无法得到良好的医疗救护而死亡。

每个拳手选择走上职业拳击的道路,就意味着接受了这项工作的挑战。穆雷的父亲在爱子去年10月丧生后,就捎口信给儿子那场比赛的对手说,不要自责别太难过,因为如果一个拳击手因打死过人而有了心理障碍之后,那他将很难应付以后的比赛。

1982年,南朝鲜选手金德九在美国内华达州向世界拳击协会轻量级冠军曼西尼挑战,他在第9回合被打死在拳台之上。而后,世界拳击组织修改了比赛规则。拳王争霸战由打15个回合改为打12个回合。这的确减轻了拳手的压力,因为即使是重量级拳击,如果双方战至最后几个回合,比赛也会成为机械性的拼命。比如阿里与乔·弗雷泽在菲律宾的那场比赛。

不过,绝大多数死亡事件都是发生在重量级以外——中量级、次中量、轻量级。体重轻,抗击打能力弱,选手的重拳不够有力,因此比赛就成了谁更经得起打击的较量。而像麦克莱伦那样向更高量级的选手挑战,无疑使自己的危险系数大大提高。

1995年9月,美国拉斯维加斯曾举行过一次轻量级比赛,一位名叫埃尔南德斯的选手在挨了对手一记重拳、鼻子流血之后,主动请求裁判中止比赛,这立刻招来了观众的嘘声和辱骂。同样,在麦克尼雷迎战泰森只打了89秒就被其教练要求中止比赛时,大多数观众也是嘘声四起,人们是不是更残酷了?

埃尔南德斯并不认为自己的举动是个懦夫的表现,他说:“失去支持者总比失去自己好。”但是,像埃尔南德斯这样的状态毕竟不是拳击手的本质表现,更多的拳击手都不会因为挨了一拳或被打倒一次而放弃比赛。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杰拉德·麦克莱伦此时恢复了记忆,他会不会想继续打拳呢?如果他不打拳,他又靠什么养家糊口呢?

大多数拳击冠军都过着比其他运动员更为铺张的生活,对自己不加检点,这或许是他们放松的方式吧。而拳击比赛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为它印证了人们的残酷,在拳台相互厮打的是两个陌生人,而我们却能从中释放出自己的压抑。

2月25日,这只是个普通的日子,麦克莱伦不会记得这一天对他有什么特殊意义,他的家人和朋友恐怕也愿意忘掉这一天悲惨的印记。而全世界的拳击迷都在算计着20天后的那场泰森与布鲁诺的比赛,隐隐怀着一丝残酷的快意。

一位从事拳击裁判工作20多年的老人说过:“职业拳击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血腥味道,这是其他体育项目所没有的,人们喜欢血,就是这样。” 拳击麦克莱伦

上一篇: 商业足球在国外
下一篇: 读者来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