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猫事件中的两种力量

作者:王恺

(文 / 王恺)

​虐猫事件中的两种力量0( 2005年12月5日,关于虐猫的帖子在复旦BBS上被删除后不久出现在天涯社区 )

一场关于虐猫的争端

11月29日,一个文静的数学系青年,在自行车筐里携带着一只白猫在复旦校园里一掠而过。在复旦大学,这样的场景并不算少见——校园BBS上有专门的动物版块,学校猫友交流着收养校内校外流浪猫的故事和经验,学校里经常有学生带着满脸心疼的表情抱着收养的流浪猫出入,这版块至少有100多人参与。他并不算特殊一景。

可是他没有想到,学校里的一个五人小组已经盯上了他,他们怀疑这个文静的青年有虐猫行为,已经商量好久要采取行动了。一个女孩子看见这个叫张亮亮的数学系研究生携猫而过,她记得,张亮亮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在校园BBS动物版块上保证不再收养猫了,而且,这猫很像是自己的爱猫熟人刚丢的猫。她立刻与一位爱猫学长通报了此事。

tianyawoya是五人小组中的一员,事后她在天涯网上发的相关帖子使她成为五人中最知名的一位。看起来很朴素的她很清晰地记得所有经过:“最早决定采取行动的是一位师兄,他是文科博士生,听人说有个数学系的研究生很喜欢养猫,已经养了20多只,就觉得此事情不对劲了。”这五个人中,有教师,有博士生,非常有条理和行事能力。

复旦大学并没有明确的动物保护协会一类组织,但由于经常上相同的动物版块,并经常在校园一些固定场所喂养流浪猫,这批爱猫者彼此都熟悉。一位同济大学猫友对复旦猫友非常欣赏,觉得他们的爱猫活动组织有力。她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复旦大学的猫友不仅在冬天会收集食堂的剩饭菜喂猫,还会花钱请兽医给一些流浪猫做绝育手术,是完全按国外经验。另外,一些楼有相应的“楼猫”,楼里很多人都会喂它,有一次一只楼猫被人打死,很多猫友聚会,给猫举行了葬礼,以谴责“凶手”。

( 2005年9月,美国内华达州,动物保护协会寻找收养飓风中迷路的动物 )

一批骨干猫友在私下讨论时,已经发现这个数学系的男孩子值得怀疑。张每次都说:我已经收养了一只小猫,还想要一只和它做伴。很多把猫交给他的猫友事后回忆:他非常文静,看上去很有教养,所以每次都毫不迟疑地把猫交给他,加上那些猫都是急于找人收留的。“但是再怎么收养,也不会收到20多只还再收啊。”tianyawoya说。

10月初,几个猫友借口要看张从他们手中收养的猫,已经分别去了他的宿舍和家里,结果一只猫也没看到。张的说法是,家里不许他养猫,猫就放跑了。大家的怀疑没有放松——张既不熟悉养猫常识,也说不清怎么会放跑那么多只猫。在这种情况下,张表示不会再在动物版块上收养猫了。

​虐猫事件中的两种力量2(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发起国际领养活动。2005年5月24日,在北京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BHAEEC),30只“失宠”狗经过国际专家严格的健康和行为检查后将送往美国的新家 )

11月29日晚上,五个商量好了的猫友,再次敲开了张的宿舍门,tianyawoya说到当时场景,声音里仍是痛楚,那只后来在网上露面的满脸是血的小白猫就在宿舍里,一个人立刻用手机拍了照片。张亮亮当时和他们剧烈争执起来,这个在很多人眼中的文静男孩一会说是他买的猫,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会说他父亲给学校捐过巨款,谁找他的麻烦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11月30日到12月2日,五人小组陆续找上门去,逼着张亮亮和他们一起去市场,一家家问他在哪家买的猫,是否在撒谎。还说,即使是你买的猫就能虐待了?张的母亲和女友也出面了,张亮亮的母亲,一个成功的商人特意从外地赶回,她还记得当时五人小组非常厉害,拿着录音机,一个个问题地追问。双方争执的最主要问题是:张是否把前面收养的20多只猫虐待死了?这只白猫是不是他戳瞎的?

