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民说“我的观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张思民说“我的观点”0

作为深圳海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思民不是从今天才开始被人关注的—1980年7月,当他毅然辞去了首都一家赫赫有名的公司职员的地位,赤手空拳到深圳开办“海王”公司的时候,1991年,当“金牡砺”以其别出新裁的广告深入人心的时候;1992年,当“海王”推出“拥有一片故土”等一个接一个反映出独特企业文化和经营头脑的大型工程的时候;当  “海王”集团创造了五年总资产增长100多倍,实现利润总额增长近百倍,总资产规模超过2.5亿美元的效益的时候;当他接连成为“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和1994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的时候;以及1995年3月,当他作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出席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并登上NGO(非政府论坛)讲台的时候——这位33岁的英俊小伙便一直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他是用英语发言的。那一天是3月9号,哥本哈根那间临时由仓库改建的会议中心里济济一堂,他以流利的英语做完那篇题为《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报告。

3月12日在丹麦结束的联合国社会与发展首脑会议是一次讨论国际协调与合作,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的  “高峰”会议,它以116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1万人参加“非政府组织会议”创造了近来年国际“峰会”之最。

张并不只是由于他的语言和风度才引起人们注意的。“语言只反映你的素质,观点才说明你的思想。”3月12日,刚刚从机场回到饭店,他对记者说。

记者:作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你在丹麦发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张:我认为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当自觉参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企业家的首要义务就是发展生产,搞好经营,保证市场繁荣,由此贡献国家财政改善人民生活,带动当地社区的发展,同时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开发促进社会文明的传播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并通过国际经济接轨以及国际间的投资和贸易合作,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融入世界发的潮流。当然,企业发展不仅贡献于社会发展,而且必然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安定的社会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公平竞争与平等合作的市场秩序是企业发展的保证,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是企业提高效益和素质、保持长期发展的动力,有限经济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和配置关系到企业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

记者:你说“企业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体”时,实际上对企业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做了一个判断……张:对!战争年代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组织力量是武装,它的代表是将领;和平时期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细胞是企业,它的代表是企业家。记者:一说到“企业家”,人们就很容易想起“大款”的形象,作为《生活周刊》的记者,很想知道你的感觉。张:那不是一回事。“大款”往往是在商业经济的条件下遇到上某种机遇,挣了些钱,那是一种消费形象。而“企业家”决不是一种消费形象。是否成为一个企业家不仅看你创造和获得的财富,更要看你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企业家要富于社会责任感,应当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社会的良心。

记者:能不能谈一谈你的这些思想在企业运作上是怎么体现的?

张:“永远不做见利忘义的事,绝对不做污染环境之举”,这两句话是海王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我们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从原料、生产、服务对象对市场的开拓和建立都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我总想,我们这些青年企业家应该是知识层次高一点的,我们应当紧紧跟着国际上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与世界上同行业抗衡竞争中,为民族和社会发展做点事。从下个世纪人类发展和资源冲突的角度看,人类自身调整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突出,所以海王产品的特点是注重品质,注重产品的文化和科技含量,注重引导健康消费,海王还十分重视通过特殊商品和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系列补碘制剂便是一个典型。继“拥有一片故土”活动之后,最近正在进行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赞助美国交响乐团来深圳演出的协议已经签订,它说明了企业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注重和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记者: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体现难道不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吗?张:企业的长期利只有在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的前提一才能真正实现,其实海王集团在短几年里的高速发展已经足以说明我的观点和回答你的问题。 张思民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