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中国生活预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林)
1995年,“通货膨胀”将成为一个常见的经济学术语。无论是百姓还是政府都将对它十分生气。3月份全国两会将对它展开一场旗帜鲜明的斗争。但只有在下半年“通货膨胀”才逐渐丧失“底气”。
妇女们在今年将会高昂起头颅。绝大多数男性文字工作者,将会竭尽赞美之辞句来赢得“半边天”的少许赞许。
“对妇女使用暴力”事件将成为明年新闻媒体最感兴趣的题材之一,可以肯定至少会有两三个事件成为轰动性的新闻,但目前并不知道谁是其中的男主角。
1995年“世界反贪污大会”将在北京举行。预计至少将会有四五个省份继沈阳市之后制定自己的“阳光法案”把领导同志的“存折”告诉想知道的人民。
我们大胆预言,中国将注定会“复关”,因为全世界的商人都不能同意让中国带着成百上千亿美元的订单在关外“光荣”地孤立。
1995年我国还将与往年一样发生除火山爆发以外的自然灾害,但不会有特大的灾害(我们祈祷)。
另外,自然灾害的唯一好处是:拉近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由于康居工程的实施,都市百姓又会产生另一个伟大的梦想——“我想有个家”。于是,轿车梦与住宅梦将会呈现出比翼齐飞的格局。
家电产品中,镭射影碟机将骄傲地崛起,与录像机并驾齐驱。与此同时,影碟的出租销售兴旺。
“堵车”将成为都市生活越来越重要的“主旋律”式难题。将会有人向政府提出开办直升飞机出租公司的设想,以满足“时间贫困户”的要求。
绿色的蔬菜将是人们最喜爱的食品,餐桌上的绿色将是豪华宴会的主题。夏季,蔬菜可乐与矿泉水并驾齐驱。
男子将开始注意“门脸儿”的装修,国内首家专项“男子美容院”将开业,营业额将由低向高挺进。
夏季,人们将更易患上感冒。“空调病”将是大夫们研究、治疗的一大主项。
劳资纠纷事件将时有发生。中国工会将在今年多次在法庭上为工人打抱不平。
连环画将成为成人的读物。
人民币十分坚强地站在美元面前,让所有握着“大团结”的人充满信心。
饮品中,茶叶,特别是绿茶,将会全年“坚挺”,而广告火力猛烈的咖啡将步入“熊市”,与此同时,“茶道”将成为一种时髦的爱好。
广告大战将在全国愈演愈烈,甚至在山区的小村庄也能看到可口可乐的身影,然而电视黄金时段的广告将有三分之二被外资企业把持,要想看国内厂商的广告您得早起。
新闻媒体中,报业的优秀人才将会向电视成批流动。新闻主持人将会替代文艺主持人和播音员成为真正的电视名星。
中国百姓开始恢复某些传统的礼节。大众的节日越来越多。洋节、中国传统节以及刚发明的节日将令人目不暇给,但唯一不可能出现的则是“男人节”。
各地电视台流行“焦点访谈”模式,各行政机关首脑上镜机会日见频繁,但并不那么神态轻松。
报业兼并趋势日益明显。
杂志日趋高档化和精美化,并将创出两三个“名牌”。
心理医生将成为令人瞩目的职业,其收入由于都市生活节奏的拉动而高得惊人。
“低收入阶层”将成为一个熟悉的字眼,而它大多与“救助”及“社会保障制度”这样的辞汇同时出现。
大多数人的善良变得日趋理智,尽管各种募捐活动层出不穷,但将很难看到人们昔日对“希望工程”表现出的那般热情。
不会有什么歌手成为超级巨星,歌坛的“战国时代”至少还要持续一两年。
古典音乐的势头将会持进继上升,随之而起的是乐迷对音乐会质量的批评。
足球联赛更为火爆,国家队的表现将使球市火上加油。与此同时,篮球、排球等项将不会取得大的成就。
中国人开始为商家对商品的包装过份热情而不太高兴。牛皮纸极有希望成为包装实惠的象征。 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