张亮亮说他于是经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几天,最后,双方在激烈争吵后达成协议,张写忏悔书说明他虐待小猫的经过,并表示再不犯错。而小组也不再追究此事。

但是,tianyawoya表示,她当时就并不很相信张亮亮准备真心忏悔,因为张时常反复,一会说他是不对,经常虐待猫,把猫打得半死;一会又怒气冲天,说要报复他们,说他们把价值观强加给他不对。是在张的母亲和女友的劝说下,张才最终答应写忏悔书。

斗争的边界与控制

双方的争执如果仅限于口头的话,也许,事件完全不会演化到今天的地步,张亮亮在12月2日晚写了忏悔信并且发到了五人邮箱中,他说他最早是爱猫的,也承认自己一直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从同学手中骗猫,拿猫出气和把“猫打得奄奄一息”,白猫是他“拿剪刀误伤”的。五人小组指出他“基本事实承认了,但是又说了一些谎话”。关于猫的具体数目和那些猫的最终下落,他们表示还要追究。

可是张亮亮事后又开始大骂这五位同学,显示父亲的势力,“你们要是继续整我,我会把你们整得像猫一样惨”。这话激怒了五人小组和其他知情的爱猫人,在这种情况下,复旦大学BBS的动物论坛上开始出现了此事件始末的帖子,此帖的出现掀起轩然大波。

张的反应加剧了猫友对他的恨意,有个猫友说:“当面看见他那次,觉得他很坦诚地在道歉,在认错,我们也就打算放弃追究了。”但张的反复让猫友们简直觉得自己面对了一个“魔鬼”。张的一些网络言论很有针对性:说他们逞一时之快,行报复之实;说他们为了畜生想毁了人的前途;说他们要是再追究,他一生就不断杀猫。

数学系的电话于是被校内的猫友打爆了。数学系办公室老师哭笑不得地每天接到声讨张亮亮的电话,她自己印象中,张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多说话。她开始还在电话中解释,说此事还在调查中。而打电话的人言论越来越升级,她还记得一个说自己是记者的人打来的电话,要把这“人渣”怎么样,她就生气了,说:“猫重要还是人重要?”于是对方立刻开始大骂她。

也有一些学生找到数学系办公室,要找张亮亮,办公室这位老师说:“我一看见他,就知道是个养猫的。”就问来者,你是不是养猫的?是不是来找张的麻烦?在她的追问和保护下,这些找上门的同学基本上都退回去了。张的宿舍更是不胜骚扰,按照他的说法,每天要拒绝几批来骂人的猫友。

按照知情人透露,在门户网站开始披露此事后,团委和数学系的老师已经开始了“抢救行动”,他们的原则是,动物再重要没有人重要,要求校园BBS上删掉关于此事的报道,让张亮亮回家休息。

可是,传媒的介入使得此事没有平息下来的可能了。12月6日,在天涯网上出现tianyawoya的帖子仅4天后,上海本地的一些都市报开始披露此事,标题十分震撼:“复旦研究生被指虐猫,网友称其将20多只小猫挖眼后丢弃。”校方立刻确立了原则,首要任务是对张进行心理治疗,摆脱他的困境。至于处罚措施,学校只规定不能在宿舍养宠物,张犯的是这条规定。对校内当然有更严格的规定:谁再传播此事,就是毁复旦名声,那五人小组绝对不能再对外扩散此事。

而就在复旦大学校方以为此事已经平息下来,校方的声誉得到保护之时,张亮亮的个人前途却出现了明显断裂——他曾经的出国梦很难实现了。一位猫友,也有人说是五人小组中的一位,往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写信揭发张的行为,并启发了网上猫友,不仅往英国领事馆,也往张申请的牛津大学和其他一些学校写了电子邮件,揭发张的所为,还附上了受伤害小猫的照片。他们直接的表示是:“让虐待动物的人没有容身之地。”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一些领事馆也收到相关邮件。斗争的边界明显扩大化。

英国领事馆一位工作人员对有没有接收到相关邮件不表态。但是她表示,签证是很严格的事情,虽然签证过程中不一定有虐待动物的相关提问,但是很难说“签证官会不会受到当地舆论的影响”。至少,她和一些同事已经听说这件事情了,张亮亮的签证申请按照逻辑来说已经很难成功了。

数学系一名负责教学的老师说:“张的出国机会本来很好。数学系每年五六十名研究生有一半会出国。可是现在,他被这件事毁了。”

张亮亮的父亲也出面了,他是上海市某医院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并非传说中的复旦校董,用他自己的话说,网络太偏激了,不能把张的偶然发泄当证据,他不是魔鬼。他解释了自己的家庭,有点“严父慈母”,但是绝对正常。孩子有点内向,“大家对猫那么有同情心,为什么对他不宽容?”他还说,其实猫和鸡没什么差别,“杀鸡倒是没人管”。

张的母亲苦于大学的禁令不能和媒体接触,但是,她还是愿意私下和媒体交流,她确实有张亮亮照顾猫的证据,“这孩子很爱猫,他会给猫买最好的猫粮,最好的猫沙”。她手中有张购买这些东西的单据,一个心疼孩子的母亲,在这时候,很自然紧急地为孩子辩护:“为了一些猫,毁掉一个人的前途对吗?”她对那五人小组违反承诺,说不公开此事而又公开此事非常愤怒。

张亮亮已经在家里五六天了,新接触他的人说:“他很帅,非常懂礼貌。并不像想象中的阴郁。”而数学系熟悉他的同学则说:“他有点神经质,有点抑郁。但是人很好。”刚开始回家那几天,他并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他还和父亲照常通电话:“快点回家吃饭。”而随着媒体的曝光,他很难受地表示自己再不能出国了,前途大受影响。而忏悔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从不该虐待那么多只猫,“要是少几只就好了,”到不该欺骗同学,再到不该和同学争吵。

按照五人小组的说法,张亮亮和他父亲一样,都没有意识到虐待猫是冷酷的犯罪,“他始终认为欺骗我们不对,没觉得虐待猫才是事情的根源”。

孤立的动物保护主义者

当tianyawoya答应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时候,旁边总是负责掌控媒体介入程度的那位同学发言了,他让她考虑清楚,毕竟这是学校严加控制的阶段,任何出头露面的行为都可能招致意想不到的压力。但是tianyawoya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她说,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把张亮亮的前途毁掉,而是通过这一虐待动物的具体事件的展现,让《动物保护法》有加快立法的可能。她接着对电视台编导解释:我们知道不可能就此一事件,就会有相关法律出台,但我们总觉得这件事的披露对于立法或多或少有点作用。

事实上,随着事件的越演越烈,他们所面对的压力早已经不仅是来自于校方的禁令。张亮亮回家后,数学系达成了一致,同学们轮番出动,去张的家中,表示对张的关心。数学系的一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明确地说:“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就被几个帖子毁了,应该吗?”

复旦的这群动物保护主义者于是受到孤立。即使是团体内部也开始了分裂,最早的五人小组中的一个学生,也表示对张的做法有些过分,他说:“毕竟有些事实是没有证据的,而传闻越来越失实,比如说张把20多只小猫的眼睛都弄瞎了。”他直接表示,自己介入过深了,这件事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当时的预想。

一些猫友也在讨论:为了猫,毁了一个人的前途,应该吗?更多说法是:自己爱猫就好了,不要强迫别人爱。

更多的谣言指向五人小组,最出名的一个谣言是:五个人中有一个是张亮亮的竞争对手,也是数学系的研究生,也准备出国,所以会四处传播张的行为。也有人说,这些猫友爱猫不爱人,一个著名猫友在家里养了几十只猫,可是从来不给校方的一些募捐行为捐款。

tianyawoya没有过多解释,她只是说,他们的行为,还是为了让《动物保护法》早日出台。让虐待动物的人的行为得到惩罚,“没有其他的目的”。■